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4日,当前市场合并规模超百亿元的2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18只在年内取得正收益。2024年以来,权益市场出现了红利、

截至5月14日,当前市场合并规模超百亿元的2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有18只在年内取得正收益。2024年以来,权益市场出现了红利、人工智能、出海、资源等比较鲜明的主线,观察上述基金的持仓可以发现,多数基金年内均配置了上述主线中的龙头公司。摩根基金表示,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估值低位、基本面复苏、盈利上行周期和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四重因素叠加的环境,龙头表现或更优,核心资产或迎来配置良机,有望捕捉风格切换行情。同时,随着A股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资产有望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证券时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A 股市场行情回暖 逾 700 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年内浮盈超 10%

A股市场行情回暖逾700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年内浮盈超10%今年2月5日至5月26日期间,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达到13.14%,深证成指累计涨幅达到16.99%,创业板指、科创50等主要指数也表现较为优异。另据记者统计梳理,截至5月26日,全市场共有721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年内浮盈超过10%,其中63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年内浮盈超过20%。另外,近期外资对中国权益市场的投资也有所回暖。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MartyDropkin向记者透露:“A股和港股较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吸引了全球资金关注,因此亚洲股市近期表现活跃。”(证券日报)

封面图片

主动权益基金迎来曙光 超半数年内净值上涨

主动权益基金迎来曙光超半数年内净值上涨反映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整体表现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上涨0.71%,为该指数年内首次翻红。不过,5月7日和8日,该指数有所回落。具体来看,超半数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业绩实现上涨。不过,仍有近400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亏损超10%,持有人未能充分享受市场反弹所带来的收益。“今年的市场预期和去年有很大不同。”安信基金均衡投资部总经理张竞表示,去年年初市场普遍预期较高,而今年市场普遍预期较低,也就是现实和预期之间的差异在缩小,这对投资是极其有利的。(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近两周来,多只主动权益类绩优基金公告限制大额申购,且这几只产品均重仓了年内走势强势的有色金属板块。此外,当前共有2280只基金(

近两周来,多只主动权益类绩优基金公告限制大额申购,且这几只产品均重仓了年内走势强势的有色金属板块。此外,当前共有2280只基金(非货、仅统计初始基金)处于“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状态,其中债基比例过半,且QDII基金产品也占据相当比例,而主动权益类产品也大多业绩良好且备受投资者关注。有业内人士分析,限购通常发生于绩优基金,在资金的追逐下,基金规模快速膨胀可能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灵活性和业绩表现;其次,基金管理人可能会因为市场点位较高或估值偏高,通过限购来避免投资者在高位时大量购买,从而减少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截至2月27日,全市场共6094只基金产品(A/C类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年内回报率为正,91只基金年内回报率超过10%。具体到主

截至2月27日,全市场共6094只基金产品(A/C类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年内回报率为正,91只基金年内回报率超过10%。具体到主动权益类基金方面,年内回报率为正的产品共1067只,回报率超过5%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共239只。从基金类型来看,重仓信息技术、能源等领域基金涨幅领先。业内人士表示,春节以来,相关政策有力呵护市场流动性,提振了市场信心。与此同时,市场在前期跌幅较大后,很多优秀的公司已极具性价比。

封面图片

公募人士:未来红利型投资会逐步成为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的压舱石

公募人士:未来红利型投资会逐步成为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的压舱石在A股市场中,“四月决断”是个备受关注的投资现象,每年4月的市场表现往往会对全年的市场走势产生显著影响。从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情况来看,市场最为关注的是:“高股息红利策略会否再次回归?”结合煤炭、石油以及当下宏观经济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分析,机构最新回应。公募最新预判显示,4月市场进入财报验证期,业绩改善可持续的方向相对稀缺,分红比例提升迎来集中验证期叠加红利交易结构的改善,复苏预期下应更重视高股息风格的回归。还有公募人士说到,在公募基金投资中,未来红利型投资会替代稳定成长类投资,逐步成为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的压舱石。但要指出的是,筛选高股息资产,股息率并非唯一指标,策略思路应包括基本面分析、当前整体的股息率水平与PE估值的趋势以及对未来长期基本面的判断。(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今年以来,A股市场红利风格持续走强,红利主题基金凭借震荡市中相对稳健的收益表现,获得了投资者的持续关注,成为了权益市场的拥挤方向

今年以来,A股市场红利风格持续走强,红利主题基金凭借震荡市中相对稳健的收益表现,获得了投资者的持续关注,成为了权益市场的拥挤方向。虽然同样采取红利策略,但这些红利主题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收益率首尾相差已突破40个百分点。这些基金的红利股“入池”标准、红利因子权重以及行业偏好等都不尽相同。在红利资产的行业配置上,相关机构建议,不仅要看行业过去几年的基本面是否符合红利特征,还要考虑行业当前整体的股息率水平与估值走势,判断当下定价的状态。(中证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