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近5年消费情况,人们在花钱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比近5年消费情况,人们在花钱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疫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和感受。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有体感的或许就是存款、收入和消费这些关于“钱”的变化。哪些群体受影响更大?大家对钱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大家的消费行为有怎样的影响?DT财经整理了全球部分国家疫情以来的存款、收入和消费变化情况,以下是我们的发现。-19%的人认为存款受疫情影响减少;收入越低,受疫情冲击越大-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收入信心进一步降低-更多中国人打算更多存钱、减少投资;日本家庭平均储蓄创20年新高-消费开支并没减少;但有的地方不想花钱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的调查中,受访者被问及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支出的项目时,“教育”和“医疗保健”的被选比例一直排在前两位,而“购房”和“旅游”的被选比例出现明显下滑。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现在的行动也有不稳定因素,因而置业和出行这样的计划暂时搁置。但大家并非停滞不前,在精神和身体上持续投入,为重启的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来自:雷锋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这就是疫情背景下最真实的消费趋势变化!

这就是疫情背景下最真实的消费趋势变化!5月26日,阿里集团CEO张勇透露了自家平台上用户消费意愿的显著变化:“时尚服饰、消费电子等需求有所下降;食品、快消等生活基础必需品的消费意愿显著上升;健康、健身服饰、户外等新兴品类快速增长。”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流于表面酷炫的产品购买欲望在下降,而对于满足基本生存相关的消费意愿在上升。同时人们向外探索、贴近自然的欲望还是非常强烈的。最近看到深圳出台一个政策,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手机、电脑等产品,会按销售价格的15%进行补贴,在消费电子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深圳的动作很及时。阿里张勇还表示:“稳定经营是平台与所有商家共同的关切,能够在不确定的疫情态势下,确定性地保障供应链和物流的稳定和畅通,商业才可能稳定经营,消费情绪和意愿才能更好地恢复。”所以,短期的补贴刺激是一方面,未来还需要保障物流与供应链的稳定才行。#财经头条##深圳身边事##疫情下的消费变化#

封面图片

中国 #五一黄金周 连休五日,不止官方希望报复性消费发生,全球品牌也盼望中国消费者花钱来恢复增长,但根据前三天的数据,五一的消费

中国#五一黄金周连休五日,不止官方希望报复性消费发生,全球品牌也盼望中国消费者花钱来恢复增长,但根据前三天的数据,五一的消费可谓惨烈,经济也并未恢复正常水平,更不用说增长。#中国经济#新冠疫情#coronavirus中国政府网新华网(2019)华尔街日报

封面图片

CPI 重回正增长消费复苏加快,促消费还需解决哪些深层问题

CPI重回正增长消费复苏加快,促消费还需解决哪些深层问题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月份CPI同比上涨0.7%,为去年9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创下2022年2月以来最高涨幅。CPI重回正增长,除了春节错月导致的低基数效应,也显示出内需恢复、消费复苏的势头在加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更加重视,明确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关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促消费要增加就业、稳定和改善社会收入预期,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对消费的制约。(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国家统计局:消费领域出现的积极变化有望得到持续

国家统计局:消费领域出现的积极变化有望得到持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未来走势看,支撑消费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还比较多,消费领域出现的积极变化有望得到持续。从消费空间看,服务消费稳步扩大,线上线下融合消费趋势更加明显,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从供给能力看,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应用不断成熟,消费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支撑基础看,经济持续恢复、就业收入稳定增长,为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政策支持看,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作出了具体安排,政策效应将会持续释放。

封面图片

英国 1 月份的销售表明消费者行为正在发生变化

英国1月份的销售表明消费者行为正在发生变化英国AJBell金融分析主管丹尼・休森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英国零售商协会报告的1月份零售销售放缓表明,尽管通货膨胀率从2022年的高点大幅下降,但消费者在购物前仍会仔细考虑他们的预算。这也反映了一种心态的转变,即消费者优先考虑体验而不是产品。她指出,展望未来,2月份可能会带来积极的前景,因为人们的薪酬会有所增加,这为之前被抑制的购买行为开了绿灯。“但在利率开始下降、抵押贷款和租赁成本开始下降之前,零售业可能会继续亏损。”

封面图片

近20年北极发生了什么? 海冰持续退缩 植被绿化加速

近20年北极发生了什么?海冰持续退缩植被绿化加速科技部自2012年开始组织编制《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下称《年度报告》)。该年度报告2022年的两个专题之一即“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下称“报告”),在上述发布会上发布。据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该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介绍,该课题组综合利用风云三号等多源遥感数据,监测了北极海冰、格陵兰冰盖和北极陆地植被,分析了其时空格局和变化特征,评估了大气、海洋和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北极海冰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很多,其中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航道是最受关注的两方面。”报告分析称。海冰缩减超200万平方公里所谓“北极放大”效应,是北极加速变暖的现象,即北极地区变暖速率超过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倍。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北极海冰快速缩减,开阔水域面积增大,使太阳辐射吸收增加,北极温度进一步升高,又加剧了海冰缩减,这是“北极放大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北极海冰覆盖范围是北极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剂。”报告称。全球海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覆盖面积约2500万平方公里;北极海冰平均面积约1000万平方公里,每年3月份面积达到最大,9月最小。关于南北两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黄华兵分析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南极气温上升较慢,部分地区甚至呈现出变冷的趋势,比如,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变化均不显著。“但整个北极地区在急剧变暖,冰雪的损失正在迅速增加。”报告称,2002~2021年北极海冰总体覆盖范围呈快速缩减趋势;每年最小海冰覆盖范围出现在9月份,近20年平均下降10.1万平方公里,缩减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公里,到2021年9月,海冰覆盖范围为396万平方公里。相对而言,年内最大海冰覆盖范围(3月份)下降速率较小。此外,北极冬季多年冰快速缩减,逐渐被一年冰取代;冬季多年冰在总海冰覆盖范围中的占比从28%下降到13%;北冰洋大西洋扇区海冰在2020年和2021年夏季已近乎完全消失。发育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格陵兰岛的格陵兰冰盖,是世界上除了南极冰盖之外的唯一冰盖,面积约177万平方公里,占比超过格陵兰岛面积的80%。据测算,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后可使海平面上升7.4米。近20年来,格陵兰冰盖融化年际波动显著,但融化范围总体未出现明显变化;冰盖表面融化加剧,形成更多的湖泊和河流等冰面水系;冰盖的边缘也有84%的冰川出现退缩,平均退缩距离约1.37千米。从北极海冰减少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航道的影响看:一方面,北极海冰的减少,为人类开发利用北极航道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海冰退缩、陆表季节性积雪减少以及格陵兰冰盖消融面积增加,减少地表反射,进一步加剧北极增温;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城市与岛屿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据新华社报道,北极地区近年来野火频发,这样的火灾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可能反复出现且愈演愈烈。北极地区土壤内,特别是处于冰冻或泥沼状态的泥炭地内,含有大量有机碳,一旦燃烧,会释放更多碳,从而加剧全球变暖趋势。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专家称,北极的夏季无冰时代将比此前预测的本世纪末再提前整整半个世纪,即大约在2050年前到来。植被“绿化”近5年加速与冰雪消融相对应,北极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同时导致了北极陆地植被的绿度提高、返青期提前和生长季延长。北极植被变化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针和无损探针。报告称,在站点和个体植株尺度上的研究均表明,北极陆地植被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2002~2021年,77.4%的北极陆表区域绿度增加,相当于整个亚马孙雨林的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其中绿度显著增加的区域占北极陆表面积的四分之一。北极植被绿度最高的5个年份均出现在2017年之后,表明北极植被“绿化”近5年来有加速趋势。北极植被绿度与气温、季节性积雪、人类活动等因素显著相关。近六成北极陆表面积同时呈现融雪提前且植被绿度增加的趋势;北极植被绿度与夏季温暖指数亦呈同步变化趋势;北极植被绿度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类活动减弱的区域呈现植被“绿化”,而新增的人类活动区域呈现植被“褐化”。对于大范围的植被“绿化”,报告总结称,这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气候系统产生影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35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352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