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收官 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

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收官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净申购从整体规模来看,2024年一季度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规模合计达3.63万亿元,较2023年末略有回落。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在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其基金数量为2424只,管理规模回落至2.14万亿元。高远管理的长信金利趋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王康佳管理的鹏华弘康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韩浩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也在一季度收获了净申购,基金份额实现增长,分别增加了13.56亿份、10.7亿份和10.35亿份。(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截至今年 4 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 30.78 万亿元,总规模首次站上 30 万亿元大关,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作

截至今年4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0.78万亿元,总规模首次站上30万亿元大关,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作为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权益类基金(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贡献了超1500亿元的规模增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以来,A股市场行情回暖。另据记者统计梳理,截至5月26日,全市场共有721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年内浮盈超过10%,其中63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年内浮盈超过20%。例如,博时成长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内浮盈达到30%,南方发展机遇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年内浮盈达到26%。(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二季度伊始,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扎堆恢复大额申购或个人投资者申购,或提高大额申购限额,其中部分是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自4月1日起

二季度伊始,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扎堆恢复大额申购或个人投资者申购,或提高大额申购限额,其中部分是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自4月1日起,杨金金管理的交银启诚混合将单日申购限额由此前的1000元调整至50000元,直接放宽至原来的50倍。该基金自去年6月26日起申购1000元,这样的严格限购持续了九个多月。同样自4月1日起,汇安丰恒混合、天弘恒新混合恢复大额申购。自4月2日起,景顺长城价值边际灵活配置混合恢复接受贰佰万元以上申购。(中国基金报)

封面图片

近两周来,多只主动权益类绩优基金公告限制大额申购,且这几只产品均重仓了年内走势强势的有色金属板块。此外,当前共有2280只基金(

近两周来,多只主动权益类绩优基金公告限制大额申购,且这几只产品均重仓了年内走势强势的有色金属板块。此外,当前共有2280只基金(非货、仅统计初始基金)处于“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状态,其中债基比例过半,且QDII基金产品也占据相当比例,而主动权益类产品也大多业绩良好且备受投资者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限购通常发生于绩优基金,在资金的追逐下,基金规模快速膨胀可能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灵活性和业绩表现;其次,基金管理人可能会因为市场点位较高或估值偏高,通过限购来避免投资者在高位时大量购买,从而减少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主动权益基金迎来曙光 超半数年内净值上涨

主动权益基金迎来曙光超半数年内净值上涨反映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整体表现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上涨0.71%,为该指数年内首次翻红。不过,5月7日和8日,该指数有所回落。具体来看,超半数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业绩实现上涨。不过,仍有近400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亏损超10%,持有人未能充分享受市场反弹所带来的收益。“今年的市场预期和去年有很大不同。”安信基金均衡投资部总经理张竞表示,去年年初市场普遍预期较高,而今年市场普遍预期较低,也就是现实和预期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这对投资是极其有利的。(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部分公募大厂选择缺席 主动权益产品阵营生变

部分公募大厂选择缺席主动权益产品阵营生变今年以来,基金市场小幅回暖,但业界所期盼的产品发行大热场面尚未出现。“还是不太卖得动。哪怕是绩优基金经理、强势渠道齐上阵也有难度。”有基金业内人士感慨地说。在此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发行的主动权益类产品(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屈指可数,有些头部公司甚至选择“缺席”,即便发行了20多只新产品,也未见主动权益类产品的身影。让人不禁发问,基金公司产品的指挥棒又转向了哪里?记者调研了解到,在权益类产品的布局上,不少基金公司已经从近两年疯狂“内卷”ETF转向量化红利产品,这一赛道已成为基金公司中长期布局的新风口。此外,在产品数量饱和且同质化的背景下,未来比拼产品或不再是基金公司的重点,围绕提升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获得感的相关配套服务将成为新的发力方向。(中证报)

封面图片

公募人士:未来红利型投资会逐步成为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的压舱石

公募人士:未来红利型投资会逐步成为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的压舱石在A股市场中,“四月决断”是个备受关注的投资现象,每年4月的市场表现往往会对全年的市场走势产生显著影响。从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情况来看,市场最为关注的是:“高股息红利策略会否再次回归?”结合煤炭、石油以及当下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分析,机构最新回应。公募最新预判显示,4月市场进入财报验证期,业绩改善可持续的方向相对稀缺,分红比例提升迎来集中验证期叠加红利交易结构的改善,复苏预期下应更重视高股息风格的回归。还有公募人士说到,在公募基金投资中,未来红利型投资会替代稳定成长类投资,逐步成为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的压舱石。但要指出的是,筛选高股息资产,股息率并非唯一指标,策略思路应包括基本面分析、当前整体的股息率水平与PE估值的趋势以及对未来长期基本面的判断。(证券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