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产业热度持续走高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产业热度持续走高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39.1亿元,同比增长85.7%;预计2024年、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根据高盛的预测,在技术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况下,2025年至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更乐观的预测提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极有可能实现超预期增长,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已呼之欲出。(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人形机器人进厂 “打工” 商业化前景广阔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商业化前景广阔4月9日,记者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了解到,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丰富的技术积累,企业正紧锣密鼓开展产品验证,多款人形机器人小批量量产在即,产业链商业化前景广阔。值得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断取得突破。近期优必选等企业宣布其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汽车工厂“打工”。专家表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仍需解决降低产品成本、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等问题。(中证报)

封面图片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 商业化前景广

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商业化前景广据中证报,4月9日,在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了解到,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丰富的技术积累,企业正紧锣密鼓开展产品验证,多款人形机器人小批量量产在即,产业链商业化前景广阔。值得关注的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不断取得突破。近期优必选等企业宣布其人形机器人已进入汽车工厂“打工”。专家表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仍需解决降低产品成本、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等问题。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产业化提速,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潜力股名单抢先看

产业化提速,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潜力股名单抢先看近日,安徽省和上海市等省市相继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路线图。安徽省提出到2030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整机产品实现批量生产;此外,工信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约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赛迪研究院在《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中表示,预计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增长,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部分优质成长股获机构关注。根据3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4年和2025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的个股有15只。目前,盛通股份与优必选达成战略合作,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数据宝)

封面图片

国海证券:2024 年人形机器人或迎商业化元年

国海证券: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迎商业化元年国海证券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供给侧率先繁荣。一方面海外标杆企业推进产品迭代、商业化落地,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在工厂批量应用;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2023年发布产品陡增,积极预期未来潜在的重磅“玩家”的参与,或将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产业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智能制造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领域,长期视角下家庭服务是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迎来规模商业化元年。

封面图片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热情高涨。据高工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中国在人形赛道的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中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热情高涨。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年均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为21.58亿元,到2030年达到近380亿元,2024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1%,中国人形机器人销量将从0.40万台左右增长至27.12万台。但从技术层面出发,仍有不少阻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拦路虎”。至于人形机器人量产难点,短期制约因素为技术,中期因素是成本,长期来看应用场景和生态的搭建是困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因素。(上证报)

封面图片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举行,专家呼吁推进全产业链协同】

【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举行,专家呼吁推进全产业链协同】4月9日,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在北京举行。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高速发展的关键元年,本届峰会成为管窥这种预期的一个重要窗口。如何实现“身体”与“脑子”并进、以及如何通过规模化量产做低价格扩围应用场景等,依然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各地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政策仍在加码,产业和政策暖风之下,业内开始更多关注产业玩家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进阶。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表示,政府引导、企业探索、全产业链协同、高校研发投入、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只有这样的全产业链协同,才能提升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程。(证券时报·e公司)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