媒体:爆火的流感 “网红药”,不建议自行服用

媒体:爆火的流感“网红药”,不建议自行服用继奥司他韦后,新一代抗流感“网红药”玛巴洛沙韦因“全病程只需服用一次”及单片过百的价格,热度持续走高。相较于今春流感期间出现的奥司他韦紧缺和“囤药潮”,目前未出现抗流感相关药物被抢购的现象,不过药物价格已有不同幅度上涨。如医保支付价为222.36元(20mg*2片/盒)的玛巴洛沙韦,在多个线上购药平台零售价普遍为280元-350元,有线上药店一盒价格甚至达到了499元。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建议,患者应在检测确认是流感病毒感染之后再服用玛巴洛沙韦,不要自行用药。(中新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罗氏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获批

罗氏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在中国获批今日(1月5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罗氏(Roche)抗流感新药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的上市申请已正式获批。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优先审评公示,该上市申请针对适应症为:适用于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包括既往健康的患者以及存在流感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公开资料显示,玛巴洛沙韦是一款创新单剂量口服药物,其片剂此前已经在中国获批。标签:#罗氏#流感频道:@GodlyNews1投稿:@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中国流感药奥司他韦网络销量增长逾百倍

中国流感药奥司他韦网络销量增长逾百倍中国甲型流感感染人数大增之际,流感药奥司他韦(Oseltamivir)在互联网平台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29倍,价格也大幅增长。分析认为,去年底冠病暴发期间的缺药情况,使民众更容易产生恐慌情绪、囤积药物。据彭博社星期三(3月15日)报道,据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站“炼丹炉”的统计,3月的前13天中,奥司他韦在淘宝和天猫的销量累计达到约53万3100件,日平均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9倍,也比2月的数据增加了近两倍。据中国媒体此前报道,许多城市2月开始出现奥司他韦断货现象,价格也翻了一倍至一盒80元(人民币,下同,约15.57新元)左右,有的甚至涨至100元以上。在中国搜索引擎百度上,“奥司他韦”的搜索量也升至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彭博社引述分析师称,冠病疫情期间的缺药情况带来的恐慌,加上抗流感药物相对较低的库存量,导致了药品供应不足和价格上升的暂时性问题。分析师认为,与医院销量反映药品的真正需求不同,电商销量的激增代表更多人在预防性购买。分析师也指出,甲流在儿童群体的蔓延引发家长焦虑情绪,加剧了药品囤积的情况。中国多地中小学据报都因为甲流疫情暴发出现了班级、学校停课情况。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星期六(3月11日)发布的感染情况数据,近四周内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其中2月27日至3月5日内的流感阳性率达到41.6%,较此前一周的25.1%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冠病的阳性率则从5.1%进一步降至3.8%。

封面图片

院士:抗流感特效药“达菲”原料为八角茴香、附加值提升1100多倍

院士:抗流感特效药“达菲”原料为八角茴香、附加值提升1100多倍他表示,从八角茴香到提取莽草酸原料,增值超过3倍,而从莽草酸到制成“达菲”,附加值跃升超过了1100倍。不过他也强调,不能简单地把八角茴香的成本当作药品的成本,因为药物开发和制造需要大量的各种投入。比如,“达菲”的生产共有12道生产工序,30公斤八角茴香只能加工出1公斤莽草酸,之后还涉及到化学物的原子转换。另外,吃八角茴香是不能直接治疗、预防流感的,而且其中含有黄樟醚,盲目过量食用反而可能会导致中毒。图自pixabay“达菲”是瑞士罗氏制药研发的一款磷酸奥司他韦药物,适应症为用于成人和1岁及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小时以内使用,也可用于预防流感。目前,75mg规格的达菲胶囊10粒装售价约为300元,1公斤八角原料的价格则是17元左右。图自百度百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12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1217.htm

封面图片

国产新冠特效药挑战辉瑞Paxlovid 下一个囤药的目标是谁?

国产新冠特效药挑战辉瑞Paxlovid下一个囤药的目标是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发的试验结果称,在这一试验中,有822名受试者参与,其中771名人接受了VV116或Paxlovid(中文名:帕克洛维,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治疗。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有高危因素的轻中度新冠感染者中,VV116组中位症状恢复时间是4天,Paxlovid组所用时间的5天。图片来自NEJM到第28天,两组都没有受试者死亡或发展为重症,且VV116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67.4%低于Paxlovid组的77.3%。这是首次国产小分子特效药与辉瑞Paxlovid进行正面挑战。如果这款药获批上市,或许可以给抢购Paxlovid的热潮降降温。事实上,自从“双十一”以来“二十条”、“新十条”相继实施,小分子特效药的囤积热已在悄然发生。“100盒,秒光。”有声称可以提供Paxlovid海外代购服务人士向虎嗅表示,而且每盒的价格在1万元以上。即便如此,也并不能保证随时有货。近期,全国多地医院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紧张时期,ICU爆满、“大白肺”冲上热搜,中国有2亿多老人,他们是最需要保护的人群,疫苗、布洛芬、特效药都是他们的“救命药”。坊间甚至流传,辉瑞的Paxlovid成为中国精英囤积、交流必备的“硬通货”。然而,就在半年前,辉瑞还因为CEO频繁感染、复阳而遭到群嘲,辉瑞这款药依然被争相抢购。除了受目前疫情暴发影响,这款药是否真的有用?它到底好在哪里?为什么辉瑞可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研发出这款药?降低高危人群重症和死亡风险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公告,新冠肺炎正式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明年1月8日开始,新冠病毒的防控由“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调整为“乙类乙管”。这背后,实际上是病毒变异后,潜伏期更短、致病力明显下降,重症率和病亡率都降到极低以后的一种选择,是科学防控的体现。不过,对于一些脆弱人群,发展成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仍然存在。Paxlovid在这方面恰好有很好的表现。“北京应该可以做到把药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上。特别是类似80岁以上的院士们,如果他们可以早点用上药,可以避免成批死亡。”常荣山向虎嗅表示。同时他也指出,实际上需要药品的老人,超过这一人群几百倍之多。中国有2.6亿老年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讲,防重症、死亡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正是Paxlovid的长处。就在一年前,辉瑞公司首次公布了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2/3期临床试验结果——轻、中度新冠患者在确诊3天内服用该药,将会降低住院或死亡风险。而此前默沙东的莫努匹韦(Molnupiravir),在莫努匹韦三期研究中期分析发现,高危轻度新冠肺炎非住院患者住院或死亡率降低了50%。很快这两款药相继在美国和欧洲获紧急授权使用,双方在市场上的角逐也正式开始了,只不过,莫努匹韦没能坚持太久,在经过了2022年第一季度大卖32.47亿美元的短暂辉煌后,就败下阵来。到2022年中期,Paxlovid销售额达到96亿美元,而莫努匹韦只卖出了44亿美元。根据辉瑞预测,Paxlovid全年可以全球销售额可以达到220亿美元。而默沙东预测莫努匹韦的销售额只能达到50亿到55亿美元。这样的差距背后,是临床数据支撑和官方有力背书。2022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更新的新冠治疗指南,对Paxlovid、莫努匹韦和瑞德西韦等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效果做出了评价,并据此给出了推荐等级。其中Paxlovid对非重症、入院风险高的感染者的作用,获得了WHO“强烈推荐”。这份指南是基于3078例患者的研究,其中两项研究数据显示,辉瑞的这款药将高风险人群的住院风险降低了84%。这实际上是接近申报时递交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可以说,Paxlovid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抗病毒药物,但是它对于高风险人群的保护作用是得到了验证的。作为疫苗的补充,这款药可以保护老人等脆弱人群。根据WHO前述用药指南中,这款药物在疾病发病5天内给药,确实可以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的重症、死亡风险。在目前急救和医院资源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在家服用的口服药,既可以避免脆弱人群病情恶化、出现大批死亡,也可以进一步避免医疗资源挤兑。而莫努匹韦因其生殖毒性等问题,被美国疾控中心定位成了Paxlovid的“替补”,只有首选疗法也就是Paxlovid不可用或者临床不适应时才会使用。这也是后来其销售额难以有大突破的重要原因。Paxlovid的整合式创新Paxlovid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它集众家之所长的研发方式。新药研发素有“10亿美元、10年”的说法,意思就是一款新药研发成功至少需要投入10亿美元,花10年的时间。由此可见新药研发之难,而抗病毒药物又是其中更难缠的一类。时至今日,常见病毒中真正有特效药的也并不多。很多疾病类似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还没有可以彻底消灭病毒的药物。怎么到了新冠病毒这里,一切都加快了?抛开全球大流行面前,监管标准放低的问题不谈,从根本上说,虽然病毒难缠,但是科学家、临床专家和企业的研究人员都没有放弃对病毒的研究,这些积累都给新冠特效药面世做好了铺垫。而事实也证明,机会还是属于有准备的人。Paxlovid是由两种药——奈玛特韦片和利托那韦片组成。这两种药像是两个分工不同的机器人,负责在人体内搜索特定的蛋白质并与之结合,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消灭病毒。其中,利托那韦改变的是人体内蛋白质的功能,奈玛特韦才是杀死病毒的利器——破坏新冠病毒复制过程中需要的3CL蛋白酶。这种蛋白也称为主蛋白酶,科研人员将这种蛋白酶比做一把剪刀,与氨基酸残基合作,将合成出来的蛋白质剪切成有功能的多种蛋白质,再重新组装成新的病毒。奈玛特韦就是将这把剪刀“封住”让它无法剪切蛋白质,也没法组装成病毒。而利托那韦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在给奈玛特韦片“打掩护”。酶也是人体内的蛋白质,可以代谢掉进入人体的药物。代谢奈玛特韦片的酶就是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在这种酶的催化下,奈玛特韦还没来得及起效就被排出去了。利托那韦就是负责“按住”这种酶,提高奈玛特韦的血药浓度,更好地发挥其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实际上,奈玛特韦最终实现口服,克服的困难还不只有控制住细胞色素这一种难题。根据美国科普作家BethanyHalford所写的文章透露,Paxlovid的“原型”PF-00835231是SARS疫情暴发时,针对SARS病毒的蛋白酶开发的,后来疫情忽然消失,药品也就没有进入临床。不过这款药物只能静脉输注,不能口服。如何能修饰分子结构,使其可以被肠道吸收,这才是最大的挑战。最后,研发人员在美国药企先灵葆雅的一款丙肝药Boceprevir(2009年该公司于默沙东收购,现专利归默沙东所有)中找到了一个现成的结构,嫁接到了化合物上,最终解决了问题。而Paxlovid整个研发过程,除了常规的手段,还用上了前沿的AI技术。中国的晶泰科技曾公开提到此事,在Paxlovid研发中,应用到了该公司的AI预测算法,结合实验验证,仅用6周就确认了候选药物的优势晶型。可以说,Paxlovid是一个整合式创新的样本。Paxlovid既有辉瑞长期积累的支撑,也与医药产业、AI制药等新技术发展,使抗病毒药物研发整体水平提高密切相关。都不是“灵丹妙药”,也都不能随便吃辉瑞的Paxlovid和默沙东的莫努匹韦是两种药,也是目前两类主流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研发路线的代表,其核心原理都是要在新冠病毒合成的过程中搞破坏,从而消灭病毒。区别在于,Paxlovid为代表的3CL蛋白酶抑制剂,破坏的是病毒蛋...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69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6921.htm

封面图片

#短讯1.中国再次宣称拉达克是其领土,称印度法院的判决对其边界争端“无关紧要”

#短讯1.中国再次宣称拉达克是其领土,称印度法院的判决对其边界争端“无关紧要”2.东京电子:中国面对多国出口禁令正大肆采购其较不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3.美国副防长:美国军方与硅谷联手是击败中国的关键4.10万亿中信董事长卸任,曾参与主导南北车合并5.新冠JN.1变异株冒头中国国家疾控局建议打疫苗、戴口罩6.美国会丑闻:工作人员在参议院内拍摄大尺度性爱视频7.国内热炒“流感神药”玛巴洛沙韦药店一片售价超200元8.朝鲜9人偷卖牛肉遭公开枪决2.5万百姓被迫目睹极刑9.当选继续捐月薪阿根廷新总统直播抽奖10.日政府探讨2024财年防卫费创历史新高,达7.7万亿日元11.中国寒流持续发威黑龙江探零下48度12.北京常住人口连续六年下降13.中国恒大深夜公告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恐夭折

封面图片

你花三四千买来的印度神药可能是假的

你花三四千买来的印度神药可能是假的其中一款绿色包装的辉瑞仿制药,直接到了"一眼假"的地步,昨天就有博主检测了19盒的成分,结果只有一盒真。这概率,可比年会抽签中奖都来得低。缺药、印度仿制药、假药,几个标签一贴,说实话第一时间,我就有种《我不是药神》照入现实的既视感。稍微深入去扒了些东西,却发现现实比电影来得更加扑朔迷离,那叫一个剪不断理还乱。首先,我们采访了第一批动手检测印度仿制药,并发现造假的科普博主" 凯喜博士DrCash"(以下简称凯喜),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具有20多年成分鉴定经验的凯喜告诉差评君,事情大概发生在上个月月底。那时有位粉丝要寄个印度新冠仿制药给他们,希望他们能化验一下成分。在这儿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辉瑞的Paxlovid和它的印度仿制药,应该有两种成分:一个是有效成分,抑制病毒增殖的奈玛特韦,另一个则是打助攻,负责抑制奈玛特韦代谢,提高的奈玛特韦血药浓度的利托那韦。由于仿制药并不等同于假药,而是在成分、计量、效力等方面和原研药都相同的一种仿制品。所以,他们的建议是不用测,一般假不了。但在粉丝坚持下,他们还是检测了一下,结果发现,这药确实含有有效成分奈玛特韦。网友的这么一测,凯喜博士的测验结果又在微博那么一发,其他一些手里有印度仿制药的网友,好奇心也被勾了起来。上个月27号,网友们又寄来了三个包装相同的产品,却发现这三盒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HPLC图谱。这说明三个里面起码有一个是冒牌货吧。但在分析完成分之后,发现还是太乐观了,三个里面其实只有一个含奈玛特韦,剩下的都是用普通流感药狸猫换太子了,妥妥的是假药。与此同时,包括华大基因等等在内的其他机构,也都发现了类似的情况。这时大伙们才发现,原来市场上已经充斥了不少印度仿制假药。凯喜博士告诉差评君,虽然不能说其他品牌的仿制药就没事儿,但目前出问题最多的,就是一款来自Astrica的绿盒辉瑞仿制药。他们总共检测了50 盒绿盒药,只有5盒有有效成分。但……其他的问题也跟着冒了出来,是厂商故意造假药?还是有人故意做冒牌货,厂商也是受害者?线索,似乎就断在了绿盒这里。由于手上也没仿制药的实物,为了找些其他蛛丝马迹,在网上稍微搜了一搜Astrica。结果在一家印度的电商网站上,找到了一大堆卖这款药的商家。大概逛了几家店后,私信也立马被塞爆,纷纷要我加他们的Whatsapp号私聊。只不过,除了 70美元一盒的单价外,我并没从他们口中得到其他啥有用的信息。但也不算是一无所获,因为在这些网店里,有不少绿盒药的高清展示图。其中一款绿盒药,盒子上就带有Astrica公司地址、官网、甚至是中国办公室的电话。差评君也立马福尔摩斯上身,当起了江户川·差。只不过这些信息,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药盒上Astrica的地址,根据谷歌街景的显示,这里应该是个小县城,我在这里逛了半天,并没找到Astrica的身影。他们的官网,则指向了一个写满泰文的艺术分享网站,和医疗健康啥的八竿子打不着。另外盒子上中国办公室的电话,归属地是北京,一直打不通。最后,试了试Whatsapp,在这个App上找到了他。只不过,账号名称为AzistaIndustries。Azista是印度知名药企海德龙的子公司,拿到了辉瑞公司的授权。至少在明面上,和绿盒子上的 Astrica没多大关系。这位老哥呢,也是相当高冷,一直在线但却一句都不鸟差评君。多半是这两天因为假药事件,被人问麻了。好在《科创板日报》的记者,采访到了Astrica的相关负责人。他们表示是" 代工厂太贪婪,不在乎人命 "。Astrica说它们的绿盒药,是找其他公司代工的,开始倒还好,但后来量一大起来,代工厂就开始偷工减料,Astrica也早在六月份和代工厂取消了合作,而那个代工厂目前一直在生产假药。稍微一查,也发现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假药,还真大都标注是六月份生产的。包括凯喜博士也说,这些绿盒假药,大都是一个批号的。所以,依旧在生产的代工厂,在药盒上打上和Astrica取消合作前的日期,或许就是想蒙混过关。可能还真是Astrica被代工厂的造假坑了。但是呢,Astrica公司本身却也是疑点重重,除了上面讲的公司地址、网址、电话有蹊跷外。根据印度政府官网显示,Astrica这家公司,注册资本只有100000卢比,大概8千块人民币不到。成立时间也才1年多。所以,还有另外一种猜测,那就是这家Astrica是家专门造假的皮包公司。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可能,是中国人在骗中国人。根据印度当地药商的说法,不少的假药也正在偷偷走私进印度。因为印度仿制药的名气大,这两年就有中国假药走私进印度,然后假装成印度仿制药,返销回中国的奇葩操作。这次的新冠假药会不会也……当然,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这些也全是瞎扯淡。反正越查就觉得线索越杂,也或许背后的真相,比大伙们的猜测都还要离谱。现在,不少的药贩子依旧在推销手中的印度仿制药,其中不少还是以假居多的绿盒新冠。这边呢,也想提醒大家,即便是真药,辉瑞的Paxlovid也是处方药, 并且适于用此药的患者范围也很有限,需要遵医嘱服用。所以像买包、买鞋一样买处方药,然后像吃糖一样不遵医嘱随意吃药,是会有其他风险存在的。关于印度仿制药的其他那些是是非非,就不多讨论了。通过电影《我不是药神》,大伙们应该就知道,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不要因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就在现实中对印度药产生谜一样的信任,药贩子大多可都不是电影中的理想主义者。50盒药里有45盒是假的事实,已然说明了一切。很多人买不到药已经是一个悲伤的事了,不要让故事变得更悲伤。...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79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793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