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3月以来,仅几个交易日时间,便有4只爆款债基成立,最大规模超70亿元。展望后市,业内普遍认为,资产荒格局可能继续,债市

统计显示,3月以来,仅几个交易日时间,便有4只爆款债基成立,最大规模超70亿元。展望后市,业内普遍认为,资产荒格局可能继续,债市持续调整风险相对不大,但波动可能加大。长期来看,债券资产仍有支撑。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券基金在资产配置中往往作为压舱石角色,其稳健的风险收益特征也更符合多数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的诉求。因此,在权益市场缺乏显著投资机会时,债券类品种往往成为投资者的首选。此外,债基发行持续火热与债券市场的表现也密切相关。去年以来,债券市场持续走牛,债基表现也比较出色,以往可观的赚钱效应也吸引了更多资金入场。(中国基金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业内人士谈本轮债基 “牛市”: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关,不具有可持续性

业内人士谈本轮债基“牛市”: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关,不具有可持续性今年以来,部分债券型基金投资回报率上升,一些产品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10%,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业内人士提醒,此轮债基行情与债券利率下行有很大关系,这种高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通常在利率下行阶段,债券价格上涨,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加剧了债券供求失衡,利率进一步下行,价格继续上涨,形成正反馈效应;反之,利率回升时也会有负反馈效应。”该人士称,长债收益率不会持续处于低位,投资者在债市高位接盘,未来遭受投资损失的风险很大。

封面图片

债市表现 “热辣滚烫” 爆款债基频现

债市表现“热辣滚烫”爆款债基频现据证券日报,债市表现“热辣滚烫”,债券型基金持续“吸金”。3月21日,博时基金发布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该基金经过为期8个工作日的积极踊跃认购后圆满结募,募集期间净认购金额超48亿元。而在此前的3月19日,基金发行市场又添一只“日光基”,中欧基金旗下一只债券型基金一日售罄。在此基础上,年内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数量占比过半。对于“日光基”、爆款债基频现,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因为债券市场火热。而低风险偏好和宽货币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共振,是今年债市延续上涨的重要逻辑。今年债券牛市依然值得期待。

封面图片

债市调整无碍 “爆款” 频出 300 亿级债基 ETF 巨无霸诞生

债市调整无碍“爆款”频出300亿级债基ETF巨无霸诞生债市调整之下,新基金发行市场仍频出“爆款”债基。统计显示,5月以来,仅半个月时间,已有3只债基爆款成立,最大规模接近80亿元。与此同时,债券ETF市场诞生300亿级“巨无霸”。截至5月16日,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最新规模突破300亿元,达301.98亿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在基金公司看来,近期市场表现基本在预期内,短期来看金融数据偏利好,预计债市保持震荡偏强走势,打破当前状态需要货币政策出现变化。同时,影响债券市场中期方向的基本面及货币政策无明显变化,中期依然维持中性偏乐观看法。(中国基金报)

封面图片

中国债市 “吸睛” 外资连续 9 个月净买入

中国债市“吸睛”外资连续9个月净买入近期,境外机构的净买入与增持债券呈逐月明显增加趋势。从人民银行了解到,境外机构已连续9个月净买入中国债券,2023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量近1万亿元,10月外资净买入量已超过2000亿元;三季度以来,境外机构持债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10月份增持近400亿元,预计11月增持量有望达到2500亿元。各类型的境外投资者均积极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其中,境外主权类机构等中长期投资者长期看好中国债券市场,持债量占比达七成;全球前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约90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 业内人士:债市主线逻辑未变

债市调整引发关注业内人士:债市主线逻辑未变4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债市大幅波动,“伤及”银行理财投资者。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债市调整符合预期,预计不会重演2022年“破净潮”现象。原因在于,理财产品主要持仓中短端债券资产,在短久期特性和稳估值资产的加持下,产品净值整体波动幅度可控。此外,市场学习效应明显,行业资产抗压性有所提升,应对债市调整的经验和能力也更为充足。主流机构对本次债市调整主要认知为消息面驱动的情绪超调,主线逻辑并未出现实质性扭转。(中国证券报)

封面图片

以量化多头为主要策略的私募,还会布局“国债”?近日,公募基金年报陆续披露,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去年底,宽投资产、稳博投资等多家

以量化多头为主要策略的私募,还会布局“国债”?近日,公募基金年报陆续披露,据私募排排网统计,截至去年底,宽投资产、稳博投资等多家百亿级量化私募配置了国债ETF以及国开债ETF。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债券ETF本就具备一定流动性管理的属性,而且去年以来债券市场持续火热,债券ETF不仅不断上新,市场活跃度也显著提升,套利机会较多,因此量化大厂会有所参与。未来伴随ETF市场的加速扩容和创新,不仅是量化策略,私募行业整体也有望成为ETF的重要买手之一。(上海证券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