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屏幕上的阅读效果低于纸质书

电子屏幕上的阅读效果低于纸质书过去几年美国青少年的阅读技能下降显著,部分人将之归因于新冠期间的远程教育。但新的研究指出了另一种可能性——日益渗透到生活中的电子屏幕。新研究发现,电子屏幕上的阅读效果低于纸质书,纸质书上的阅读能更有助于理解内容。研究人员做了一个脑电波实验:让学生在纸上和屏幕上阅读一段内容,同时用EEG测量他们的脑电波。结果显示,纸上阅读产生的脑电波模式与集中注意力更紧密相关。虽然研究只是展现出相关性,但今天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电子屏幕太容易分心(电子书阅读器除外),有太多的东西能将注意力引导到其它地方。书籍则更容易让你沉浸下去。来源,频道:@kejiqu群组:@kejiqucha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研究:幼童发育迟缓与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相关

日本研究:幼童发育迟缓与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相关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儿童一岁时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一小时,与他两岁时在沟通、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以及个人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育迟缓存在关联。新华社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于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间,从日本宫城县和岩手县的50家产科诊所和医院招募了7097对母子,根据每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将儿童分为四组。在这些儿童成长到两岁和四岁时,研究人员分析他们一岁时花在电子屏幕上的时间,与他们两岁和四岁时的五个发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些指标是:沟通、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运动、解决问题,以及个人和社交技能。研究结果发现,儿童两岁时,将母亲在他一岁时报告每天有四小时或更长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儿童与少于一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表现出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与儿童发育迟缓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在沟通技能方面,前者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为后者的4.78倍;在大肌肉运动技能方面,前者为后者的1.46倍;在精细动作运动技能方面,为1.74倍;在解决问题技能方面,为2.67倍;在个人和社交技能方面,为2.1倍。研究人员指出,到儿童四岁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与发育迟缓的相关性仅体现在沟通和解决问题方面,但这两项指标出现发育迟缓的可能性在降低。具体而言,母亲在他一岁时报告每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超过四小时的儿童与少于一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四岁时沟通技能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为后者的2.68倍,解决问题技能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为后者的1.91倍。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中未区分教育目的和其他目的,也没有考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积极影响。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研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封面图片

日本研究:幼童发育迟缓与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相关

日本研究:幼童发育迟缓与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相关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儿童1岁时每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与其2岁时在沟通、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以及个人和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发育迟缓,存在相关性。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小儿科》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于2013年7月至2017年3月间从日本宫城县和岩手县的50家产科诊所和医院招募了7097对母子,根据每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将儿童分为4组。在这些儿童长到2岁和4岁时,研究人员分析他们1岁时花在电子屏幕上的时间与其2岁和4岁时的5个发育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这些指标是:沟通、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运动、解决问题以及个人和社交技能。研究结果发现,儿童2岁时,将母亲在其1岁时报告每天有4小时或更长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儿童与少于1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表现出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与儿童发育迟缓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在沟通技能方面,前者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为后者的4.78倍;在大肌肉运动技能方面,前者为后者的1.46倍;在精细动作运动技能方面,为1.74倍;在解决问题技能方面,为2.67倍;在个人和社交技能方面,为2.1倍。研究人员表示,到儿童4岁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与发育迟缓的相关性仅体现在沟通和解决问题方面,但这两项指标出现发育迟缓的可能性在降低。具体而言,母亲在其1岁时报告每天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超过4小时的儿童与少于1小时的儿童相比,前者4岁时沟通技能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为后者的2.68倍,解决问题技能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为后者的1.91倍。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中未区分教育目的和其他目的,也没有考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积极影响。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将进一步研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投稿:@ZaiHuaBot频道:@TestFlightCN

封面图片

《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不要任由电子屏幕控制孩子的大脑

名称:《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不要任由电子屏幕控制孩子的大脑描述:不偏激,不矫枉过正,辩证地看待信息时代的利弊是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态度。按照本书中列出的解决方案去实践,你的孩子将学会以健康积极的方式去使用电子产品,这将有助于他们学会应对未来多变的生活。提供PDF、azw3、mobi、epub格式。链接:https://pan.quark.cn/s/2f33315a1a4a大小:8.15MB标签:#教育#图书#屏幕时代#quark频道:@yunpanshare群组:@yunpangroup

封面图片

2023 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4.75 本 人均每天接触手机近 2 小时

2023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4.75本人均每天接触手机近2小时第2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①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略低于2022年的4.78本。人均每天读纸质书23.38分钟,比2022年的23.13分钟增加了0.25分钟。②对成年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23年我国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从成年国民听书情况来看,36.3%的成年国民表示在2023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高于2022年的35.5%。③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6.52分钟,比2022年的105.23分钟增加了1.29分钟。(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日本一公司研发出用人工智能读取脑电波的“读心术”

日本一公司研发出用人工智能读取脑电波的“读心术”日本东京一家名为“ARAYA”的公司开发出一种这样的系统:测试者头部连接着电子设备,面朝电脑屏幕,电脑里的文字有多种颜色。测试者只是在心中反复默念“绿色、绿色”,于是绿色文案被以邮件形式发送出去。该公司研究开发部负责人笹井俊太朗表示,下达指示的是那名测试者的脑电波。据介绍,尽管精准度方面尚存在难点,但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脑电波数据,可以判断出男子选择的是哪个颜色,希望将来能开发出“不出声就可以对话的心灵感应技术”。脑电波是大脑活动时发出的波状电信号。此前,受头骨覆盖等因素限制,人们能够捕捉到的脑电波信息有限。近年来,通过有效利用能读取大量数据的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分析检测到的脑电波数据成为可能。脑电波研究专家、日本东北大学系统神经科学教授虫明元解释说,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找到隐藏在脑电波中的各种信息成为可能。研究人员期待,脑电波信息能为脑梗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等患者提供帮助。...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58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589.htm

封面图片

Kobo 宣布将推出首款彩色电子阅读器

乐天Kobo即将推出其首款彩色电子阅读器,KoboLibraColour和KoboClaraColour。两者都采用了EInk最新的Kaleido彩色屏幕技术,该技术呈现出细腻、类似粉彩的色调,当你查看彩色内容时,屏幕分辨率从300ppi的灰阶分辨率降低到150ppi。KoboLibra彩色版和KoboClara彩色版现已接受预订,并将在四月底开售。标签:#Kobo#电子阅读器频道:@GodlyNews1投稿:@GodlyNewsBot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