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去年四季度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同比增长 10.89% 个人消费类贷款投诉占比 46.46%

天津:去年四季度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同比增长10.89%个人消费类贷款投诉占比46.46%2023年四季度,纳入通报的天津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2219件,同比增长10.89%,环比减少4.60%。2023年四季度,纳入通报的天津银行业消费投诉事项中,个人消费贷款类投诉事项1031件,占全部投诉事项的46.46%;个人住房贷款类投诉事项455件,占全部投诉事项的20.50%;储蓄及借记卡使用类投诉事项231件,占全部投诉事项的10.41%;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类投诉事项223件,占全部投诉事项的10.05%;资产管理类投诉事项73件,占全部投诉事项的3.2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米哈游被工信部点名:《原神》投诉处理及时率仅 39.3%

工信部近日发布关于2023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从电信服务重点工作情况、电信用户投诉申诉情况、工作要求及服务提示等三个方面,对2023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通告称,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电信用户申诉中,涉及服务争议的申诉占比35.9%,涉及营销、收费、资费争议的申诉占比46.9%,涉及网络质量、信息安全的申诉占比17.2%。各级电信用户申诉受理机构按照《电信用户申诉处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用户申诉进行了处理和调解,有效维护了电信用户合法权益。2023年第四季度,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收到的互联网用户投诉中,服务功能类投诉占比47.7%,客服渠道类投诉占比25.6%,个人信息保护类投诉占比12.9%,其他类投诉占比13.8%。在接入平台的175家互联网企业中,米哈游等4家企业投诉处理及时率未达到相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督促相关企业妥善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投诉处理不及时的四家企业分别是:●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投诉产品为《原神》,投诉处理及时率39.3%;●广东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投诉产品为“广东长城宽带”,投诉处理及时率77.4%;●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投诉产品为“自如”,投诉处理及时率85.2%;●上海旅济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投诉产品为“同程金融”,投诉处理及时率86.6%。此外,2023年第四季度,不良手机应用有效投诉中,涉及网络安全问题的投诉占比51.1%,涉及个人信息及权限问题的投诉占比26.5%,涉及信息安全问题的投诉占比22.4%。通过行业自律,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应用商店、安全检测厂商对其中存在问题的67款不良手机应用进行了下架处理。2023年第四季度,垃圾信息用户投诉中,涉及欠款催收、贷款理财推销等金融类投诉占比61.4%,涉及零售推销类投诉占比17.1%,其他类投诉占比21.5%。工业和信息化部督促相关电信企业对相关线索进行了核查处置,将涉及源头营销的问题线索转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处理。via匿名标签:#米哈游#原神频道:@GodlyNews1投稿:@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盛京银行去年投诉量翻倍

盛京银行去年投诉量翻倍身为东北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盛京近两年业绩被恒大拖累,面临营利下滑及资产质量的考验,还深陷大量投诉之中。据商业华观报道,中国辽宁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下半年银行业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2年下半年,盛京银行的投诉量位列辽宁城市商业银行及民营银行第一位。官方通报显示,2022年下半年盛京银行的投诉量达到1047件,较2021年同期的410件增长了155%。在通报中所有纳入统计的银行机构里,盛京银行的投诉量位列第一。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盛京银行的投诉也有近百条。在2022年,除去惊人的投诉量以外,盛京银行的涉诉案件还大幅攀升。据企查查App显示,2022年全年,盛京银行涉及的司法案件高达280宗,而2021年该数据仅为17宗。在业绩方面,自2020年以来盛京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便开始下滑。到了2022年上半年,盛京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依然呈现出下滑趋势。2022年中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80.81亿元(人民币,下同,15.7亿新元),同比减少4.27亿元,降幅为5.0%;实现净利润9.64亿元,同比下降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4亿元,同比下降8.4%。在资产质量方面,自2019年至2022年6月末,盛京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整体均呈现上升态势。不良贷款率升高的背后,离不开房地产业务的影响。截至2022年上半年,盛京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放为791.0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3.1%,房地产业也成为盛京银行贷款的第三大行业。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盛京银行起诉恒大案件,便是因恒大通过股权质押向该行借款325.95亿元并未偿还。去年11月1日,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收到沈阳中院执行通知,质押给盛京银行的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99%股权,将以拍卖等方式偿还盛京银行。事实上,这326亿元的债务,相当于盛京银行2年的营业收入,对于盛京银行的正常运营已经造成了较大影响。

封面图片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低迷 鸿海精密第四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低迷鸿海精密第四季度净利润低于预期整个2022年,鸿海精密营收为6.62万亿新台币(约合2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1414.8亿新台币(约合46亿美元),同比增长2%。第四季度利润低于预期第四季度,鸿海精密营收为1.96万亿新台币(约合638亿美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2%。毛利润为1106.4亿新台币,同比下滑2%,环比增长3%。毛利率为5.66%,同比下滑37个基点,环比下滑50个基点。运营利润为442.3亿新台币,同比下滑16%,环比下滑9%。运营利润率为2.25%,同比下滑54个基点,环比下滑53个基点。净利润为400亿新台币(约合13亿美元),同比下滑10%,环比增长3%,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09亿新台币。净利润率为2.04%,同比下滑31个基点,环比下滑18个基点。整个2022年,营收为6.62万亿新台币(约合2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1414.8亿新台币(约合46亿美元),同比增长2%。鸿海精密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将基本持平。其中,智能消费电子产品营收同比将出现增长,云和联网产品营收同比将持平,计算产品营收同比将下滑,而零部件和其他产品营收同比也将下滑。而整个2023年,营收将与2022年持平。其中,智能消费电子产品营收同比将下滑,而云和联网产品营收、计算产品营收,以及零部件和其他产品营收同比均将出现增长。2025年电动汽车业务规模达1万亿鸿海精密今日表示,计划在威斯康星州和俄亥俄州生产电动汽车电池。鸿海精密董事长刘扬伟在投资者会议上称:“我们将在威斯康星州建立用于能源存储的电池产能,同时还将在俄亥俄州的工厂建立整车电池组的产能。”自刘扬伟2019年从郭台铭手中接任董事长以来,鸿海精密一直在加紧努力,以扩大其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刘扬伟2021年10月曾表示,鸿海精密为电动汽车业务定下的目标是:5年内年营收额达到350亿美元,这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目标。到2025年,鸿海精密的设计和零部件将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5%的份额。与此同时,鸿海精密的一些竞争对手,如和硕、广达电脑、仁宝电子和达美电子等,也计划今年在北美增加电动汽车相关产能。刘扬伟今日还表示,2022年,鸿海精密来自电动汽车零部件的营收达到200亿新台币(约合6.49亿美元),预计今年将增加到500亿新台币至1000亿新台币。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1万亿新台币,这一目标没有改变。”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低迷鸿海精密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供应商,拥有广泛的产品组合,包括iPhone、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和游戏机,主要客户包括苹果、谷歌、亚马逊和惠普等。在客户对供应链本地化需求不断上升的推动下,鸿海精密在产能多元化方面投入了更多努力。去年,公司的资本支出创下了979.3亿元新台币的新高。刘扬伟今日称:“今年和未来几年,我们的资本支出将会更高。今年,我们将在中国大陆、墨西哥、美国、印度、越南和泰国进行投资。”鸿海精密今日表示,今年公司的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将出现下滑。刘扬伟称:“我们对智能消费电子产品持保守看法,今年的营收可能略有下降。”消费电子产品是鸿海精密的支柱业务,占公司总营收的一半以上。分析人士称,疫情过后,面对当前的经济低迷,苹果公司和其他品牌一直在艰难应对不温不火的消费者开支,这威胁到了鸿海精密本已微薄的利润率。第四季度,鸿海精密的净利润率为2.04%,低于第三季度的2.22%和去年同期的2.35%。上周,硅谷银行的破产又加剧了人们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进一步给全球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除了苹果的iPhone智能手机和Mac电脑外,鸿海精密还为大大小小的客户组装高端电子产品,很容易受到消费者或企业需求下滑的影响。当前,iPhone需求已经出现下滑,根据鸿海精密的报告,今年2月份的销量下降了12%。虽然如此,由于云和联网产品、计算产品,以及零部件和其他产品的营收同比均将出现增长,将推动鸿海精密整个2023年的营收将与2022年持平。2022年,鸿海精密的营收达到创纪录的6.62万亿元新台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95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9577.htm

封面图片

欧美联合制裁之下 俄罗斯半导体供应链现状

欧美联合制裁之下俄罗斯半导体供应链现状此外,俄罗斯还获得了一些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但是对于俄罗斯孱弱的芯片制造能力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在被制裁之前,俄罗斯通过三个主要渠道采购半导体:一是从西方公司直接进口,包括AMD和Intel等公司的直接进口,以及IngramMicro等主要分销商的销售;二是俄罗斯设计的芯片在中国台湾制造,主要由台积电制造;三是主要服务于国防部门的小型芯片是在俄罗斯国内生产。但是在被制裁后,俄罗斯直接进口芯片受到严格限制,只能通过一些秘密的走私路线以及从未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国家进行转运的策略来获取芯片。报告称,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获得的半导体产品中约有89%来自与俄罗斯保持贸易的中国,此外俄罗斯还采用了涉及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其他国家的所谓转运战略,这些国家充当了芯片进口的中间点。这些国家的实体收到第一批货物,然后将其转运到俄罗斯,这实际上掩盖了最终目的地,并使出口管制的执行复杂化。报告称,这种策略允许俄罗斯获得消费者使用的芯片,但是这些芯片也可以被用于军用。由于需要建立新的隐蔽供应链,制裁迫使俄罗斯为半导体支付的费用几乎是战前价格的两倍。报告援引NatalieSimpson分析的海关数据显示,俄罗斯在2021年采购每公斤芯片大约需要1,411美元,但在2023年进口每公斤芯片的平均价格已经上升到了2,730美元。此前,据彭博社曾援引海关机密数据报道,俄罗斯在2023年的前9个月从美国和欧洲公司进口了价值超过17亿美元的芯片。有些芯片是为客户端电脑设计的,其他的可以供俄罗斯特工部门使用,其余的是可以用于武器的两用芯片。报告称,超过一半的芯片来自美国和欧洲科技巨头。据彭博社看到的俄罗斯海关机密数据显示,在这机制17亿美元的芯片当中,其中,价值12亿美元的芯片由总共20家公司生产,其中包括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生产商,估计价值5亿美元的芯片可能由其他规模较小的制造商生产。涉及的知名品牌包括AMD(包括Xilinx)、AnalogDevices、Intel(Altera)、英飞凌、Macom、Marvell、MicrochipSemiconductor、恩智浦、意法半导体、Realtek、德州仪器。彭博社称,尽管2023年第四季度俄罗斯芯片进口量有所下降,但该国很可能在2023年采购了价值超过20亿美元的各种芯片。令人惊讶的是,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报告显示,俄罗斯为了提升自身的芯片制造能力,甚至还从韩国、中国台湾、以色列获得了一些芯片制造设备。美国企业研究所表示,俄罗斯国内的芯片制造太过时了,充其量只能为国防工业服务。像Angstrem和Mikron这样的制造商严重依赖美国和欧洲生产的过时的晶圆厂设备,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面对制裁时一直在努力增加产量却并未获得预想的进展,因为这些制裁严重阻碍了他们获得必要的外国设备和材料的机会。而彭博社的4月14日的最新报道显示,为了进一步限制俄罗斯通过分销商获取受限制的芯片、设备及零部件,美国拜登政府及其欧洲盟友正在调查销售了受限制商品的分销商和子公司。一位美国官员说,美国加强外联工作的一部分是鼓励企业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警惕。专家们正在与企业合作,分析600多家似乎仍在向俄罗斯销售受限产品的分销商的数据,并与企业合作,希望将这些分销商从供应链中清除出去。以下为美国企业研究所《半导体制裁对俄罗斯的影响》原文译文(有删减):一、西方的技术制裁战略从法律上讲,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非常严格。2022年2月24日,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的那一天,美国宣布限制军事生产技术的出口。第二天,欧盟也实施了自己的限制,同样集中在半导体上。随后日本、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主要半导体生产地区都很快跟进了。此后,欧盟、中国台湾、英国和美国又进一步收紧了向俄罗斯转让技术的规定。鉴于上述地区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芯片,这些限制在理论上应该是极高的。此外,即使是中国制造的芯片,也通常使用美国的软件、设备,及部分材料生产。美国将其限制定为域外限制,因此,无论芯片在哪里制造,中国公司向俄罗斯国防机构提供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芯片都是被禁止的。尽管中国也生产了大量芯片,但它们大多是中低端的消费类半导体,其中很多是使用西方设备、化学品、软件和知识产权制造的。在俄乌冲突期间,试图切断俄罗斯获得芯片的逻辑变得更加清晰,因为他们对俄罗斯的防御系统广泛依赖西方芯片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冲突期间,乌克兰人向研究人员提供了许多类型的缴获的俄罗斯军事装备。例如,英国国防智库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分析师分析了27种缴获的俄罗斯军事系统,包括导弹、无人机以及通信和情报设备。他们发现了450种由外国制造的组件,包括微控制器、GPS接收器、以太网控制器和微控制器。制裁和出口管制背后的理由是,切断俄罗斯对这些芯片的获取,其扰乱其国防工业生产。虽然禁令非常的严格,但需要面对的现实是,世界每年生产超过一万亿个芯片,因此完全切断俄罗斯对于芯片的获取是不可能的。芯片足够小,一个手提箱里可以装成百上千颗。此外,许多半导体既可以被用于民用,也可以被用于军用。所以,某种程度的贸易转移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考虑到自冷战以来,俄罗斯安全部门一直在磨练其半导体走私技能。然而,美国及其盟国的决策者在实施出口管制方面投入的注意力和政治资本比他们应该投入的要少,而且执法官僚机构的资源不足。二、俄罗斯的半导体制造能力在审查俄罗斯正在进行的西方芯片进口之前,该报告对俄罗斯在俄乌冲突期间维持其小型军事重点芯片制造业的努力进行了新的研究。俄罗斯的芯片制造业远未达到技术前沿,但它为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生产某些类型的芯片,如无人机和导弹中的通信和导航芯片。2014年,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美国和欧洲限制了向俄罗斯销售某些类型的军事相关芯片,如用于太空的辐射半导体。自那以后,自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政治领导人和芯片公司一再谈论自给自足。然而,这些年来,他们在扩大芯片制造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生产的芯片依赖于西方制造的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西方生产的芯片制造材料。俄乌冲突前,俄罗斯的芯片制造生态系统中有几个主要参与者,包括Angstrem、Mikron和Integral,后者总部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自苏联时期以来那里一直是俄罗斯国防工业基地的一部分。这些工厂的大部分制造设备都来自西方。例如,2007年,Angstrem从美国芯片制造商AdvancedMicroDevices(AMD)手中收购了一条130纳米(nm)的生产线。这笔交易由俄罗斯国有银行VEB资助,该银行经常支持涉及进口俄罗斯军事或外交政策所需的交易。这种130纳米的制造技术是在2001年左右首创的,因此即使在购买时,它也远远落后于尖端,尽管它仍然适用于制造许多类型的军用芯片。与此同时,Mikron从欧洲芯片制造商意法半导体购买了制造技术,使其能够在2011年左右生产90纳米芯片。这两家总部位于俄罗斯的芯片制造商在战争前都陷入了财务困境。例如,Angstrem因未能偿还贷款并陷入13.4亿美元的债务后被VEB接管。2021年末,俄罗斯媒体报道称,Angtrem(现更名为NM-Tech)雇佣了台湾联合微电子公司的前员工,使用之前从AMD购买的设备,帮助制造90–130纳米节点的芯片。俄罗斯咨询公司Yakov&Partners在2022年的一份报告中发现,俄罗斯工业对芯片的需求相当于每月30000个...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087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0876.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