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现场检查通关率仅 15% 发行上市制度有望进一步调整完善

IPO现场检查通关率仅15%发行上市制度有望进一步调整完善2021年至今,监管层已经进行13轮现场检查,合计99家企业被抽中。其中近六成企业在监管高压下终止IPO进程,截至目前,“中签”企业中,只有15家成功上市,通关率15.2%。整体来看,撤回比例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撤否率高达71.74%、58.82%,2023年开始,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撤回数量、撤回比例明显降低。2024年被抽中的2家企业,一家已问询,一家因财报更新中止。这与近年来监管层多番表态严打“一查就撤”现象有关。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截至6月4日11点左右,年内有177家公司IPO终止,而整个2023年度IPO终止企业为220多家。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数量已超

截至6月4日11点左右,年内有177家公司IPO终止,而整个2023年度IPO终止企业为220多家。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七成。在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潮中,头部券商撤否单量居高不下,比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的IPO撤单数量分别为19家、15家、12家。和龙头券商相比,中小券商保荐项目本就不多,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其IPO保荐业务承压,撤否率遥遥领先。截至记者发稿,年内IPO撤否率在50%(含)以上的券商有18家,撤否率达100%的有10家。比如太平洋证券、九州证券等,今年以来仅有一单保荐项目且撤回。(华夏时报)

封面图片

【#IPO“严”字当头:年内已有55家撤回申请监管2个月内开出33张罚单】2024年开年审查“严”字当头,IPO申请频现撤否(含

【#IPO“严”字当头:年内已有55家撤回申请监管2个月内开出33张罚单】2024年开年审查“严”字当头,IPO申请频现撤否(含撤回、被否、注册终止)。记者根据数据统计,今年已经有55家企业IPO终止,监管执法力度同步加大,2024年开年以来,不仅证券机构迎来严监管,出具33份相关罚单,证监会还查办首例(未获注册前)欺诈发行案件。此外,随着IPO全链条收紧,行业受限的企业,纷纷转道北交所、#港交所寻求上市机会。(澎湃)

封面图片

加大检查力度、实质性处罚更多?IPO 监管强度有望加码

加大检查力度、实质性处罚更多?IPO监管强度有望加码首例IPO撤单后仍因欺诈发行被重罚的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新春上班伊始,在证监会召开的座谈会上,也有参会代表建议严把IPO准入关。这是否意味着未来IPO监管将会更加严格?多位受访人士告诉记者,以后IPO监管会更严,一方面现场检查覆盖面可能更广、检查力度更大,另一方面处罚会更严格,相较以前出具警示函,未来可能实质性处罚会更多。记者获悉,后续很可能进一步加大拟上市企业的督导检查力度,大力整治财务造假,对“带病闯关”形成更有力的震慑,倒逼发行人提高申报质量、中介机构提高执业水平。就配套制度而言,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投资者保护制度等相关制度,为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IPO “严” 字当头:年内已有 55 家撤回申请 监管 2 个月内开出 33 张罚单

IPO“严”字当头:年内已有55家撤回申请监管2个月内开出33张罚单2024年开年审查“严”字当头,IPO申请频现撤否(含撤回、被否、注册终止,下同)。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已经有55家企业IPO终止,监管执法力度同步加大,2024年开年以来,不仅证券机构迎来严监管,出具33份相关罚单,证监会还查办首例(未获注册前)欺诈发行案件。此外,随着IPO全链条收紧,行业受限的企业,纷纷转道北交所、港交所寻求上市机会。(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截至3月27日,年内共有82家IPO终止审查,其中有80家是主动撤回,占比超过九成。同时,今年A股仅有26家公司成功上市,同比减

截至3月27日,年内共有82家IPO终止审查,其中有80家是主动撤回,占比超过九成。同时,今年A股仅有26家公司成功上市,同比减少五成。一位投行人士表示,IPO撤回受到多重因素影响,随着IPO监管愈加趋严,一些业务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盈利能力下滑的企业选择了终止审核,特别是在现场检查比例提升、严查“清仓式分红”的监管导向下,部分企业和中介机构需要对IPO申报重新作出审慎考虑和调整,通过先撤回后完善材料的方式,达到最新的IPO监管要求。(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监管升级,拟 IPO 企业 “紧箍咒” 来了

监管升级,拟IPO企业“紧箍咒”来了据21财经,继加大现场检查力度、严打“一查就撤”后,针对拟IPO企业的新规范来了。5月1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实施《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以下简称《指引》),对拟IPO企业(发行人)提出诸多新要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中对于投资者和拟IPO企业均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招股说明书新增分红披露规范。拟IPO企业被要求制定上市后三年内现金分红等利润分配计划,说明未分配利润使用安排等;与此同时,拟IPO企业还被建议承诺在审期间不进行现金分红。而在审期间分红,一度成为部分企业被诟病之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