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互联网公司设置虚假未成年人模式近日北互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白皮书分析,有的社交软件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有的游戏诱导高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要求大型网络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设未成年人专区

中国要求大型网络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设未成年人专区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明年元旦起施行,中国官方要求大型网络平台要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尽特殊义务,包括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设置未成年人专区等。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星期五(10月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国家网信办、最高检、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据介绍,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国国家网信办在前期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送审稿)》。司法部会同网信办反复研究修改,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形成《条例(草案)》。今年9月20日,《条例》经中国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总理李强10月16日签署第766号国务院令公布《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切,标志着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条例》共七章,主要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各部门依法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最高检相关负责人在吹风会上介绍,从2020年1月到2023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针对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等问题,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等同于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目前已累计追诉犯罪3000余人。三年来,检察机关立案涉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524件。《条例》在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普遍性保护义务的基础上,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平台,提出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特殊义务要求,以督促大型平台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2023年10月27日4:15PM

封面图片

网信办:手机将增加未成年人模式

封面图片

关爱未成年人

封面图片

网信办:手机将增加未成年人模式详情:

封面图片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封面图片

中国将升级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 扩大模式管理范围

中国将升级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扩大模式管理范围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管理,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模式管理范围将从APP扩大至行动智慧中端装置、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体三方联动等。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星期三(8月2日)消息,中国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南》指出,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模式”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影响的效能,网信办将升级“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至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指南》规定,未成年人模式的入口设置应确保最简化原则,退出时,需要家长进行验证同意,家长可基于现有机制,自行选择密码、指纹、人脸等识别方式进行单一或复合验证等,另直播、网络社交等服务提供者应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指南》要求未成年人模式应具备自动切换功能。在移动智能终端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自动切换到未成年人模式界面;在退出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自动切换到普通模式界面。《指南》还要求建立分龄原则,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及平台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用户提供适合其身心发展的信息和服务。指南共划分了五个年龄区间:不满3周岁;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当面向未满8周岁用户的未成年人模式中,移动智能终端需支持默认使用总时长不超过40分钟;8周岁以上到16周岁用户使用总时长不超过一小时;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用户,使用总时长不超过两小时;当未成年人用户连续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时长超过30分钟,移动智能终端应发出休息提醒;且每天晚上10时至次日早上6时期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