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市场回暖,一批公募基金正悄然收复净值失地。盘点涨幅靠前的基金,有的产品“满手”AI算力牛股,有的产品在“空仓”运作一年后,

伴随着市场回暖,一批公募基金正悄然收复净值失地。盘点涨幅靠前的基金,有的产品“满手”AI算力牛股,有的产品在“空仓”运作一年后,由新基金经理接班并恰好于市场低点加仓股票,精准踩中了市场节奏。截至3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9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收益超过20%,此外,还有多只受益于AI浪潮的基金近一个月表现优异,在四季报中,上述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AI板块,坚定追随AI产业浪潮,对AI算力行业十分认可。随着运营商、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和全球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光通信行业长期具备成长性。(中证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踏准行业风口 多只基金净值大幅回升

踏准行业风口多只基金净值大幅回升伴随着市场回暖,一批公募基金正悄然收复净值失地。盘点涨幅靠前的基金,有的产品“满手”AI算力牛股,有的产品在“空仓”运作一年后,由新基金经理接班并恰好于市场低点加仓股票,精准踩中了市场节奏。截至3月8日,今年以来共有9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收益超过20%,此外,还有多只受益于AI浪潮的基金近一个月表现优异,在四季报中,上述多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AI板块,坚定追随AI产业浪潮,对AI算力行业十分认可。随着运营商、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和全球数据流量的不断增长,光通信行业长期具备成长性。(中证报)

封面图片

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回暖,部分基金产品实现单位净值增长,其中包括不少权益类产品。同时,多位基金经理对后市持积极预期。他们认为,市场

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回暖,部分基金产品实现单位净值增长,其中包括不少权益类产品。同时,多位基金经理对后市持积极预期。他们认为,市场估值偏低,市场风格有望向科技成长风格切换,科技方向基金将崭露头角。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汪普秀表示,随着全球AI产业进入大规模投入初期,以算力为代表的IT基础设施正受益于人工智能需求的拉动,其景气度有望保持上行。同时,现阶段市场所担忧的成长股业绩问题已得到解决,红利板块与资源品表现强势的同时,大部分成长股的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后期市场风格有望从红利价值向科技成长风格切换。(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百余只基金强势反弹超 40% 超四成权益基金收复年内 “失地”

百余只基金强势反弹超40%超四成权益基金收复年内“失地”伴随着2月6日以来A股主要股指强势回升,权益基金业绩正迎来一轮大幅“回血”。上百只基金在本轮行情启动以来斩获40%以上的净值增长率,更有一批基金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从重仓方向来看,充当反弹急先锋的大多数正面迎上了这一轮AI浪潮。而在高股息板块行情持续演绎下,不少红利主题基金净值也很可观。展望后市,受访机构及人士判断AI产业链的逻辑和趋势仍在延续,但也需关注短期震荡风险。政策环境仍有望支持市场修复行情延续,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封面图片

2月份以来,10672只基金单位净值实现增长,占比达89.85%。权益产品方面,有6252只单位净值增长,5144只权益基金净值

2月份以来,10672只基金单位净值实现增长,占比达89.85%。权益产品方面,有6252只单位净值增长,5144只权益基金净值增长超10%。在具体的产品表现上,瞄准科技方向的基金逐渐崭露头角。从2月份以来净值增长居前的100只基金来看,无论是从基金名称,如“互联网”“数字经济”“新锐产业”“新兴蓝筹”等,还是从其实际的持仓结构来看,都体现出了诸多“科技含量”。财通基金基金经理唐家伟在财通新兴蓝筹混合一季报中透露,一季度的持仓主要围绕追求景气的“确定性”展开,即供需脱敏于传统需求的高景气行业,包括受益AI产业链景气上行的光模块、AIPC产业等。(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近期,多只公募基金收复了净值失地,截至3月5日,今年以来有3962只权益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收益为正。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攻势

近期,多只公募基金收复了净值失地,截至3月5日,今年以来有3962只权益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收益为正。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攻势猛烈的基金一个月净值“回血”了近50%;从重仓股来看,大多数正面迎上了这一轮AI浪潮。截至3月5日,共有3962只权益基金收益为正。分类来看,5903只股票型基金中,今年以来有1826只收益为正,占比30.93%;偏股混合型基金中,1168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正,占比27.34%;平衡混合型基金中,共有25只收益为正,占比59.52%;灵活配置型基金中,943只收益为正,占比40.4%。(中证报)

封面图片

基金经理的“能者多劳”在某些时候并不被市场所认可。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1万只,同时管理10只产品以上的基金经理屡见不鲜,甚至

基金经理的“能者多劳”在某些时候并不被市场所认可。目前,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超1万只,同时管理10只产品以上的基金经理屡见不鲜,甚至有多位基金经理同时“肩挑”超20只产品。而且,有的基金产品虽“师出同门”,业绩却大相径庭,这引发了市场对于基金经理管理众多产品是否存在“超载”的审视和讨论。华北地区某小型公募机构内部人士建议,政策层面可强化对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和资金规模的监管,设定更为明确的指导原则,提倡透明度和责任感,确保投资决策的质量。(证券日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