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国发债1.5万债救地方】【港人强积金随时为国家「救亡」】中国连环爆出房产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近日官媒《财新网》引述消

【传中国发债1.5万债救地方】【港人强积金随时为国家「救亡」】中国连环爆出房产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近日官媒《财新网》引述消息指,北京已经准备发债1.5万亿元人民币,助12个地方财政纾困。不过中外学者均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债务泥足深陷,发债金额只能解燃眉之急。更令人忧虑是香港随时成为「接火棒」主要目标,北京近来频加码向香港发国债产品,图转移港人储备为国家救亡。中国财金官媒《财新网》上周五(18日)报道,声称获多方官方消息指,北京已准备启动规模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发债融资额度,让地方政府能在较低的利息、较宽松的条件下,消化地方原本债务。报道指,当局明确点出天津、贵州、云南、湖南、安徽、吉林、陕西和重庆等12个地方,成为今次中央重点扶助的「高风险」地区,并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指,各发行地点已完成审核,预计将一至两星期内提交「再融资债券」计划。到底1.5万亿人民币的融资,是否立即「皇天救驾」?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估算,今年中国地方政府累积的债或高达66万亿元,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向本台分析时形容,今次发债纾困只是「杯水车薪」。司令说:反而让外界更加怀疑中国政府现在调控地方债务风险的能力。因为中央对外界宣称中国政府现在仍然财力雄厚、购买中国国债仍然是安全,为什么是仅仅才拿出不得2兆亿元?逻辑上的矛盾的。发债必须要有买家,司令认为,对海内、外投资界不太吸引,外界会质疑中国能否兑现「还本付息」的承诺。而美国智库詹姆士敦基金会(TheJamestownFoundation)高级研究员林和立则预料,国企将「被迫」成为买家,而香港亦可能是中央「抽水填债」的重点目标。林和立说:发债是中央吸引外汇的主要渠道。香港政府储备目前仍有一定资金池应付中央要求……但如果北京下死命令,一定要金管局或政府单位买大陆发的债券,由香港抽取资金,港官都没可能反对。事实上,中国财政部今年向香港发国债规模倍增至300亿元,获港府大力支持。中国证监会近日亦拟在港推国债期货,及相关A股指数期权。立法会亦于去年中修例,放宽强积金投资中国国债的比例去到30%。以目前强积金总资产逾1万亿港元计,即至少涉逾3300亿港元(约3000亿元人民币)。林和立认同,港人强积金亦有可能是中共的目标。林和立说:理论上,香港私人强积金保险公司不受北京施压。但在香港,由中资控制的保险公司的比率很重,投资款项用于国家项目是有可能性。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准备大举发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学者专家认为,香港很有可能被迫为这些债券买单,甚至连强积金(强制性公积金,香港退休保障计划

中国准备大举发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学者专家认为,香港很有可能被迫为这些债券买单,甚至连强积金(强制性公积金,香港退休保障计划)都可能被迫「救国」。据自由亚洲电台(RFA)报导,香港知名时事评论家、美国智库詹姆士敦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林和立预测,国企将被迫成为买家,而香港也可能成为北京当局「抽水填债」的目标。事实上,中国财政部今年向香港发国债的规模倍增至三百亿人民币,获港府大力支持。中国证监会近日也考虑在香港推动国债期货,及相关A股指数选择权。香港立法会于去年中修法,放宽强积金投资中国国债的比例至三成,以目前强积金总资产逾一兆港元算,有超过三千三百亿港元的运用空间。资料来源:自由时报制图:@xisparty#支爆#掏空库房#支共揽炒香港#发债#中国国债

封面图片

中国地方政府涌向发债市场 令资金紧张局面加剧

中国地方政府涌向发债市场令资金紧张局面加剧中国地方正在加剧货币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因地方政府势将发债规模提高到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为刺激计划筹资。据彭博汇编的数据,地方政府本月已经发行了391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757.26亿新元)债券,其中不包括用于再融资的债券,而计划中的发债规模将促使本月的发债总规模达到5127亿元人民币。货币市场流动性指标均显示受压。隔夜回购利率连续六天上涨,而七天银行间利率过去一个月一直小幅走高,与通常在春节假期后回落的趋势相反。这促使中国央行2月17日向银行体系投放了6320亿元人民币,创下单日净投放规模纪录新高。PantheonMacroeconomicsLtd.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瑞格利(DuncanWrigley)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短期利率上涨可能反映了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计划在3月份预算案之前发行的债务规模高于通常水平......这是财政支持前置。”彭博社报道称,地方政府急于筹资只是造成资金紧张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重新开放,对贷款的需求不断增加,银行系统已经出现资金短缺。债券发行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借贷成本波动,这可能阻碍复苏。地方政府可能势将进一步提振发行规模,因地方政府动用更多的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据广发证券基于省级预算汇编的数据,2023年新增地方债提前批额度达到了2.62万亿元人民币。该额度将允许地方政府在3月份国家预算获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正式批准前使用部分年度配额。广发证券分析师刘郁在研究报告中写道:“预计2023地方债发行仍将保持前置节奏,且提前批额度为历史最高,一季度或将面临较大发行压力。”中国财长刘昆上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今年财政收入增幅可能会比较温和,将“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以促进经济增长。

封面图片

中国11月份发债规模从高点回落

中国11月份发债规模从高点回落中国政府10月份发债规模创新高后,11月份发债规模开始回落,缓解了外界对中国流动性收紧将进一步冲击经济复苏之路的担忧。彭博社星期五(12月1日)基于官方数据计算得出,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11月份通过发债总计筹资1.9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700亿新元),较10月份的水平下降了大约四分之一,创四个月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中国地方政府11月份发行了7340亿元债券,规模为10月份水平的一半。可用于置换成本较高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的发行放缓;11月份中央政府的债券发行量三个月来也首次下降,至1.22万亿元。中国财政部官网星期三(11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全国今年10月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万亿元,其中全国发行新增债券2267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1.17万亿元。今年以来,中国地方债务问题持续严峻,预计今年规模高达3.6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密集到期。为了缓解偿债压力,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债券偿债。这也被普遍认为是用于偿还政府负有责任的隐性债务,从而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负担,达到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4.34万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14万亿元。两者合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47万亿元。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债务发行规模放缓,报道称,这对货币市场交易员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10月底以来流动性收紧以及随之而来的隔夜借贷成本飙升已让他们变得战战兢兢。但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靠近年底之际,主权债的发行量将保持在高位,流动性需求将回升,“市场可能更倾向于对流动性压力和央行操作的迹象保持警惕”。2023年12月2日7:14AM

封面图片

超 4 万亿地方债新增限额近日全部下达至地方,各地加快发债

超4万亿地方债新增限额近日全部下达至地方,各地加快发债随着地方陆续收到第二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批准的4.62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至此基本下达至省市。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表示,由于去年底增发了1万亿元国债,大部分在今年上半年落地,因此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总体慢于去年同期,第二批新增债券额度在6月份才下达至地方,晚于往年。为了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在5月份发债有所提速情况下,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会明显提速,尽量在二三季度基本完成全年发债任务,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稳投资稳增长。(一财)

封面图片

地方前 11 月发债超 9 万亿元创新高,一半或用于偿债

地方前11月发债超9万亿元创新高,一半或用于偿债根据公开发债数据,今年前11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计约9.14万亿元,地方政府发债首次突破9万亿元关口,远远超过2022年全年发债规模(约7.4万亿元),相当于今年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约9.1万亿元)。目前地方政府借钱合法渠道基本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而按照用途可分为新增债券和再融资债券。新增债券主要是将借来的钱投向公益性项目重大项目建设中,是当前地方政府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稳经济重要举措。而再融资债券则主要是将筹资用来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金或存量政府债务,属于借新还旧。(第一财经)

封面图片

中国地方政府隐债问责再被通报

中国地方政府隐债问责再被通报中国益阳市政府官网周二(1月3日)公布四笔不实化债隐性债务问责结果。2022年来,中国已经有多地公告隐债问责结果。据财联社报道,中国财政部在2022年5月集中通报八起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涉及安徽、河南、贵州、江西、湖南、浙江、甘肃等地。7月29日,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再次披露了八起融资平台违法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典型案例,涉及陕西、山东、黑龙江、贵州、重庆、江苏、安徽、江西八地,主要包括城投代政府融资、政府为城投提供融资担保、城投抵押公益性资产融资三类问题,发生时间在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去年以来,在稳增长、促基建、支持地方政府及城投平台合理融资需求的背景下,中央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的工作力度持续加大,严监管政策导向不变,隐债问责呈现出通报频率明显加快。据广发证券统计,2016年以来,24个省因债务违法违规被通报,其中甘肃、广西、云南、湖南和四川被通报案例个数较多。从披露的债务违法违规案例来看,新增隐性债务/新增政府性债务/违规举债是主要的地方政府债务违规形式,90%以上的通报案例都涉及到新增隐债。其次,化债不实也是主要的债务违规方式之一。广发证券进一步介绍,部分平台在通报后短时间内未发债,再次发债的时间点在被通报后的半年甚至一年后。此外,也有部分平台因违法违规举债被通报问责后限制发债。去年以来,在隐性债务“控增化存”背景下,整体融资仍较为疲软。据九鞅科技统计,2022年,全市场城投债发行总量为4.9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9536万亿新元),同比下滑14%,净融资额达1.03万亿元,占总信用债净融资额的比率为54%,净融资额规模同比下滑60个百分点。其中,市级的城投债净融资额最高,达5841亿元(2021年:1.27万亿元)。区县级别的城投债净融资额为3878亿元(2021年:1.19万亿元),省级别的城投债的净融资额为623亿元(2021年:881亿元)。其占比分别为38%、56%、以及6%(对比2021年,分别为47%,50%以及3%)。发布:2023年1月4日5:11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