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禁止手工补息可能对于 M1 的影响更为明显,预计将有 2.5 万亿活期存款转移,约占 M1 的 2%

中信建投:禁止手工补息可能对于M1的影响更为明显,预计将有2.5万亿活期存款转移,约占M1的2%中信建投分析称,我们测算,手工补息存款规模约为20万亿,主要集中在大行和股份行。而禁止行为可能对于M1的影响更为明显,预计将有2.5万亿活期存款转移,约占M1的2%,主要集中在4-6月,而对于M2的影响相对较小。流动性方面,初期,短端资金价格和存单利率下降。后续供给逻辑会逐步超过需求逻辑,大型银行可能因存款流失而面临短期资金面的负面影响,存单发行量可能增加。测算可能会有3万亿的增量同业存单供给。利率方面,银行存款也是银行理财的重要配置资产之一,并且也存在“手工补息”现象,被禁后一部分存款向尾部银行下沉,一部分银行理财等资管机构或加大对债券类资产配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5 月末 M1 同比负增长 专家:统计口径影响下 M1 增速或被低估

5月末M1同比负增长专家:统计口径影响下M1增速或被低估5月末,M1余额为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M1增速总体放缓,主要是受到了多重因素扰动。首先,我国M1统计口径仅包括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随着支付便利性提高,M1增速可能被低估;其次,规范“手工补息”和存款分流等因素拉低了M1增速;最后,深层次看,M1增速放缓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质效提升的体现。(上证报)

封面图片

【多重因素致5月M1同比下降4.2%,专家:需从更广口径客观看待】

【多重因素致5月M1同比下降4.2%,专家:需从更广口径客观看待】人民银行发布的5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下降4.2%。企业活期存款“搬家”、有效需求不足、人民银行着力规范“手工补息”现象、金融数据“挤水分”……在市场专家看来,多重因素都会对M1增速水平产生影响。长期来看,M1增速放缓更多反映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调整优化,需从更广口径来看待M1性质的市场流动资金状况。(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规范手工补息余波犹在 存款 “降息” 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

规范手工补息余波犹在存款“降息”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规范手工补息余波仍存。5月M1(狭义货币)增速进一步放缓,同比下降4.2%;与此同时,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4%,较2023年四季度收窄15BP(基点)。近年来,人民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引导存贷款利率下降。2019年至今,国有银行2年期、3年期存款利率分别累计下调104BP、150BP,降幅远高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但银行付息成本不降反升,面临较大净息差收窄压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规手工补息。一位接近监管人士表示,从短期看,规范手工补息造成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规模有所下降,引发金融数据短期调整,但从长期看,无论是对银行机构自身可持续稳健经营,还是对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都大有裨益。(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多重因素致 5 月 M1 同比下降 4.2% 专家:需从更广口径客观看待

多重因素致5月M1同比下降4.2%专家:需从更广口径客观看待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下降4.2%。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放缓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作为衡量社会预期、观察货币“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M1增速走势成因复杂,且与当前经济活动态势有所背离。对此,一些前沿研究认为,M1增速或存在被低估的情况,现行统计口径或无法全面反映当期经济活动。企业活期存款“搬家”、有效需求不足、人民银行着力规范“手工补息”现象、金融数据“挤水分”……在市场专家看来,多重因素都会对M1增速水平产生影响。长期来看,M1增速放缓更多反映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调整优化,需从更广口径来看待M1性质的市场流动资金状况。(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叫停存款手工补息 禁止变相高息揽储

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叫停存款手工补息禁止变相高息揽储尽管多数银行在策略层面选择压降存款成本以缓解息差压力,但部分银行支行、网点通过手工补息等方式高息揽储,以应对存款考核压力,导致存款市场竞争失序。对此,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已经出手整改。据多方确认,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近日下发《关于禁止通过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的倡议》,要求即日起,银行不得以通过事前承诺、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要求或自律上限。此前违规作出的补息承诺,在付息日一律不得支付;银行应立即开展自查,并于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报告报利率自律机制秘书处。(财新网)

封面图片

【#央行主管媒体:随着财政支出的发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M1增速有望摆脱负增长】中国金融时报发文称,4月,狭义货币(M1)余

【#央行主管媒体:随着财政支出的发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M1增速有望摆脱负增长】中国金融时报发文称,4月,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引起市场关注。如何理解M1增速?未来M1回升动力源自何处?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在金融业“挤水分”、财政发力较慢等因素综合影响下,M1增速下行,这一现象并非企业预期偏弱单一因素影响。更深层面来看,M1统计口径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使得M1对企业活期存款变动尤为敏感。往后看,随着财政支出的发力与房地产政策效果的显现,M1增速有望摆脱负增长,出现反弹。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