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蒋万安 在二二八纪念公园 受抗议民众 要求下跪道歉后, 台北市市议员(国) #钟沛君 提案之后要停办 二二八纪念会. 国民

自#蒋万安在二二八纪念公园受抗议民众要求下跪道歉后,台北市市议员(国)#钟沛君提案之后要停办二二八纪念会.国民党总召#曾铭宗认同钟的相关说法他说:放下过去伤痛明天会更好。听说台北市是深蓝区,的确所言不虚设想76年后一群愤青要求为铁链女或唐山女下跪道歉,这时长期关注国民党的共产党,语重心长地说:放下过去伤痛明天会更好。愤青要蒋万安下跪讨个道歉;76年前平民可能在枪口下下跪求个活命能得吗附上西德总理WillyBrandt的#华沙之跪by匿名投稿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蒋万安为二二八事件致歉 誓言在任内尽全力反省

蒋万安为二二八事件致歉誓言在任内尽全力反省已故台湾政治强人蒋介石的曾孙蒋万安,星期三(2月28日)以台北市长的身份参加“二二八”事件纪念活动,为二二八事件道歉,并誓言要在台北市长任内尽全力反省,现场有抗议者要求蒋万安下跪道歉。综合台湾TVBS新闻网和《联合报》报道,蒋万安星期三下午出席“二二八事件77周年纪念追思会”时表示,历史的错误不容重蹈,身为台北市长,他要为当年的二二八事件表达诚挚歉意。他说,会记取历史的教训,缅怀前辈奉献,在台北市长任内对二二八事件尽全力反省,化为尊重人权,捍卫民主的行动圭臬。蒋万安也宣布,将陆续翻译出版二二八纪念馆的重要馆藏、前美国驻台外交官葛超智(GeorgeKerr)的英文信件集。这批文件环绕着二二八事件的关键年代,做了第一手外交官观察,对进一步理解二二八事件具一定的史料价值。他强调,在台北市,市府面对二二八的态度是完全公开,且尊奉“市民主义”的至高原则。蒋万安致辞时还抛出“台湾意义”,强调多元并存的人生选择是台湾社会最丰富的资产,多元选择的可能与台湾民主及转型之路连结。在这场追思会开始前,由大学生组成的团体“无力者”在现场外围高唱改编的抗议歌曲,并高喊要求“蒋万安下跪道歉、蒋家人滚出台湾”。台北市府也派出警力维持秩序,要求抗议者不要冲撞警方,“无力者”则喊,“蒋万安在台上讲话,这才是冲突”。二二八事件是台湾1947年爆发的官民冲突,当年国民党政府派军队武力镇压,导致成千上万名社会精英被枪决或失踪,遗下无数孤儿寡妇。台湾也从1949年起进入长达38年的戒严时期,直到1987年才解严。在二二八事件和戒严时期担任总统的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是蒋万安的曾祖父和祖父。去年2月28日,蒋万安首次以台北市长身份参加纪念活动时,“无力者”也曾冲到致辞台上高喊“杀人凶手、下跪道歉”,警察立即上前压制。2024年2月28日5:09PM

封面图片

蒋万安228纪念活动致词:愿终身守护民主

蒋万安228纪念活动致词:愿终身守护民主台北市政府星期二(2月28日)举办二二八事件纪念活动,蒋家第四代、台北市长蒋万安致辞时一度被陈抗者打断,蒋万安说,身为台北市长,他为76年前发生在台北的缉烟事件、进而导致全台二二八事件的历史伤痛致上诚挚歉意,并誓言愿终身守护民主。台北市二二八76周年纪念会下午星期二在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登场,身份敏感的蒋万安上台发表致词不过几分钟,就被抗议民众打断,一群陈抗者从蒋万安后方冲入,高喊“杀人凶手、下跪道歉”,场面一度混乱,维安警力立即上前压制,待现场恢复平静后,蒋万安才继续致词。据台湾ETtoday新闻云报道,蒋万安致词时说,他第一次以台北市长身份、参加台北市的二二八纪念活动,心情非常复杂而肃穆。蒋万安说,他这些日子更深入地阅读了二二八的相关资料,会晤受难者家属,倾听他们的心声,是他个人生涯对台湾现代史的一次近身洗礼,也是作为台北市长今后必得再三深入理解、面对的责任。他表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不该停格于某个阶段,仍须不断反省、不停挖掘,这是从政者的责任。在他担任台北市长的任内,将责成市府团队对台北市二二八事件的历史材料,尽可能继续挖掘搜寻;对台北市二二八家属在现实处境中的需要,尽全力照顾帮忙。蒋万安说,身为台北市长,他深深为76年前发生在台北市大稻埕天马茶房附近的缉烟事件,进而导致全台二二八事件的历史伤痛,致上诚挚歉意。他并说,所有执政者都应引以为戒,施政必以满足人民的期望为宗旨,施政也必以维护基本人权为目标,他愿终身守护民主,期盼台北市民不断鞭策,不忘历史殷鉴。

封面图片

蒋万安称有信心年底带领台北市民走出疫情

蒋万安称有信心年底带领台北市民走出疫情台湾在野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蒋万安今天(26日)到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捐赠物资时说,非常有信心能够在年底带领台北市民挺过冠病疫情。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这是蒋万安在获得国民党提名参选台北市长后的首场活动,蒋万安今天早上带领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陈炳甫,以及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参选人柳采葳、高世俊,到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捐赠N95口罩1万6000片、防护衣2000件,以及酒精240桶。蒋万安在致辞时说,防疫工作是场不分彼此的团体战,面对病毒的威胁,大家会全心守护医护伙伴,一起成为“防疫台北队”;他也要求卫生福利部在疫情期间医疗院所配合防疫政策,开立专责病房,对于医疗院所的营运补贴,今年一定要继续办理,与医疗院所共度疫情难关。蒋万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阶段疫情仍然严峻,他非常关心基层民众心声,特别是在疫情当下如何帮民众解决问题。他还说,最近基层反映政府的防疫作为不令人满意,疫情的冲击与影响也让百业萧条,政府应赶快提出振兴纾困方案。他也批评政府没有做好准备,就放任民众与病毒共存,不仅没有超前部署,“事后补助更是荒腔走板”。从快筛到口服药物,政府都没有准备好,所以民众也只能自主升三级自我防疫自救。蒋万安称,今年虽然没有升三级警戒,但是受到的冲击影响比去年还要严重,除了持续关心、监督政府的防疫工作,他也会替基层民生产业向政府提出纾困振兴规划的建议。发布:2022年5月26日1:01PM

封面图片

蒋万安松口备战台北市长选战

蒋万安松口备战台北市长选战台北市长年底改选,国民党提名立委蒋万安参选态势几底定,但蒋万安却至今仍未宣布参选。蒋万安今天(29日)上午接受黄𬀩瀚广播节目专访时松口说,宣布时机“就是议员完成提名作业”,也印证日前传出蒋万安私下说提名应“先议员、后市长”构想。据联合新闻网报道,蒋万安认为,与其早早宣布,重要的是团队整合,包含议员、里长等基层大家都要做好准备,希望宣布的时候能以最有把握的姿态,将团队战力发挥到最高点。蒋万安说,国民党年底选举非常严峻、艰困,他“会一肩扛起这最艰困的一仗”。黄𬀩瀚追问蒋万安,是否是配合党部不急着宣布,但往参选北市长方向备战。蒋万安回应说:“我们是朝这方向努力”。他说,年底要打团队战,党部对提名有党部规划,但“提名作业可以提前”。蒋万安说,国民党年底台北市的选战面对中央是民进党执政,地方是民众党执政,国民党完全在野,两面作战;选举没有容易或简单的,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他对年底台北市长选战“当然有信心,绝对有信心”。蒋万安认为,国民党现在气势低迷,也面对严峻挑战,台北市最艰困也最重要,年底选战必须打一场团体战,有些人觉得母鸡没出现,但这次母鸡与小鸡是要相互搭配,打出团队战力,要看整体,而非个人单独。蒋万安说,目前台北市议员各选区正要初选,希望最后让民众看到国民党内对市政的看法是一个团队,未来市长、议员与里长等候选人要一起发挥到极致,不是只就个人,母鸡与小鸡需要相互搭配、合作、拉抬,看到整体战力。发布:2022年3月29日11:41AM

封面图片

台北市长蒋万安据报9月访美

台北市长蒋万安据报9月访美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长蒋万安今年9月将访问美国。据《联合报》星期一(5月20日)报道,蒋万安将于9月4日至14日出访美国东部城市,同时将邀请台北市议会议长戴锡钦等议员随团参访。蒋万安此行将访问波士顿、纽约、费城等城市。据报道,台北市政府目前正在评估此行是否访问华盛顿,不排除安排蒋万安到华盛顿知名智库交换城市治理意见。报道称,这是蒋万安市长任内的第一次访美。由于蒋万安可能是赖清德520上任后,首度访美的六都(台北、新北、桃园、台中、高雄、台南)市长,他的此次访美行程将被高度政治解读。不过,北市府行程规划安排都定调在市政治理的参访交流。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黄介正认为,蒋万安市长任内首度访美应该是“基本功课”,因为历任台北市长也都有访美。他说,蒋万安还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更应该回母校拜访。同是国民党国际部主任的黄介正说,由于出访时间在520后,时机较为敏感,外界的确会给予蒋万安访美更多政治解读,但他认为,蒋万安应该清楚此行访美的目的,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认为,蒋万安会去考量市长身分该触及的话题,“蒋还要竞选连任,怎么会现在去处理国家大政的议题?”黄介正说,美国人对台湾政治人物很有兴趣,对蒋万安第一次出访,大家的确会抱持比较大的关注。不过他认为,蒋万安很沉稳,应该会将这次的出访尺度拿捏得非常好,包括市长身分及触及的话题,幕僚也会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2024年5月20日1:06PM

封面图片

估计4万人参加蒋万安台北市长选前夜

估计4万人参加蒋万安台北市长选前夜选战倒数24小时,国民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蒋万安周五(25日)在台泥松山场、信义区基隆路一段的空地举办“台泥松山场、信义区基隆路一段的空地举办”,预计今晚超过4万人参加。据《自由时报》报道,蒋万安周五受访时强调,他未来一定是有执行力、包容力的市长,对手无党籍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民进党籍候选人陈时中所提出好的政见,他都会参考采纳把它做好。为营造团结胜选气势,蒋万安选前之夜号称将是“迁台以来”最大的造势舞台。蒋万安说,台北未来能够站上国际舞台、跟国际一流城市并驾齐驱,相互竞争,是他真正关心的事情。发布:2022年11月25日11:28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