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货币政策沟通和提升透明度

潘功胜: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货币政策沟通和提升透明度6月19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是总量工具,但中国经济运行中,很多矛盾和挑战是结构性的,结构调不好,总量调控也很难有效发挥作用。人民银行一直在探索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比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基本原则,定位于常规总量工具的有益补充,通过内嵌激励机制,以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并注重防范道德风险。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央行能够把政策考虑和未来展望,及时与市场和公众进行比较透明、清晰的沟通。透明度提高后,政策的可理解性和权威性都会增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动向,会自发形成稳定预期,合理优化自身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就会事半功倍。(金融一线)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精准发力空间大,业内: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上新”】

【精准发力空间大,业内: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上新”】近段时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业内人士认为,从近期政策信号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在今年设立,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有望进一步增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值得期待。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当前17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为75106亿元。其中,存续工具10项,已到期工具7项。专家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与总量政策工具形成良好配合。(中证报)

封面图片

央行邹澜: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不是央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提供贷款

央行邹澜: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不是央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提供贷款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月18日表示,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看,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自担风险向企业发放贷款,央行再根据商业银行的申请和实际贷款发放情况提供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邹澜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改变商业银行贷款和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业务属性,不是央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2024年3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总量7.5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17%,存续工具数量10项,是经过不断整合优化的,支持领域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覆盖。(证券时报)

封面图片

华福证券: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

华福证券: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近日,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发文,解读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财政政策的“提质”,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思路会加强从优化结构和管理,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而货币政策的“有效”,则意味着政策的精准要求度会更高,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则意味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注重协调,并同时加强与产业、科技及社会政策的有效配合,形成合力效应。

封面图片

中国央行强调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助纾困和经济发展

中国央行强调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助纾困和经济发展中国央行昨天(6日)发文强调定向政策工具对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承诺继续总结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体系。根据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昨天发布的政策研究论文称,2020年以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累计投放基础货币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4779亿新元),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支持信贷总体平稳增长。央行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报告称,在冠病疫情危机应对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部门定向注入流动性“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的广泛共识。”报告还称,中国央行将提高政策精准导向和直达性,助力困难行业和小微企业纾困发展,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中国央行刚刚推出一系列新的再贷款计划,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供其向客户放贷,支持科技创新、普惠养老等领域的发展。央行今年在放松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谨慎做法,行长易纲上个月表达了对通胀的担忧。论文重申,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配合,共同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增长动能,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稳增长目标。数据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中国央行2021年11月还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累计已发放资金共1611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总计2535亿元。中国央行承诺,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促进解决疫情防控中的痛点难点。发布:2022年5月7日10:14PM

封面图片

【朱民:构建与碳中和目标一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

【朱民:构建与碳中和目标一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1月9日消息,据报道,在第六届新金融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表示,中国金融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要构建与碳中和目标一致的中国模式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应实行积极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和零碳宏观审慎框架。创新以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为目标的“二支柱”货币政策向增加碳中和目标的“三支柱”货币政策发展。

封面图片

潘功胜: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

潘功胜: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6月19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传统上,我们对金融总量指标比较关注,但也在不断优化调整。过去,货币政策曾对M2、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总量增速设有具体的目标数值,近年来已淡出量化目标,转为“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等定性描述。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增长也在发生变化。货币信贷总量增长速度的变化,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及与此相关联的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反映。从总量的数学关系看,增速是增量与全部存量的比值关系。分子是当期的增量,分母是全部的存量。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存量贷款效率不高,盘活低效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从信贷结构发生的变化看,当前近250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比很大,这一块不仅不再增长,反而还在下降。剩下的其他贷款要先填补上这个下降的部分,才能表现为增量,全部信贷增速要像过去一样保持在10%以上是很难的。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看,也需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我国M1统计口径是在30年前确立的,随着金融服务便利化、金融市场和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重大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从货币功能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纳入M1统计范围,更好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未来还可以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金融一线)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