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八集】:全系列完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八集】:全系列完1.恭俭福之舆,傲侈祸之机。《北史》【译】恭敬节俭是承载福禄的车子,而骄纵奢侈则是祸患之机兆。2.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旧唐书》【译】坚持俭朴,厉行节约,是弘扬正道的本源;崇尚奢侈,放纵情欲,是败坏德行的根本。3.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周书》【译】公正廉洁是任职的根本,节俭是修身养性的基础。4.清者则心平而意直,忠者惟正道而履之。《三国志》【译】清廉者心境平和而为人正直,忠贞者只走正道。5.以天地长久,而人居其间,有白驹过隙之喻。《三国志》【译】由于天地长久,而人居于天地之间,因而有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的比喻。形容人生之短暂与天地之无穷。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旧五代史》【译】指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7.见微而知清浊。《史记》【译】看到一些迹象就能知道事物的清白与污浊。8.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晋书》【译】人心所归向,惟在天理、道义。与『你本该知道』@nbgzd共同循迹追踪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七集】: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七集】:1.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译】独断专行的人,会使自己陷于孤立;拒绝谏铮的人,会耳目闭塞。2.神人之共怒,谅天地所不容。《旧五代史》【译】使神与人共同愤怒的倒行逆施的人,必为天地所不容。3.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译】要使国家兴盛,就要关爱百姓,爱民如子;国家败亡,是因为百姓被当成泥土草芥。4.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后汉书》【译】智者顺应时势而为,愚者却违反天理而动。5.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宋史》【译】君子以志同道合为朋,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为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译】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败亡。7.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译】喜欢听别人指出自己的过失,没有不兴盛的;拒绝别人的规劝,没有不混乱的。8.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译】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与『你本该知道』@nbgzd共同循迹追踪

封面图片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四集】: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四集】:1.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后汉书》【译】志士再渴也不饮盗泉的水,廉者再饿也不吃嗟来之食。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2.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译】不要担心职位不够高,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道德是不是完善;不要以俸禄不够多而感到耻辱,而应该想想自己的学识够不够渊博。认为不要在官位俸禄上患得患失,而应去追求道德和学识的进步。3.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元史》【译】要修身,应先从心灵做起;要想要求别人,首先要求自己。4.仁义岂有常,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三国志》【译】仁义哪里是专属于特定人们的,奉行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就是小人。5.养心莫善于寡欲。《明史》【译】修养内心的好办法是减少欲望。6.欲不可纵,渐不可长。《明史》【译】欲望不能放纵,小错不可令其滋长为大错。7.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译】大丈夫要有远大志向,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旺盛。比喻人须立志,不怕困难,逆流而上。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比喻有志向的人即使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与『你本该知道』@nbgzd共同循迹追踪

封面图片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三集】: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三集】:1.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梁书》【译】立人之道,在于仁与义。2.安贫乐道,恬于进趣。《后汉书》【译】处于贫困境地,仍乐于坚持守道;尽心于理想追求,乐在道中。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后汉书》【译】博学广闻又坚持自己的志向,深切了解未悟之事并随时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4.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史记》【译】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承诺过的必定要实现,以示诚信。5.质于天地,信若丹青,我无彼欺,尔无我诈。《旧五代史》【译】效法天地之质朴无私,诚信如丹青始终不渝,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不欺诈。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译】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以真心诚意去做事,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译】原指桃李虽不言,然其芬芳却能吸引人到树下,以至树下走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化他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8.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晋书》【译】我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呢!表现出为人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与『你本该知道』@nbgzd共同循迹追踪

封面图片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六集】:

《二十四史》中的劝善名句【第六集】:1.世之质文,随教而变。《三国志》【译】天下文风的朴实或华美,是随教化而改变的。2.集众思,广忠益。《三国志》【译】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3.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隋书》【译】若想让水流清澈就必须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为(或者是末端)就必须端正其思想(或者是根本)。4.天应人和,时会并集。《旧唐书》【译】顺应天理,和洽人心,时运就会一并到来。5.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译】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译】不执着追求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指不慕荣利,安于淡泊。7.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译】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的要义在于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8.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后汉书》【译】刑罚不能加于无罪之人,邪恶的势力不能战胜正义之士。与『你本该知道』@nbgzd共同循迹追踪

封面图片

《二十四史全译》

名称:《二十四史全译》描述:《二十四史全译》全书近亿字,收自从《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史书,共分88册,由着名语言学家许嘉璐任主编,着名文史学家安平秋任副主编,参加整理、今译的作者200多人,都是全国各高校文史研究的专家、教授,他们中有着名学者章培恒、黄永年、曾枣庄、倪其心、李修生、杨忠等,强大的编、译阵容为本书的高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这项工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八年,完成了全书的整理、今译。此后,全国20多位专家、编辑又用五年的时间反复斟酌、修改,统一体例、精心校对,终使这项“前无古人”的文化工程打上了圆满的句号。全书具有译文准确、校勘精到、整理严谨、文白对照的特点,是迄今为止最全、质量最高、阅读最方便的史书译本。链接:https://www.alipan.com/s/J8x88ppNizC大小:4.39GB标签:#历史#书籍来自:雷锋频道:@Aliyundrive_Share_Channel群组:@alyd_g投稿:@AliYunPanBot

封面图片

Luis: 二十四史全译(八十八册全)

Luis:Name:二十四史全译(八十八册全)Size:364MB修史、读史,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传统,但是,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阻碍了人们阅读史书的努力。现在能够直接阅读文言文史书的,已经越来越少了。如再不抓紧翻译,《二十四史》将可能如同梵文一样,成为只有少数人能够读懂的古文字。在世界所有的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内容异常丰富,但因语文奥古,时至今日,有四大圣典之称的《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以及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却只能束之高阁,仅供少数学者研究之用。为了避免《二十四史》重蹈四大圣典两大史诗的命运,最有效的办法是将其翻译成现代社会通用行的白话文。但《二十四史》翻译的难度之大,超出了常人想象,也大大出乎主编许嘉璐的预料。能担此任者,必须是既通晓中国历史,又精通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对天文等专门学科的翻译,除文字功底外,还必须同时具备古代和现代的相关专业知识。兼具上述多种能力的学者屈指可数。用“抢救”一词来形容当时(1991年)的紧迫感恰是恰其分的。Link:#电子书#二十四史#经典#AliYun#求转存@gdsharing赞/踩:可点、改、取消,每日有次数限制#1Hei:求好心人转存个googledrive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