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方位筑牢耕地保护法治屏障

人民日报:全方位筑牢耕地保护法治屏障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实现净增长。但从目前状况看,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都需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为耕地保好驾、护好航。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牢牢站稳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的人民立场,才能全方位筑牢耕地保护法治屏障。随着立法不断推进,耕地保护的法治之网越织越密,为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遵循。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确保香港繁荣稳定长治久安》

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确保香港繁荣稳定长治久安》3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以下简称“香港国安条例”)。这标志着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顺利完成,在新时代新征程“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进程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香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落实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屏障,同心协力、共谋发展,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香港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封面图片

人民时评:岁稔年丰,筑牢大国粮仓

人民时评:岁稔年丰,筑牢大国粮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受极端天气多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动荡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价格波动剧烈。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科学有效,市场调节及时有力,牢牢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长期不会改变。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一方面,耕地保护要量质并重,以“长牙齿”的硬招实招保数量、提质量,同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促进良田粮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在“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发力,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补上短板弱项,挖掘农业科技增产潜力。(人民日报)

封面图片

生态环境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合作协议

生态环境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合作协议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市签署《生态环境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合作协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黄润秋代表生态环境部感谢广西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持全国前列,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不断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支持广西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美丽广西建设。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署部区合作协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上下更大功夫,共同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生态环境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