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申请日:1993年7月19日专利号:CN93108650.7发明人:曾毅、李泽林、周玲、马林。抗AIDS(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涉及抗艾滋病毒的青蒿素类药物,例如青蒿琥酯等,是抗艾滋病毒的高效药物,毒性低,治疗指数大,安全可靠,价廉。青万素类药物是我国首创的药物,具有新型结构,本类药物原仅用于抗疟疾。因此本发明是使本类药在治疗艾滋病上有突破性的进展。https://patentimages.storage.googleapis.com/08/68/51/750dde233c3e3c/CN1105238A.pdfby匿名投稿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司马南说辉瑞的Paxlovid原先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却能治疗新冠感染,可见新冠是“小艾滋”(暗示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都是美国搞出

司马南说辉瑞的Paxlovid原先是用于治疗艾滋病的,却能治疗新冠感染,可见新冠是“小艾滋”(暗示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都是美国搞出来的生物武器)。且不说抗病毒药物往往能针对不同病毒,他连基本事实都搞错。Paxlovid真正起作用的成分奈玛特韦是辉瑞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研发的新药,和艾滋病没有任何关系。辅助成分利托那韦是旧药,以前的确用于治疗艾滋病,但其作用只是抑制人体CYP3A酶,从而抑制奈玛特韦的代谢,增强其活性。它在治疗艾滋病的作用也是抑制人体CYP3A酶,增强其他抗艾滋病毒药物的活性,原理一样。

封面图片

世卫组织指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强大的工具之一;如果艾滋病毒携带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并按处方服药,他们有望享有与未感染艾滋病毒

世卫组织指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强大的工具之一;如果艾滋病毒携带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并按处方服药,他们有望享有与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一样的健康和预期寿命。同时,通过持续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携带者可以将其病毒载量降至不可被检测的水平,进而不会将艾滋病毒传播给一个或多个性伴侣,而且母婴传播的风险也会降低。还有证据表明,当一名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病毒载量低于或等于1000拷贝每毫升时,其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几乎为零,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病毒载量受到抑制”。https://news.un.org/zh/story/2023/07/1120017

封面图片

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现首例通过美容针传播艾滋病毒的病例

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现首例通过美容针传播艾滋病毒的病例据美联社4月29日报道,三名女子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家无证美容中心接受“吸血鬼面部护理”后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这被认为是首例通过使用针头进行美容而感染艾滋病毒的病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在《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中称,从2018年到2023年对这家诊所的调查显示,该诊所显然重复使用了一次性使用设备。报告称,尽管通过注射方式导致血液传播艾滋病毒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风险,但这是首例涉及美容服务领域的艾滋病毒感染记录。(海外网)

封面图片

艾滋病预防药物迎来重大突破

艾滋病预防药物迎来重大突破据券商中国,美国东部时间6月20日,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官网公布,其研发的一年注射两次的HIV-1衣壳抑制剂“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HIV)方面显示出了100%的有效性。“这次发布的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振奋,一年两次的长效预防药物如果能顺利通过权威药审部门核准,在整个艾滋病毒防治史上都将是里程碑式的贡献。”6月22日,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艾滋病诊治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发布的结果针对的是顺性别女性,后续针对男性与男、女性暴露前预防的试验结果也非常值得期待。

封面图片

研究HIV的藏身之处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消除感染的新目标

研究HIV的藏身之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消除感染的新目标单核细胞是一种寿命很短的循环免疫细胞,最终发展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能够吞噬和摧毁外来元素的免疫细胞,如病毒、细菌和其他不属于宿主机体的细胞。在3月27日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的当前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有证据表明,接受长期标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样本中含有单核细胞,这些单核细胞藏有能够感染邻近细胞的稳定的艾滋病毒DNA。科学家们说,这些发现可能为改进疗法和最终治愈艾滋病毒的努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世界有超过3400万人受艾滋病毒影响。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成功地将艾滋病毒抑制到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但并没有导致病毒的完全根除。"我们不知道这些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对根除艾滋病毒有多关键,但我们的结果表明,我们应该继续研究努力,了解它们在这种疾病中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和比较病理生物学教授JaniceClements博士说。科学家们早就知道,HIV最常将其基因组藏在一种叫做CD4+T细胞的免疫细胞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和比较病理生物学助理教授RebeccaVeenhuis博士说:"为了根除艾滋病毒,我们的目标是找到藏匿艾滋病毒基因组的细胞的生物标志物,并消除这些细胞。"为了进一步研究循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作为HIV储库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领导的科学家团队在2018年至2022年期间获得了10名男性HIV患者的血液样本,他们都长期服用标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研究人员从这些样本中提取了血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培养了这些细胞。通常情况下,单核细胞会非常迅速地--在大约三天内--转化为巨噬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所有10名男子的单核细胞转化的巨噬细胞中都有可检测到的HIVDNA,但其水平比在男子的CD4+T细胞中发现的低10倍,CD4+T细胞是公认的HIV储库。在研究的下一阶段,为了确定HIV基因组在巨噬细胞分化之前是否存在于单核细胞中,该团队使用了一种实验性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单核细胞中完整的HIV基因组。该检测方法是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RobertSiliciano,M.D.,Ph.D.在2019年开发的一种检测CD4+T细胞中HIV基因组的检测方法。包括研究助理CelinaAbreu博士在内的科学家们对从另一组30名艾滋病毒感染者(第一组中的8名男性和22名女性参与者)身上提取的血样使用了该检测方法,这些人也接受了标准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研究人员在所有30名参与者的CD4+T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发现了HIVDNA。科学家们还能够从一半的研究参与者中分离出由受感染的单核细胞产生的艾滋病毒。从这些细胞中提取的病毒能够感染CD4+T细胞。其中三名参与者在四年的研究期间多次检查了他们的血液,每次科学家都发现了由他们的单核细胞衍生的巨噬细胞产生的HIVDNA和感染性病毒。"这些结果表明,单核细胞可能是一个稳定的HIV储库,"Clements说。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计划确定被发现藏有HIVDNA的单核细胞子集以及这些受感染细胞的来源。...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41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4183.htm

封面图片

将艾滋病毒扼杀在摇篮中新型抗病毒疗法:破解病毒保护罩

将艾滋病毒扼杀在摇篮中新型抗病毒疗法:破解病毒保护罩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医学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现在掌握了这种新型药物如何将艾滋病病毒外壳推向破裂点,从而阻止病毒传播的细节。他们发现的分子机制发表在《生命》(eLife)杂志上,有助于完善和设计更有效的抗病毒疗法。艾滋病病毒将其遗传物质包裹在蛋白质外壳中,以保护病毒在进入靶细胞后将其基因组RNA转化为DNA的途中。Lenacapavir由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科学(GiliadSciences)开发,其设计目的正是为了阻断病毒衣壳提供的这种保护。这种强效长效药物是第一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获得批准的抗艾滋病毒疗法。与戴维-雅克博士一起领导研究小组的蒂尔-伯金教授说:"囊壳在病毒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靶点,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才出现的。"通过将细胞感染研究与单分子成像相结合,研究人员展示了Lenacapavir如何破坏艾滋病病毒的生命周期。有人推测,这种药物会使囊壳变硬,从而锁住病毒,阻止它建立感染。相反,研究小组发现,经过药物强化的囊膜实际上变得非常脆弱。Böcking教授说:"我们发现,这种过度稳定实际上导致了囊壳过早破裂,病毒还来不及将其RNA转化为DNA。"Lenacapavir会导致艾滋病病毒的囊膜破裂,然后才能将其遗传物质运送到宿主细胞核中。图片来源:公共卫生图片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靶细胞中,囊壳会在病毒到达细胞核之前破裂,使其遗传物质暴露在宿主细胞细胞质的敌对环境中。为了研究来Lenacapavir对单个囊壳的长期影响,研究小组使用了细胞产生的非感染性艾滋病病毒样颗粒。"利用我们的显微镜装置,我们可以观察病毒外壳的完整性。通过监测载入囊壳的荧光标签的释放情况,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囊壳何时破裂,"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沃尔什博士说。研究小组还与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LeoJames博士和其他同事一起研究了新的囊壳的构建过程,再现了新制作的病毒基因组拷贝被捆绑起来以便从感染细胞中释放出来的过程。他们发现,Lenacapavir在艾滋病病毒生命周期的这一阶段也破坏了囊壳的完整性,因为它加速了囊壳的构建,迫使囊壳出现构建错误。产生的畸形噬菌体无法正常闭合,也就无法保护病毒基因组免受攻击。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关于"噬菌体靶向药物是增强还是削弱噬菌体"的争论,而且发现的机制还可用于靶向其他病毒,这些病毒通过构建噬菌体来躲避宿主的防御。"Lenacapavir比其他任何靶向囊膜的化合物都要好得多。"沃尔什博士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蓝图,说明这种药物为何能够如此有效。"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537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537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