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利沃夫 ——
“谁”的利沃夫——在哈布斯堡时期,利沃夫是加利西亚和洛多梅里亚王国的首都,属于二元君主国的奥地利部分。自1861年起,该地区享有自治权。从人口的民族构成来看,该地区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以克拉科夫为中心的西加利西亚主要是波兰人。在东加利西亚,波兰人占地主和城市人口的大多数(还有犹太人),但农民群众都是乌克兰人。在瓜分波兰的三个帝国中,相比下,奥地利对波兰民族文化和政治表达最为宽容。由于波兰人享有特权的社会地位,他们控制了加利西亚众议院,实际上是当地的地区政权。然而,乌克兰人也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生活,因此加利西亚同时被称为波兰和乌克兰的"皮埃蒙特",类似于亚平宁半岛西北部的地区,该地区一度位于意大利土地统一的前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军团和乌克兰步枪兵都曾作为奥匈帝国军队的一部分与俄国作战。然而,波兰人和乌克兰人都认为自己拥有有争议的领土,因此这两个民族的计划不可避免地相互冲突。利沃夫就处于这个冲突的中心,它是乌克兰村庄中一个以波兰犹太人为主的城市。1918年10月,哈布斯堡帝国开始瓦解。波兰和乌克兰的军事和政治组织纷纷崛起,准备接过沦陷的政权。乌克兰人最先到达利沃夫。11月1日,乌克兰民族部队占领了这座城市,并在此宣布成立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这立即引起了波兰人的报复性起义。该市附近没有波兰正规部队,因此抵抗的基础是职业地下战士和平民,特别是学生。这些年轻人被称为"利沃夫雏鹰"。最具教科书意义的"雏鹰"是13岁的安东尼·佩特里克维奇和14岁的杰兹·比特尚,他们在战斗中牺牲。波兰人利用他们对家乡的了解,从乌克兰士兵手中夺回了城市西部,而乌克兰士兵大多来自农村,对利沃夫并不了解。巷战随后陷入僵局,双方签署了临时休战协议。这对波兰人更为有利,因为他们已经得到了来自西部正规军部队的支援。11月21日,波兰军队抵达利沃夫。战斗再次爆发,11月22日,乌克兰人离开了这座城市。波兰人立刻组织了一场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因为他们指责犹太人支持“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但利沃夫战役并未就此结束。乌克兰人包围了这座城市,并经常试图攻打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19年5月,约瑟夫·哈勒将军的蓝军抵达加利西亚。波兰人发起总攻,击败了乌克兰人,并将他们从利沃夫击退。7月,东加利西亚全境被波兰军队占领,“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被清算。在波兰-立陶宛联邦中,利沃夫成为同名省份的中心,东加利西亚从此被非正式地称为"东小波兰"。波兰人积极地试图将当地的乌克兰居民波兰化,但却遭到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武装斗争。1939年,由于波兰的下一次分治,利沃夫被割让给苏联。1941年,纳粹占领了这座城市,并将其并入联邦政府。当地大部分犹太人被杀害。1944年,苏联政权回归此地。战后最初几年,利沃夫的波兰人被驱逐到前德国割让给波兰的领土上,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在利沃夫定居下来。#记忆政治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