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 “天眸芯”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近日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相关成果30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施路平介绍,在开放世界中,智能系统不仅要应对庞大的数据量,还需要应对如驾驶场景中的突发危险、隧道口的剧烈光线变化和夜间强闪光干扰等极端事件。而传统视觉感知芯片面对此类场景往往出现失真、失效或高延迟,限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更好应对上述问题,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聚焦类脑视觉感知芯片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新华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清华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突破再登《自然》封面

清华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突破再登《自然》封面2024年5月30日《自然》杂志封面。图片来源:《自然》杂志网站研究团队聚焦类脑视觉感知芯片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借鉴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将开放世界的视觉信息拆解为基于视觉原语的信息表示,并通过有机组合这些原语,模仿人视觉系统的特征,形成两条优势互补、信息完备的视觉感知通路。在此基础上,团队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在极低的带宽(降低90%)和功耗代价下,实现每秒10000帧的高速、10bit的高精度、130dB的高动态范围的视觉信息采集,不仅突破传统视觉感知范式的性能瓶颈,而且能够高效应对各种极端场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基于“天眸芯”,团队还自主研发高性能软件和算法,并在开放环境车载平台上进行性能验证。在多种极端场景下,该系统实现低延迟、高性能的实时感知推理,展现其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2886.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2886.htm

封面图片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近日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相

封面图片

如何实现 “视觉感知” 高效、精确、低延时?我国科研团队给出新方案

如何实现“视觉感知”高效、精确、低延时?我国科研团队给出新方案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和具身智能等无人系统正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视觉感知”是无人系统获取信息的核心途径,通俗地说,它们好比“眼睛”,负责对复杂的环境作出感知。如何实现“视觉感知”高效、精确、低延时,挑战着全球科学界。日前,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研发出“类脑”视觉感知系统,有望为无人系统等应用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5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刊发了清华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互补通路的类脑视觉感知系统,即模仿人类感知外界的机制发展的系统。(央视)

封面图片

重庆研制出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

重庆研制出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柑橘团队、国家柑橘品种改良中心研制的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种芯片——“橘芯1号”,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橘芯1号”液相育种芯片的研制成功,将为开展柑橘生物育种、开发柑橘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打下基础,它具有的分子精准化设计、高通量、低成本、智慧化等特点,可显著提高柑橘育种效率,大幅度缩短育种周期。(重庆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款具仿生三维架构电子皮肤 接近真实皮肤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款具仿生三维架构电子皮肤接近真实皮肤具有三维架构的电子皮肤:仿生设计概念及真实器件图片。A图展示电子皮肤的仿生设计概念;B图为贴于机械手指尖的电子皮肤;图C-G为电子皮肤的照片、力传感单元与应变传感器局部放大图及应变栅线与过孔局部显微放大图片。图片来源:清华大学据介绍,这种三维电子皮肤与皮肤结构类似,也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且各层的有效模量与人体皮肤中的对应层相近。传感器及电路主要位于“真皮”层中,其中,力传感单元设计为八臂笼状结构,传感器位于笼状结构上部,更靠近电子皮肤表面,因而对外部作用力高度敏感;应变传感器位于器件底部的拱形结构上,在垂直高度上与力传感单元上部的传感器保持一定距离,因此,只对面内的拉伸应变敏感,几乎不会受压力的干扰。基于这种具有三维架构的电子皮肤,研究人员结合深度机器学习算法,研制出只需通过触摸便可同时测量物体模量及局部主曲率的先进触觉系统,展示了其在判别食物新鲜程度等真实场景中的应用,体现其在物理量定量测量(如摩擦系数等)、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潜力。...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3642.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3642.htm

封面图片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低功耗类脑芯片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低功耗类脑芯片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消息,该所李国齐、徐波课题组与国内科技企业等单位合作,近日设计了一套能够实现动态计算的算法-软件-硬件协同设计的类脑神经形态SOC(SystemonChip)系统Speck,展示了类脑神经形态计算在融合高抽象层次大脑机制时的天然优势,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该研究提出了“神经形态动态计算”的概念,通过设计了一种类脑神经形态系统Speck来实现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动态计算,在硬件层面做到“没有输入,没有功耗”,在算法层面做到“有输入时,根据输入重要性程度动态调整计算”,从而在典型视觉场景任务功耗可低至0.7毫瓦,进一步挖掘了神经形态计算在性能和能效上的潜力。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