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视障人士首次使用无障碍格式文件完成结婚登记

我国视障人士首次使用无障碍格式文件完成结婚登记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宣誓厅里,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的一对新人手捧结婚誓言,共同许下携手一生、白首不离的诺言。为了让这场特殊的婚姻登记有爱无“碍”,在了解了新人视力情况后,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与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专门制作了盲文版、大字版无障碍格式的结婚登记告知单和结婚誓言,这也是我国首次为视障人士提供结婚登记无障碍格式文件。(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江苏四地去年结婚登记平均年龄超过30岁

江苏四地去年结婚登记平均年龄超过30岁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江苏四个城市在去年的结婚登记平均年龄都超过30岁。据中国澎湃新闻星期二(2月14日)报道,常州、扬州、连云港、无锡四市除了在平均结婚年龄都是30岁以上之外,结婚人数也与2021年相比略有下降。常州市的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1.05岁。扬州连续三年结婚登记平均年龄小幅增加,去年为30.27岁。无锡则是30.6岁,连云港30.43岁。与2021年相比,扬州的结婚人数减少1418对,常州减少289对,无锡减少716对,连云港市的结婚登记人数则减少6423对。连云港市民政局10日曾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解释,可能导致当地结婚人数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年轻人数量下降,适婚人口男多女少,养育成本高,结婚成本高,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以及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

封面图片

中国去年结婚登记仅763.6万对

中国去年结婚登记仅763.6万对中国民政部最新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据第一财经报道,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后,中国结婚登记数据再跌破800万对大关。763.6万对的数据,也创下了自1986年民政部网站公布数据以来的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6%。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多个因素,其中之一是高等教育的的普及,使得年轻人独立生活工作的年龄被拉长了。其次,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年轻人涌入大城市,但现实的生活成本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沉重,所以也不敢轻易进入婚姻。此外,还有婚姻观念和婚育行为习惯的累积效应;年轻人的主体意识更加提高,对自己婚姻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明显等因素。董玉整预计,结婚人数下降对出生人口必然带来实质性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育龄妇女、已婚育龄妇女的数量下降,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发布:2022年3月20日1:03PM

封面图片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 200 万对,为近年首次

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200万对,为近年首次据民政部官网《2024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196.9万对,离婚登记57.3万对,较2023年一季度分别减少17.8万对和6.8万对。受到春节、季节等因素影响,每年一季度的结婚人数通常比其他季度略多一些。其中在2021年,一至四季度的结婚登记量分别为213.2万对、203.4万对、172万对、175万对。2022年,一季度结婚登记人数为210.7万对,二季度为162.5万对,三季度171.3万对,四季度为138.8万对。2023年,一至四季度的结婚登记量分别为214.7万对、178.1万对、176.2万对和199万对。

封面图片

内蒙古去年结婚登记量创新低

内蒙古去年结婚登记量创新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周一(28日)刊发的数据显示,内蒙古去年结婚登记量创新低,从峰值日均607对减少到364对。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登记结婚对数在2013年达到峰值(22.16万对)。自治区统计局分析称,由于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登记结婚的生力军—青年人口减少,还有适龄男女婚恋观念转变,独居人口增加,无疑抑制了适龄人群的婚姻需求。受教育年限延长,就业压力增大,平均初婚年龄也随之推迟,结果是2013年之后,全区登记结婚对数逐年减少,从2013年的平均每天办理结婚登记607对,减少到2021年的364对。同期,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2012年至2017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逐年增加,到2017年达到10.09万对的峰值。2017年以后,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2021年全区离婚居民对数减少到5.55万对(相当于2017年的55%)。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指出,曾经一段时间,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步进入婚姻,磨合期间容易因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矛盾,且当时的离婚手续过于简单,一些人冲动离婚;社会进步,一些人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品质,不能再容忍低质量的婚姻,而选择离婚;不少人利用当时的住房政策,争取住房最大化,选择假离婚;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离婚现象更加包容,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居民离婚率上升。发布:2022年11月29日10:57AM

封面图片

资讯快读1、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200万对,为近年首次

资讯快读1、今年一季度全国结婚登记量跌破200万对,为近年首次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715152、国家税务总局: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300359.html3、广东梅州暴雨已导致1436间房屋倒塌,390公里公路受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729134、台积电:台积电南京已获美国商务部核发“经认证终端用户”授权https://36kr.com/newsflashes/28252150946718725、普京签署决议,同意与朝鲜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1299920.html

封面图片

根据民政部3月18日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

根据民政部3月18日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这是继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大关后,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对大关。第一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这也创下了民政部网站公布有1986年以来的数据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6%。结婚人数快速下降,与适婚人群总量减少有关。从近四十年数据看,中国出生人口在经历1987年这一近40年的最高峰之后,连续多年下行。也就是说,随着“95后”乃至00后进入到婚育阶段,处于适婚年龄的年轻人数量也在下降。另一方面,这也跟年轻人尤其是“90后”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龄逐渐上升,从一开始的26岁左右到现在已突破30岁。根据贺丹、张许颖、庄亚儿等人的一项研究《2006~2016年中国生育状况报告——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女性的初婚年龄从2006年的23.6岁上升到2016年的26.3岁,10年间上升了2.7岁。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分析,近年来初婚年龄大幅推迟有多个因素,其中之一是高等教育的的普及,使得年轻人独立生活工作的年龄被拉长了。其次,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年轻人涌入大城市,但现实的生活成本压力逐渐增大、就业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沉重,所以也不敢轻易进入婚姻。此外,还有婚姻观念和婚育行为习惯的累积效应;年轻人的主体意识更加提高,对自己婚姻的自主选择性越来越明显等因素。董玉整说,现在家庭、父母及亲人们对年轻人的婚姻选择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同时,不少人对婚姻完美状态的期待较高、对择偶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有的人甚至宁愿单身、宁愿独身,也不愿意降低标准,不愿意将就。董玉整预计,结婚人数下降对出生人口必然带来实质性影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育龄妇女、已婚育龄妇女的数量下降,是不可扭转的趋势,这也是影响出生人口数量增加与否的重要客观原因。分省份来看,有10个省份结婚人数达到或超过30万对,分别是河南、广东、四川、江苏、山东、安徽、河北、湖北、湖南、云南,其中河南、广东和四川均超过50万对,广东和河南均为59.1万对,并列第一。总体上看,各地结婚登记人数多少,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关,其中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广东常住人口最多,且年龄结构较为年轻。结婚人数多,也意味着接下来这两省的出生人口数量也会名列前茅。(,)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