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基金何去何从 公募面临两难抉择

迷你基金何去何从公募面临两难抉择2024年公募一季报显示,合并份额后净值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00只,占全市场基金总数约10%。在行业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迷你基金的去留成为大小基金公司共同的“成长烦恼”。在业内人士看来,去芜存菁、优胜劣汰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将长期业绩不佳、规模偏小的部分基金清退出去,进一步整合投研资源,对行业而言是一项利在长远的举措。(上证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公募基金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迷你基金或又迎来一次“改革”。据业内消息,迷你基金近期迎来新的要求:基金公司可自主承担迷你基金所涉及

公募基金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迷你基金或又迎来一次“改革”。据业内消息,迷你基金近期迎来新的要求:基金公司可自主承担迷你基金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费、审计费等各类固定费用;若基金公司不承担迷你基金相关费用,则需要在今年6月底前给出解决方案,在今年年底改变产品迷你状态或清盘。同时,严禁借助“帮忙资金”等形式规避支付迷你基金固定费用等违规情形。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最新要求可以减轻迷你基金持有人的负担,同时促使基金公司积极行动,高度重视并解决迷你基金的问题。(中国基金报)

封面图片

据中国基金报,在公募基金数量逼近1.2万只的情况下,降费让利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大举措。近日,南方沪深300ETF、创金合信鑫

据中国基金报,在公募基金数量逼近1.2万只的情况下,降费让利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大举措。近日,南方沪深300ETF、创金合信鑫瑞混合、国投瑞银兴源6个月定开混合(FOF)等多只基金密集公告降低管理费率,产品类型涉及股票ETF、“固收+”、公募FOF等。不同细分类型基金陆续降费让利,吸引了市场的关注。受访机构和人士表示,费率调整是我国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降低费率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惠及更多投资者。我国基金费率未来将呈现下降趋势,逐步形成兼顾行业发展需求与投资者利益的费率机制。

封面图片

迷你基金自担固定费用摸底结束 公募已完成上报

迷你基金自担固定费用摸底结束公募已完成上报“基金公司自担迷你基金固定费用”监管新要求有了进一步动向,截至4月29日,公募基金已经完成了迷你基金梳理,并上报监管。4月初,监管要求基金公司可自主承担迷你基金所涉及的信息披露费、审计费等各类固定费用,若基金公司不承担迷你基金相关费用,则需要在今年6月底前给出解决方案。多家公募表态,公司将自主承担迷你基金固定费用,不再从基金资产中出。此外,除了战略布局产品和稀缺品种的迷你基金将保留,多数迷你基金或将在下半年被清盘。

封面图片

博时基金:推动权益类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是 “新国九条”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首要抓手

博时基金:推动权益类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是“新国九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首要抓手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表示,推动权益类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是《意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的首要抓手。“《意见》指出,推动权益类基金占比提升、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还指出基金公司要解决‘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问题,要求基金公司要转变到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上来,有效降低投资者成本。”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结道。(澎湃)

封面图片

【证监会:引导公募

【证监会:引导公募#基金行业将更多资金配置到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提高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的持股比例】记者获悉,在促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证监会持续完善制度机制,有效传导监管要求,引导公募基金行业将更多资金配置到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进一步支持企业在原创性技术创新、“卡脖子”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攻关,更好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持之以恒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提高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的持股比例,引导基金管理人注重把握长期大势,保持定力,不断强化投资行为稳定性,夯实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基础。(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降佣新规为公募行业长远发展筑牢基础

降佣新规为公募行业长远发展筑牢基础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下称《规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共19条,主要围绕调降交易佣金费率、分配比例上限、券商及基金公司合规内控、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等4个方面作出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规定》针对近期市场关切问题进行回应,相较去年12月底的征求意见稿增加了若干条措施,是继加快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降低公募基金管理费率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行业政策,旨在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合法权益,规范行业高质量发展。(上证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