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结果与经历过两次主要转型的宏观地区非常吻合

有读者提问:“如何理解中提到的印度的亚太地位(用以制约中国的新策略),不要绕口的理论”。我们来看一张图。就是这个:https://cdn.vox-cdn.com/thumbor/jiGiKBizpfBsFIcHh6j-a8cT3VE=/0x0:1025x683/1720x0/filters:focal(0x0:1025x683):format(webp):no_upscale()/cdn.vox-cdn.com/uploads/chorus_asset/file/783616/world_ages.0.jpg这是一个按地区划分的世界人口平均年龄的有趣地图。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结果与经历过两次主要转型的宏观地区非常吻合。第一个是传统发展阶段向工业发展阶段的过渡,在此期间出现了稳定的城市文明。正是在这些地区,人口的中位数年龄显著上升。第二个过渡是古代发展阶段到传统发展阶段的过渡。地球上最年轻的人口就分布在这些地区。在这个地图上是非洲,主要是绿色的部分。在一些地区(黄色),传统发展阶段到工业发展阶段的过渡仍在继续。那里的人口已经比传统阶段的人口年龄更大,但由于第一类过渡尚未完全完成,所以仍然比城市文明阶段的人口年轻。本世纪人类文明的主要发展将发生在这些过渡地区。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将印度作为取代中国的新工业平台。总体而言,传统“南方”的整个文明刚刚处于初级上升阶段。已经经历上述转型的地区面临的问题是,它们被"冻结"在静态中了,为了实现新的转型,它们必须付出更巨大的努力,与拥有所有“动态”优势的“南方”竞争。如果说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可能实现任何新的突破,那么,这种突破需要是非常精确的,而且是在很小的范围内的,在“南方”完成自己的转型之前,"后城市"文明将很难将自己引入外部空间。中国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转型。但是在浪费了几乎所有资源和发展潜力之后。不管接下来的变局如何,新的决策者必需在此展现出超强的智慧。如果您错过了《》#中国#城市化#印度#亚太#印太#地缘政治#人口#老龄化#China#Urbanization#India#AsiaPacific#IndoPacific#Geopolitics#Population#Aging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习近平: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习近平星期二(4月23日)下午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作出以上表述。同为中共政治局常委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座谈会。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就推动西部大开发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习近平在听取发言后发表讲话时指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部署五年来,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开放型经济格局加快构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同时看到西部地区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切实研究解决。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有序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2024年4月23日10:23PM

封面图片

中国国务院研究中心:内生动力不强 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

中国国务院研究中心:内生动力不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阻力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星期二(5月30日)发表文章说,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经济回升与信心提振的良性互动正在形成。但同时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在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要深刻把握并利用好、巩固好、发展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既是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的重要基础。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具备的几大优势。第一规模经济优势突出。中国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规模经济优势更加凸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第二是中国仍处于总需求较快释放的阶段。中国“刘易斯第二拐点”(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形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转折点)尚未出现,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需求。同时,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地下管网、停车场、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等,也将释放巨大需求。此外,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等特征。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左右,远高于发达经济体。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更多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此外,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带动投资和消费双扩容以及数字化转型也将创造需求新空间。文章指出,第三个优势是要素禀赋优势实现动态升级。文章说,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前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已发生深刻改变,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为加快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劳动力素质持续提升。二是资本丰裕度明显改善。三是土地高效利用和再配置空间巨大。四是数据要素潜能正快速释放。第四是制造业系统性优势突出。中国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规模化、集群化、网络化、数字化优势更加突出,包括制造业规模优势明显,配套能力强,大规模制造与物流体系形成供应链网络,部分新兴制造领域优势正在形成。...

封面图片

习近平: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星期五(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会议指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中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会议还指出,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人口问题上,会议指出,当前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中国人口发展新形势,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会议也具体谈到,要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也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封面图片

人类在历史上真的经历过长达35000年的母系社会吗?

人类在历史上真的经历过长达35000年的母系社会吗?我直到今天依然还记得,我以前的老师是如何描述母系社会的,我的老师告诉我们:在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男性负责狩猎,而女性负责采集,男性狩猎非常不稳定,经常颗粒无收,女性的采集则获得了更多的食物,所以女性在过去社会地位会更高;而之后因为进入了农耕时代,男性有着更好的体力,能够更好的创收,所以就转变成了父系社会阶段。这个说法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关于食物获取方面,女性能做的事情,男性几乎全部都能做,甚至做得更好。其实,大部分女性能做的事情,男性都能做,但只有一件事,女性是无法替代的,那就是生孩子。图:发现的女性崇拜被认为是母系社会的证据所以,关于母系社会的存在其实并不是我老师解释的那样(我们的教科书通常也没有详细解释母系这段历史),而是一个与女性生育有关系的解释。这个解释认为,人类在过去存在群婚行为,这种背景下,男性无法知道哪个孩子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出生时,唯一知道的血缘就是自己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父系不可能建立,因为男性无法判断自己的孩子,自然不可能为此付出什么,一个家庭只能通过女性传承。这套理论还继续解释了母系到父系转变的原因,是因为随着动物的驯化,男性占据了这部分财富,所以才有之后的父系社会的转变。这套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转变是:野蛮时代的群婚到母系的建立,而母系被父系取代。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经之路。恩格斯提出这套理论人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这么长的名字可能一些人看起来会有点陌生,但如果直接喊他“恩格斯”的话,估计很多人就不会陌生了,他的搭档就是马克思。其实,之所以“母系社会”的相关说法会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就是因为它是恩格斯提出的。据说,恩格斯提出这样的理论也是有他自己的目的,是为他和马克思的理论做背书的。至于这个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我这边直接说结论了,现在大部分人类学家并不认可,人类历史上可能并没有出现过完全由母系主导的社会,更别说存在一个这样的历史阶段了,当然目前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曾经存在过。图:母系社会在动物界也有很多例子人类的母系社会存在的生存问题?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雄性的基因传播机制确实会让其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因为雄性生殖细胞非常多或者非常廉价,所以自然界大部分有性生殖的雄性都倾向于选择去加大投资——去寻找更多的雌性来传播基因,而不是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后代,毕竟只要后代足够多,总会有那么几个能存活下来。而雌性动物则正好相反,因为雌性的生殖细胞非常有限或者非常宝贵,所以它们必须倾向于精细化投资。生殖细胞的成本不同也解释了为什么都是雄性为了生殖大打出手,而雌性则是被动选择的那一方。这个似乎非常适合母系社会的发展,很多动物的母系社会建立或多或少都和这个有关系,但是人类的社会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物种间的竞争相当激烈。人类可能会为了掠夺对方资源,将对手赶尽杀绝,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一直都在上演。那么,那些完全由母系主导的社会,要如何抵抗住保留男性的社会群体呢?另外一方面,如果在女性社会中,依然保留了男性,男性连自己是否有孩子都不知道,那么女性又是如何让男性团结并心甘情愿的为母系社会去拼搏呢?野蛮时代的小规模的战争中,其实一队参与战斗的人马最牢靠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不然永远不可能有忠诚。如果男性只是作为一个母系社会的附属品,那么他们不可能为了母系社会战争,因为换一个母系社会做附属品对于男性来说成本要低得多。总得来说,男女之间在生物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男性更强大,更具攻击性,主导战争,人类社会在每次更迭中,父系都应该胜出才是;完全由母系主导的社会存在太多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人类好战等因素的存在会让这种社会很难存在,至少它不可能长久存在。现代母系社会之谜我们前文提到的母系社会其实都是指完全由女性主导的社会,男性是社会中可有可无的部分,这种完全与父系对立的社会制度确实难以存在。不过,如果母系社会只是指,家族的姓氏或者承认的血统、财富、土地等由女性主导和继承,而真正的权利由男女共同持有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非常多。现在一些学者为了区分这种情况,将那种完全与传统父系社会对立的母系社会称为母权社会,而这种由女性主导血统却不完全主导权利的称为母系社会。2019年,一项研究调查了全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结构,全球有590个社会传统上是父系社会——男性绝对主导女性地位则偏低,362个社会是双系社会——他们承认父母双方的血统,而被认定为母系社会(后者的定义)有160个,分布在世界各地,他们主要的家庭是母系维持,但是社会的主要权利有男女共同持有,有时候女性权利会更大点。图:米南加保族至今还是男性嫁给女性其中中国的摩梭族(云南那边的)被认为是最典型的母系社会之一,而人口最多的母系社会则是米南加保族,生活在印度尼西亚,总人口有400多万。其实,我们前面提到的恩格斯的母系社会理论是相对过时的,他更多的是在解释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母权社会,而关于人类现代到处都存在的母系社会,其实也有许多主流的解释。一些人认为母系社会更适合小规模的社会团队,随着社会团队扩大就变成父系;也有人认为,当男性经常需要从事高危工作时,比如战争,母系社会会更加有效,而当男性不需要从事这些高危工作时,则父系更有效;2019年的这项研究其实是试图找到所有现存母系社会的共同点,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解释它们,但事实证明,主流的所有理论都无法解释全部的母系社会形成原因,这些社会放大来看相当复杂。不过,这项研究发现,当人们拥有财产时,这里的财产并不是指土地,而是可移动的、可转让的东西,后代得到这些东西会让他们过的更好时,就更容易脱离母系社会,但这也不是全部因素。参考:https://doi.org/10.1098/rstb.2018.0077...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597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5971.htm

封面图片

比亚迪高管明确表态:特斯拉是EV转型过程中的合作伙伴

比亚迪高管明确表态:特斯拉是EV转型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比亚迪在2023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销售商,这标志着这家电动车大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尊重特斯拉。他们是市场领导者。他们对市场进行了很好的教育。如果没有他们,我认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不可能(发展)这么快。我认为他们是合作伙伴……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未来的电动汽车过渡。”注: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对比图比亚迪在2023年底超过特斯拉,销量超过302.44万辆,其中80%以上的销量来自中国。这一增长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近年来的爆炸式扩张相吻合。2019年,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NEV)占全国汽车销量的比例不到5%。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如今这一比例已飙升至35.7%。李柯指出,大约75%的汽车零部件都是比亚迪内部生产的,这使得公司能够控制成本和时间表。她还说,比亚迪从概念车到推向市场的周期为18个月,远远快于西方竞争对手研发汽车所需的时间。此外,比亚迪和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成本优势,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会议上,福特首席执行官JimFarley表示,中国拥有“20%至30%”的成本优势。但李柯驳斥了比亚迪只是廉价汽车制造商的说法,称该公司已经发展和改进了多项技术,可以在创新方面与西方竞争对手进行正面竞争。比亚迪电动车的产品线从7万元左右的车型到百万级的超豪华品牌仰望。2月25日,仰望汽车旗下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上市,上市价格为168万元。“在中国,一个信息非常强烈,”她说:“如果你不投资电动汽车,你就出局了,你没有未来。”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警告,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趋势给予重视,称它们发展得“非常好”。“坦率地说,如果不建立贸易壁垒,它们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他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10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1031.htm

封面图片

中国环境部:仍有近三分之一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中国环境部:仍有近三分之一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中国环境部官员坦言,截至2022年底,中国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空气质量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气象影响,中国应对全球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据澎湃新闻星期一(9月25日)报道,中国环境部官员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致辞时说,从发展阶段看,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减污的同时要做到协同降碳,这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环境部说,从治理的基础来看,2022年底全国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今年上半年北京也受到了沙尘重污染天气影响,空气质量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气象影响。环境部指出,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还在持续累积,农村生态环境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突发环境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仍未根本改变,噪声、油烟、恶臭等突出环境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环境治理的形势更趋复杂,中国应对全球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中国环境部也强调,中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部分治理成效包括:目前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幅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2022年首次降到了29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减少93%,地表水的优良水体的比例达到了87.9%。环境部也指出,近年来,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显著。例如,垃圾焚烧技术这些年来显著提升,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排放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并且通过“装、树、联”能够向社会公开每家垃圾焚烧企业的在线监测数量,让社会监督。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