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诺瓦星云今日申购 服务全球超过 4,000 家客户

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诺瓦星云今日申购服务全球超过4,000家客户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589.SZ,股票简称:诺瓦星云)今日在创业板申购,申购价格为126.89元/股,发行市盈率为21.93倍。诺瓦星云此次拟公开发行股份1,284万股,占此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的25%。诺瓦星云聚焦于视频和显示控制核心算法研究及应用,为用户提供专业化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诺瓦星云主要产品包括LED显示控制系统、视频处理系统和基于云的信息发布与管理系统三大类。报告期内,诺瓦星云服务全球超过4,000家客户。2020年-2022年,诺瓦星云的营收从9.85亿元增长到了21.74亿元,复合增速达到了48.56%,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从1.11亿元增长到3.0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6.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奥雅股份:全资子公司拟采购 128 台内嵌英伟达 GPU 芯片的高性能运算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

奥雅股份:全资子公司拟采购128台内嵌英伟达GPU芯片的高性能运算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奥雅股份公告,全资子公司奥创引擎拟与供应商深圳市润信供应链有限公司签订《算力服务器采购合同》,拟采购128台内嵌英伟达GPU芯片的高性能运算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合同金额暂定为人民币4.352亿元。公司智算业务尚处于前期启动阶段,尚未贡献营业收入,本次签署《算力服务器采购合同》对公司当期经营业绩没有重大影响。尽管采购合同已约定相关期限、交易价格,但由于海外出口人工智能芯片限制变化等原因,采购用于AI训练推理的内嵌英伟达GPU芯片的高性能运算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存在交付期限不明确、交易价格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封面图片

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中远通登陆创业板 拥有 7000 款通信电源产品

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中远通登陆创业板拥有7000款通信电源产品中远通今日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1516。中远通专注于通信电源、新能源电源和工控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通信、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客户提供定制电源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约7000款通信电源产品,单模块功率从几瓦到4000W全覆盖。中远通于2010年战略性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研发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和充电桩产品,拥有汇川技术、英威腾、吉利、比亚迪等国内知名厂商客户。2020年至2022年,中远通营业收入由9.84亿元增长至14.3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8241.76万元增长至9976.33万元,扣非净利润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40%。

封面图片

5分钟速览微软技术大会揭幕演讲:AI软硬件版图集大成者诞生

5分钟速览微软技术大会揭幕演讲:AI软硬件版图集大成者诞生一、抽丝剥茧:微软数据中心有啥新技术在发布会的第一个环节,纳德拉先提到微软自2013年开始总共购买了19吉瓦的可再生电力,接下来还准备再进一步,与一众风电、光伏、核聚变供应商合作,公司正朝着2025年所有数据中心使用“零碳排放”能源的目标。在网络连接方面,为了满足AI和未来工作负载的要求,微软正在生产新一代空芯光纤(HollowCoreFiber),利用空气作为光纤的导光介质,能够将传输速度提高47%。当然这也与微软的“钞能力”有关,公司在去年12月底收购了这条赛道的领跑者英国Lumenisity。再往前一步,纳德拉宣布AzureBoost数据中心硬件也将正式投入商用。该系统能够将存储和网络进程将主机转移到专用硬件和软件上,从而提高速度。接下来进入了发布会的第一个小高潮,纳德拉正式发布微软设计的首款CPUAzureCobalt。这款芯片基于Arm架构,具有高达128个核心。纳德拉也将其称为“云计算供应商中速度最快的芯片”。在发布芯片的同时,纳德拉也炫耀了一把微软与英伟达、AMD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Azure云服务将用上最新的英伟达H200芯片,同时由AMD旗舰芯片MI300X提供的算力将从今天开始向部分用户开放。纳德拉特别提到,现在OpenAI的GPT-4已经在MI300X上运行了。聊完两家合作伙伴,纳德拉又掏出了一款微软自研芯片——用于云端训练和推理的AzureMaiaAI加速器芯片。这款芯片采用5nm制程,晶体管数量达到1050亿个。当然光有强大的芯片还不够,微软也给AzureMaia重新设计了一整套散热系统。目前这套系统主要负责处理微软内部的算力需求,未来也将向第三方负载开放。二、微软OpenAI基于微软与AI软件龙头OpenAI的紧密关系,所以微软Azure云服务也将在第一时间向用户提供OpenAI的最新产品,例如GPT-4Trubo和多模态能力,以及基于GPT-4的微调。微软也在今天宣布推出“MAAS”产业模式(ModelsasaService/模型即服务),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软的服务来调用API、微调和部署各类开源大模型。微软也已经与Meta等一众大模型开发商达成合作,将Llama2等知名LLM作为一项服务推出。微软也在周三发布了自己训练的最新开源预训练模型Phi-2,参数达到27亿,在数理、逻辑等方面均显著好于上一代产品。三、黄仁勋登场纳德拉也在周三宣布,Azure云将发布英伟达的AI工坊服务(AIfoundryservice),为此他还请来了黄仁勋,讲述两家AI巨头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合作。据悉,英伟达AI工坊涵盖英伟达的AI基础模型、NeMo框架和工具,以及英伟达DGXCloudAI超级计算和服务三大要素。微软用户将可以在Azure云上利用英伟达的AI软件生成并部署模型。黄仁勋表示,AI的第一波浪潮源自OpenAI等一批创业公司,而现在整个产业已经进入了第二波浪潮,由微软Copilot推动的企业级AI。在他看来,第三波也是最大的那一波将会是整个世界的重工业数字化,并从生成式AI中获益。四、重新发明数据处理:MicrosoftFabric纳德拉在周三宣布,正式向公众开放“一站式”数据处理平台MicrosoftFabric。这个平台的设计理念是汇总企业的所有数据资产,重塑现有企业处理数据的方式。同时Fabric的AI助理(Copilot)还能与Office、Teams等微软办公生态相融合,提供诸如“一键生成PPT”等功能。随着微软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接下来Fabric还将与一众SaaS公司打通数据通道。五、GPTs融合进入Copilot体系微软也在周三将“每个人的Copilot”这一愿景往前又推了一步,正式将必应Chat更名为Copilot。与职场打工人关系更密切的微软365服务也迎来重磅更新:现有的Copilot除了支持补丁以外,OpenAI在上周发布的GPTs也将融合进入微软Copilot体系。基于这一愿景,微软也在周三推出了CopilotStudio,帮助用户创建GPT和补丁、自定义工作流等,同时还能将SAP、OpenAIGPTs的软件服务融合进日常工作流中。纳德拉在发布会上透露,微软的办公协作软件Teams目前在全球已经有3.2亿用户。作为AI驱动职场转型的基础平台,微软也在周三展望了Teams即将上线的新功能。例如“元宇宙3D协作平台”Mesh将在明年1月正式向所有用户开放。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时间不够,所以打工人们最关心的“Office打工套件”并没有拿到在CEO发布会上露脸的机会,只能在微软官网默默地发布更新。例如Word即将推出“理解和评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提出诸如“我如何查看这个文档中发生的更改?”之类的问题,快速了解文档修订情况,以显示任何访问过该文档的人所做的更改和修订。PowerPoint则将推出“AI生成P图”功能,用户可以用企业的宣传物料(例如一顶帐篷),然后一键生成“放置在户外的帐篷”的图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72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7279.htm

封面图片

“B站焊武帝”再出圈:孤身爆肝造CPU,软硬件全自研,可玩游戏

“B站焊武帝”再出圈:孤身爆肝造CPU,软硬件全自研,可玩游戏据UP主估计,整个CPU共计两万多个器件、10万多个焊点,全都是一个个手动组装上去的,网友给他“焊武帝”的称号果然名副其实。光是看这些密密麻麻的线和接口,就已经头大了有没有!视频一出即登上热门,网友们纷纷赶来,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他以前的粉丝也闻声而来:神又发视频了!他活了!毕竟距他上一次更新视频,已经过了20个月之久了。而这个小哥也不陌生,他名叫林乃卫,相信很多读者之前也看过量子位写的《B站焊武帝爆火出圈:纯手工拼晶体管自制CPU,耗时半年,可跑程序》。时隔一年半,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就来康康这爆肝两年的自研CPU终极形态到底是什么?“底层逻辑、架构、指令集均是自主研发”话不多说,直接先来看手搓出来的“CPU终极形态”的参数如何:频率:13kHz,超频最大33kHz;ROM:64KB,支持热更新,16位ROM寻址、16位静态数据寻址;内存:系统内存256B、应用内存64kB;IO口数量:78bit(48支持位操作);103条指令,功耗10瓦。做成这样,成本统共算下来只有2000元左右,若是再刨去电烙铁、示波器这类工具,花在基础器件上的钱还不到1000块。整体性能方面,小哥表示它和70年代初期的CPU差不多,并且在指令上还要优于当时的CPU。形象点来说,目前它可以简单刷个屏幕,显示文字、图像,甚至一些小游戏(类似贪吃蛇)也能跑起来。其实在前年7月份,小哥就已经在B站更新过一个“纯手工自制CPU”的视频,搭建的是CPU雏形,耗时6个月。不过当时的CPU还仅处于能跑起来的阶段,要运行更复杂的程序还比较困难。于是小哥就开始了他的手搓“进阶版CPU”历程,在刚制作好的CPU雏形上进行调试维修,这一步他的计划是:把指令增加到100多条;增加了堆栈、IO口,运算器的这些比较复杂一点的部件,还有内存管理;可以满足一些复杂的运算;这一把调试维修,直接就整了小哥一年半的时间。为了有效提高CPU的性能,期间小哥下了“血本”购入了示波器这类专业器材,用来检测整个CPU每一个节点的信号。然后小哥以最简易的方式去拆除了一些器件,直接把CPU的频率从1kHz提升到33kHz,性能翻了33倍。话说回来,徒手搓出CPU,小哥可是完全是依靠自己本科就已经掌握的电子领域、IT领域的知识,实打实开发出来的。从前期的电路仿真、PCB设计到中后期的焊接、调试以及软件编程……小哥一个人独揽一条“CPU生产线”。(听起来就很头疼对吧)不过这对“爱好技术类手工制作”的小哥来说可就不一样了。独创技术了解一下~看过视频的盆友或许都知道,小哥在视频中特别提到了自己的独创双通道内存。现有的双通道内存技术虽然也是使用了两个内存控制器,但并没有将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变量的两种分法)分隔开来,它们依旧混在一个内存中,这样要访问内存就只能一次性全部访问。而小哥的“独创技术”就不一样了,直接把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物理上分割开来,放在不同的内存控制器上。这样一来,全局变量可以直接用作系统内存(256B),局部变量直接用作应用内存(64kB)。如果要跑个大一点儿的游戏,直接访问局部变量所在的应用内存,一条指令就能访问到64kB的内存。曾花两个月伙食费买设备光看CPU这个体量,就知道是个不小的工程,可能即便专业人士也很难有这样的能力和心力从头做起。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佩服UP主的勇气和毅力。但也有冷静的网友质疑:为何要做这个呢?正如这个高赞评论所言,实现方式与实际CPU还是有很大差距,恐怕很难谈得上对现有架构有太大贡献。在与量子位的交流中,Up主跟我们坦言:做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为了不留遗憾。视频也介绍,他是在2016年萌生出开发CPU的想法。当时电子工程专业的他正在读大三,日常喜欢写写单片机来玩,时不时就在思考:“为何一串0101的数字能变成程序?”再结合已有的数电知识,对CPU的底层运行机制有了了解,自制8位CPU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不过他也有个私心:成功的话也比较好找工作。(很真实了)很快,他就完成了电路设计仿真、PCB设计以及打印电路板等工序。光买一堆器件和设备就花了两个月的伙食费。一切准备就绪时,就到大四毕业设计时候了,他也就只能将CPU的项目搁置。结果这一放就是五年,此时他回到了北海,工作内容基本上与本科专业没有太大关系,趁着业余时间又重新拾起当年的兴趣。他向我们坦言:这个想法如果一直没有实现,就像手里面扎了一个小刺,没拔出来就会一直隐隐作痛。回头再去看当年大学时候的设计,他表示有的设计显得十分“愚蠢”。比如像程序计数器设计得复杂,浪费器件的同时还限制了CPU的运行速度。于是不得不如前所述,从最底层的分立元件开始打造。要知道这种方式速度很慢,稳定性也很差,还会经常出问题。但UP主表示正是这种从底层出发的过程,就会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解决那些问题,也会迸发出创新性的灵感出来。比如,这不就是芯片发展的一个缩影嘛!(Doge)(咳咳正经一点)有心的读者或许在视频结尾注意到,他有一个“创作中的小发现”还不便展示。量子位帮大家刺探到了一些消息,这个小发现是关于储存逻辑电路方面的,小哥表示:由更少的器件组成,性能更高,响应速度更快,并且具有替代现有储存逻辑单元的潜力。最后,小哥还略微向我们透露了些他未来的计划:这次手搓CPU,是为了进行一场自主研发可商用CPU的可行性论证,为下一步研发商用cpu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可以期待一波了~~~)参考链接:[1]https://space.bilibili.com/28026515[2]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035591?spm_id_from=333.999.0.0...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64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648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