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需求大但运力不足、运费昂贵怎么办?多家车企自建远洋船队

出口需求大但运力不足、运费昂贵怎么办?多家车企自建远洋船队记者从多家自主汽车品牌了解到,在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后,进入2024年1月份,多家自主汽车品牌开始加大海外运力的投入,纷纷组建自身的远洋运输船队。未来两年,比亚迪将有8艘滚装船投入运营。不仅是比亚迪,为了进一步增强汽车海外出口运力的投入,奇瑞、上汽、广汽等车企也纷纷组建远洋船队,汽车企业正在进入“自主船运”的新阶段。(央视新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涉以远洋船走私 海关检值过千万元有害废物

涉以远洋船走私海关检值过千万元有害废物海关堵破一宗涉嫌利用远洋船走私货物的案件,上星期二于两个原定由香港付运往马来西亚、报称装载铝合金的货柜内,检获约13吨电子废料,包括电脑底板、网路卡等,也有约1600个电视机顶盒及1800件汽车零件,市值约1200万元。一名付货公司女董事被捕。海关表示,环保署初步化验显示,检获的电子废料全部属于有害废物,而寄件人没有申请许可证,属于非法出口。2023-02-2718:15:20(1)

封面图片

英媒:比亚迪来势汹汹,欧洲车企挡得住吗?

英媒:比亚迪来势汹汹,欧洲车企挡得住吗?图1:比亚迪“开拓者1号”汽车船抵达不来梅港比亚迪“开拓者1号”汽车运输船的处女航并非一帆风顺。“开拓者1号”的长度是足球场的2.5倍,能够装载5000多辆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据船长萨贝夫·博日达尔(SabevBozhidar)透露,“开拓者1号”被迫绕过好望角以避开红海,导致航程增加了10天。不过,它最终还是在上周日抵达了德国不来梅港,这标志着中国电动汽车专业制造商寻求打开利润丰厚的欧洲汽车市场的雄心翻开了新的篇章。图2:不来梅港向“开拓者1号”授予首航纪念牌比亚迪欧洲公司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欧洲需求正在增加……我们在Google上的搜索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我们将在欧洲市场取得很多成就。”欧洲车企拼命降价不过,欧洲汽车制造商已决心反击。在距离不来梅港600多英里的地方,就在比亚迪的汽车船停靠几小时后,雷诺老板卢卡·德·梅奥(LucadeMeo)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一系列汽车。他相信,这些汽车将帮助这家法国制造商在亚洲竞争对手面前守住阵地。这其中就包括售价2.5万英镑的雷诺5电动汽车,它将为雷诺日后推出更便宜的车型铺平道路。雷诺平价品牌达西亚(Dacia)也推出了首款电动汽车Spring。雷诺称,Spring在中国制造,起售价不到2万欧元(约合16万元人民币)。一些报道称,Spring在英国的起售价将低至1.5万英镑。图3:日内瓦车展上的雷诺R5梅奥还表示,雷诺也已开始与大众就一个低成本电动汽车项目合作展开谈判。与此同时,雷诺的主要竞争对手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也在努力降低汽车售价。斯特兰蒂斯拥有标致、菲亚特等品牌,其欧洲业务负责人乌维·霍克吉斯彻兹(UweHochgeschurtz)表示,希望通过削减新款雪铁龙Citroëne-C3电动汽车的成本,在欧洲提供售价低于2万欧元的车型。目前,e-C3的售价为2.3万英镑(约合2.7万欧元)。“这取决于你往车里装什么,我们有这个平台……我们调整了续航里程,调整了电池,”霍克吉斯彻兹表示,“是有可能做到2万欧元以下的。”对于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争夺廉价电动汽车市场至关重要。小型车是欧洲的畅销车型,但由于满足排放标准的成本不断上升,汽车制造商平价生产小型车已无利可图,导致一些制造商已停止生产小型车。“所有车企都在退出小型内燃机汽车市场,因为没有人能够以盈利的方式生产它们,”梅奥表示,“大众Polo出局了,福特嘉年华停产了,所有人都不生产小型车了。”成本降低40%雷诺5是雷诺首款价格相对较低的电动汽车,但是该公司还计划在这个十年晚些时候推出的后续车型中将成本降低至多40%。虽然Spring将从中国进口,但雷诺的自主品牌车型将在法国国内生产。“对团队来说,最具挑战的是我决定在法国生产汽车,”梅奥表示,“每个人都说我彻底疯了。”不过,梅奥解释称,由于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比内燃机汽车少,因此所需要的工人更少,法国高工资产生的影响也会更低。他补充称,大约80%的供应链将在300公里以内,这能够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目前,雷诺的平价品牌达西亚在售价上仍处于领先地位。在设计更便宜的车型时,该品牌通常从雷诺车型开始,去掉所有被认为不必要的东西。“我们没有多余的东西,”达西亚CEO丹尼斯·勒沃特(DenisleVot)表示,“我们没有22块屏幕,没有电动座椅,这种设计越来越受欢迎,因为一些人在说:不要把钱花在没用的东西上。我们不在车里使用放铬合金。为什么?因为它发亮又没用。我们把它彻底去掉了。”比亚迪步步紧逼在日内瓦车展上,雷诺和达西亚的展台对面就是比亚迪的展台。比亚迪展示了一系列定价与老牌汽车公司的电动车型相似的车型,该公司的目标是击败这些老牌车企。虽然比亚迪在一年多前才开始在欧洲销售汽车,但它已经取得了进展。比亚迪海豹是一款售价约4.5万英镑的大型轿车。比亚迪欧洲公司总经理舒酉星表示,比亚迪海豹在爱尔兰和奥地利等一些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Model3。图4:比亚迪海豹但是,比亚迪也在密切关注其他市场。“许多客户或合作伙伴都想买更小型的车,因为欧洲人喜欢小型车,”舒酉星表示,“一款售价低于3万欧元的新车型即将在明年推出”。他补充说,受到法律规定,尤其是撞车安全方面规定的影响,将汽车售价降至2万欧元以下是一件更难的事情。现在,比亚迪还在借助“开拓者1号”运输船来协助降低成本。伴随着烟花和舞龙表演,“开拓者1号”在中国下水,它的设计尽可能地符合成本效益。比亚迪表示,“开拓者1号”的船体使用了特殊油漆,可以减少水阻力,从而降低燃油消耗。舒酉星说,这也减少了在其他汽车运输船上等待空间的昂贵时间,“肯定”是一个更便宜的选择。目前,运输船供不应求。比亚迪还计划扩大运输船队。比亚迪CEO王传福透露,未来两年,比亚迪还会有七艘滚装船陆续投入运营,缓解出口运力不足的问题,把更多汽车交付到全球市场。欧洲政府支持不够在努力削减成本的同时,欧洲汽车制造商也感觉到,它们没有得到各国政府的足够支持。各国政府的脱碳政策迫使它们开发中国擅长的电动汽车。“欧洲的工业战略完全缺失,”雷诺老板梅奥表示,他同时担任欧洲汽车制造协会主席,“政界人士需要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才是把钱投进去、承受投资风险的人。”眼下,欧盟委员会正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展开调查,这可能导致欧盟对进口汽车征收更高的关税。但欧洲汽车制造商表示,这可能还不够。霍克吉斯彻兹表示,中国人“可以把价格降到极低的水平,比你最疯狂的设想还要低很多”。他补充说,许多品牌在中国销售类似电动汽车,价格大约是他们在欧洲标价的一半。因此,中国车企可以吸收更高的关税,降低价格,并且仍能获得高额利润。“中国的汽车售价非常低,所以欧洲对他们来说是天堂。”他这么说道。...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18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1831.htm

封面图片

“华为问界”商标被赐死 任正非给了余承东当头一棒

“华为问界”商标被赐死任正非给了余承东当头一棒徐直军“华为的战略没有变,我们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一个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对于华为问界品牌的更换,徐直军表示,“我们有些部门或者有些个人或者有些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的品牌,华为一直在查处过程中。”为了防止华为经过30多年构筑的品牌影响力,不被滥用,任正非在文件中明确规定,华为标志不能和汽车商标组合使用,禁用“华为问界”“HUAWEIAITO”等。“华为正在着手对不符合规定的旗舰店,销售店和宣传的物料进行清理和整顿。”徐直军表示。这无疑给了想要通过华为生态汽车带领汽车业务激进发展的余承东当头一棒。在一周前的华为P60系列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在借助“华为问界”的品牌影响力,卖力宣传即将发布的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今年3月8日,在余承东主导下,“AITO问界”正式被更改为“HUAWEI问界”,这被外界视为华为加强汽车业务主导权的重要信号。在余承东规划中,华为问界就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通过联合多家车企,打造分属不同价位段的生态联盟,余承东希望华为汽车业务能够在2025年实现盈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AITO官博发布的海报中,曾一度将logo从AITO换成HUAWEI,对外宣传话术也从“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这不是任正非第一次为华为汽车业务“踩刹车”。2018年,华为在海南三亚举行年度战略会议,决定“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后,内部依然弥漫着想要造车的声音。当时的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被认为是推动华为智能汽车BU从无到有的关键先生。据自媒体科工力量消息,徐直军一直在力推华为进入汽车领域,甚至毫不掩饰与其他高管、甚至任正非的意见冲突。在华为车BU于2019年10月交由余承东后的一个月,任正非签发了《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文件,明确“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并给出了3年禁言期限。2021年7月徐直军曾对外透露,华为内部当时只剩下余承东还不服气,还在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对于华为高层团队而言,很清楚在求生阶段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除了叫停余承东的激进之举外,华为财务上的困境或许也成为任正非不愿加码造车的原因之一。财报显示,华为2022年营收6423亿元,同比仅增长0.9%,净利润更是下滑到356亿元,同比暴跌68.7%。“在2023年及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持续生存和发展都将是华为公司战略的核心命题。”徐直军表示。华为整体营收正在触达瓶颈,其中赖以起家的运营商业务从2017年起,增长就陷入停滞,同比增幅在-4.03%和3.8%之间徘徊。2022年,华为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840亿元,同比仅增长0.9%,基本持平。终端业务在经历2021年的营收腰斩后,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145亿元,再次同比下滑11.9%。唯一称得上大幅增长的华为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30.1%,但占总营收的比重只有20.7%,还无法成为支撑华为稳定发展的新支柱。面对华为营收增速放缓的现状,任正非早在去年8月份就提前预警,发布了题为《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件,称基于未来十年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的预测,要求缩减或关闭那些不能产生价值和利润的业务,并将奖金升职升级与经营结果挂钩,喊出“让寒气传递到每个人”的口号。而作为华为当前唯一仍在亏损的业务,余承东带领的车BU首当其冲。按照任正非在文件中的指示精神,华为汽车业务将不能再追求完整战线,减少科研预算的同时,还要加强商业闭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对于任正非的一系列调整举措,华为前人力资源副总吴建国告诉字母榜,全球消费端的弱化,势必导致华为起死回生的周期延长,这也意味着华为需要有比应对美国打压之外更大的动作调整,“(2022年前)还不是那么明确,现在终于笃定了(经济衰退的趋势),任正非才敢明确站出来调整战略。”尽管车BU仍被任正非视为可以保持战略投入的核心项目,但在告别规模增长,转向创造利润的最高方针统领下,华为汽车业务显然不能再单纯以亏损换规模,余承东需要在增长和赚钱之间寻找平衡点。更可况,从造车新势力发展现实来看,除特斯拉外,全球尚未诞生第二家能够实现年度盈利的新造车公司。即便是特斯拉,也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高强度资金投入。亲自下场造车所带来的短期高额亏损,既与任正非倡导的追求利润相悖,也不被华为当前的营收现实所允许。如果继续坚持一门心思造车,还可能让越来越多车企对华为心生警惕,从而选择逃离华为。广汽就成了宣告与华为“分手”的又一家车企。3月27日晚,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这也意味着双方自2021年达成了联合造车协议中,华为的角色从深度合作的HuaweiInside模式,变更为最为基础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广汽埃安对华为的不满早已有迹可循。去年8月份的第十九届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杭州峰会上,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曾吐槽道:“可能不仅仅是电池,华为也是大牌的供应商,它的价格比较高,也不受控,我们想跟华为合作,会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肖勇称,在同华为保持合作的同时,广汽内部正在进行电池技术自研以及电池工厂建设,在三电核心技术、域控制器、智能座舱等方面努力建起自研体系,“两条腿走路……未来埃安30%自研,70%选择市场采购和合作”。因为担忧失去主导权而远离华为的,还有上汽。不想让华为成为其“灵魂”的上汽董事长陈虹,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上汽不能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保持合作关系。即便在外界看来与华为保持最为紧密的赛力斯,同样起了自立门户的心思。据界面报道,华为在与赛力斯的合作中掌握着所有闭环数据、车型重要参数的标定以及主要销售渠道等三大方面的主动权。问界相关的汽车数据会最先上传给华为,赛力斯需要的话还得先跟华为方面提需求。为了增强数据掌控权,赛力斯开始组建自己的相关团队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3月30日,赛力斯集团旗下重庆赛力斯蓝电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并上市首款产品蓝电E5,这款车不再采用华为的电驱平台和鸿蒙座舱。取而代之的,是比亚迪的弗迪电混方案,包括1.5L高效插混专用发动机和DHT300电混系统。而在车机层面,仅支持HUAWEIHiCar3.0,华为引以为傲的“车机天花板”鸿蒙座舱不再被赛力斯所采用。显然,与问界品牌追求“含华量”不同,赛力斯自己培养的蓝电品牌正在“去华为化”。据赛力斯内部人士透露,“问界品牌的销售收入都是并入到赛力斯上市公司的财报中,按照供应商模式给华为分钱。虽然看起来华为的参与度很高,但其实分成的模式完全是按照供应商来的。”据此前发布的财报预告,2022年赛力斯预计实现净亏损约35亿-39.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亏损18.24亿元相比扩大明显,呈现出增量不增收的情况。越卖越亏的原因,正是因为与华为的合作过程中,赛力斯在研发端和制造端投入了超额的资金。这样的投入程度,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厂模式”。无底洞式的投入,让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模式,一时间难以被复制。上述赛力斯内部人士透露,“对于华为来说,肯定希望像赛力斯这样,又能干活,又能...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22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225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