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七成三双程证人士难融入香港生活#港闻有调查显示,约七成三内地来港探亲的双程证人士认为,难以融入香港生活。(8/28/17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有调查显示逾七成市民赞成政府带头「在家工作」#港闻有调查显示,逾七成市民赞成政府带头「在家工作」及安排学生停课。(1/10/11

封面图片

调查发现近七成人认为香港有人才及劳工短缺#港闻有组织调查发现,近七成受访者认为香港出现人才及劳工短缺。(10/8/13:12)

封面图片

调查发现近七成人希望放宽入境检疫#港闻有机构调查发现,近七成人期望香港放宽入境检疫限制。(7/31/13:05)

封面图片

花旗调查:超七成富裕人士“撤辣”后置业意愿更高

花旗调查:超七成富裕人士“撤辣”后置业意愿更高香港楼市“撤辣”后的市场反应一直备受关注,花旗银行(香港)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的富裕人士表示,港府2月“撤辣”后,目前置业意愿更高。据香港电台星期一(5月6日)报道,花旗香港上月进行的调查显示,半数受访者认为现在是买楼更好时机,而8%的人则认为目前是更差的置业时机。有更高置业意愿的受访人士之中,46%受访者更愿意购买物业投资、其次是子女置业和收租,分别占34%和25%,三个数字都比一般受访者为高。楼价预测方面,分别有54%、62%和57%的富裕人士预计未来半年、一年和两年楼价会上升,认为这段期间楼价下跌的分别占约一成多。花旗香港认为,结果反映市民普遍看好未来楼市,对潜在买家置业意愿发挥提振作用。此次调查以网上问卷访问500名年龄为21至60岁,家庭月入至少四万港元(约6917新元)的香港居民,其中200人的流动资产超过150万元,调查他们的置业意向。香港2月28日宣布全面“撤辣”,以刺激低迷的楼市。“撤辣”后,非香港居民无须再支付15%印花税,而是与香港居民相当的4.25%。2024年5月6日9:08PM

封面图片

调查:逾七成港人认同香港有宪制责任维护国安

调查:逾七成港人认同香港有宪制责任维护国安一份调查显示,逾七成香港市民认同香港有宪制责任维护国家安全。综合香港中通社、《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等报道,香港研究协会星期一(3月18日)公布的调查显示,72%受访市民认同香港有宪制责任维护国安,67%受访市民则指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无损日常生活基本权利。上述调查在3月5日至12日以抽样电话访问形式进行,对象为1034名18岁或以上香港市民。调查显示,72%受访者表示“十分认同”及“认同”香港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表示“一半半”的占15%,“十分不认同”及“不认同”的共占10%,表示“不知道/很难说/无意见”的则占3%。67%受访者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简称《条例草案》)无损市民日常生活行使基本权利,认为有“正面影响”的占20%,认为“没有影响”的达47%,表示有“负面影响”的占26%,“不知道/很难说/无意见”则占7%。在被问及是否认同香港社会仍面对外部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46%受访者表示“十分认同”及“认同”,表示“一半半”的占近20%,“十分不认同”及“不认同”的则共占近30%。香港立法会最新议程显示,立法会将于星期二(19日)上午9时加开会议,恢复二读辩论《条例草案》。香港立法会秘书处提交的文件指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上星期五(15日)致函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请求安排尽快在立法会会议上审议《条例草案》,并批准豁免相关预告,让《条例草案》能在最早而立法会又认为可行的日子恢复二读辩论。立法会秘书处引述梁君彦说,他完全支持“早一日、得一日”完成23条立法,尽快堵塞国家安全缺口。基于《条例草案》的必要性和急切性,以及审议过程的完整性,香港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决定根据《议事规则》条规,在星期二上午9时加开一次立法会会议,集中处理《条例草案》余下的立法程序,即恢复二读辩论及三读。这次会议将不会处理其他事项。梁君彦同时也根据《议事规则》批准豁免恢复二读辩论和就《条例草案》提出修正案的预告。梁君彦星期一上午也已致函通知邓炳强有关加开会议的决定。2024年3月18日3:19PM

封面图片

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青年觉得轻量化社交普遍

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青年觉得轻量化社交普遍从朋友圈中的“点赞”之交,到生活中的“搭子”交友,从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到保持距离、注重边界,当前,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和社交需求呈现出许多新变化。近日,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4%受访青年觉得“轻量化”社交越来越普遍,不用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维系情感,重视边界感和私人空间是年轻人选择“轻量化”社交的主要原因。过度追求社交“轻量化”会带来哪些问题?调查显示,63.5%的受访青年认为会导致个人缺少知心人,社会网络支持力度减弱,57.9%的受访青年表示会使交友“圈层化”,容易陷入“信息茧房”等。(中新网)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