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综合分析认为内地离走出大流行又近了一步

梁万年:综合分析认为内地离走出大流行又近了一步国家卫健委周一深夜公布调整多项防疫措施,包括对新型肺炎感染采取「乙类乙管」,即是将本身是乙类传染病新型肺炎感染,采用相应的乙类传染病管控措施,而不是早前采用「乙类甲管」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综合分析认为,内地离走出大流行又近了一步,调整采用「乙类乙管」防控措施。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在国务院联防联控记者会表示,改为使用「乙类乙管」,调整的只是管控的等级,而不是「不管」,更不是「躺平」,工作目标将确立为「保健康、防重症」。至于网上流传有感染者出现「白肺」现象,卫健委澄清「白肺」与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种没有关系,「白肺」是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临床上大家口语化称为「白肺」,高龄和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但是相关患者占比非常低。至于是否可以不戴口罩,中国疾控中心指出实施「乙类乙管」后,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特别是在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要规范佩戴口罩。中国疾控中心表示,日后有关新冠病毒感染的公布,内容主要为住院病例数、现有重症,包括危重症以及累计死亡病例数,亦不再区分本土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另外对将根据疫情调整公布次数,最终回归到乙类传染病每月公布一次的次数。2022-12-2717:12:20(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专家:对回归正常生活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中国专家:对回归正常生活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中国流行病专家认为将冠病“乙类甲管”降级为“乙类乙管”取决于对病毒特点的科学认识是否达成共识。他也称,对于回归正常生活,“我们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称,随着冠病病毒不断向高传播力、低病死率方向转化,正由肺炎转化为上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为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一旦学术界确认这种变化趋势已经稳定,达成共识,相信中国会在适当的时候调整传染病管理的类别。他说,“一旦调整到乙类管理,未来再降到丙类传染病管理,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我相信新冠肺炎最终也会降为丙类丙管的,对此我们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报道称,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出台疫情防控“新十条”,缩小了管控范围,因而被舆论认为逐渐在向“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靠拢。一些学者因此也认为应将冠病调整到“乙类乙管”。但曾光认为,目前正处于冠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时候,因此还不能轻言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只有经过疫情的冲击,待疫情稳定下来,当对待冠病只须像对待流感一样实施监测管理,不再报告管理一般病例,而是把重点放在抢救重症病例、接种疫苗和加强个人防护上时,才能将冠病调整到丙类传染病管理,大家才能回归到正常生活。​​​​曾光说,如果将冠病按照乙类传染病管理,就意味着将对冠病的管理回归到卫生系统的常规工作,依然要诊断、报告、管理每一例病例,可以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依法隔离,对污染的疫源地消毒,但不再由政府组织大规模的社区封控、中断交通等措施。疫情防控将解除临时的应急管理状态,而回归到传染病的常态化管理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需要采取强制性的社会管控对策。于乙类传染病,管理措施需要报告、诊疗、管理每一个病例,实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措施,不必采取较大规模的社会防控措施。丙类传染病属于监测管理的传染病,只需要及时发现并抢救危重病例。发布:2022年12月12日2:10PM

封面图片

梁万年:调整防控初期病例或增加 正准备方案平稳过渡

梁万年:调整防控初期病例或增加正准备方案平稳过渡国家卫健委宣布,将新冠病毒肺炎改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下月8日起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即是确诊者毋须隔离,亦不再对入境人员及货物等,采取检疫措施。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内地已具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改为「乙类乙管」级别的传染病的条件,包括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病毒株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得到普及,已具备生产和供给抗新冠病毒药物能力等。他说,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等情况,内地正积极准备应对方案保障平稳过渡。他说,目前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特别关注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士,将加强疫苗接种、加强药品供应保障等。他预计,内地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政府部门将继续做好防控和救治工作,亦呼吁民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流动和聚集。2022-12-2708:45:56

封面图片

梁万年:乙类乙管初期病例或增加 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

梁万年:乙类乙管初期病例或增加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中国国家卫健委冠病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等现象,未来防控重心将转到医疗救治,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星期一(12月26日)宣布,将于2023年1月8日将冠冠病病毒从“乙类甲管”降级为“乙类乙管”。这是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有网民担忧,此次政策调整意味着防控力度降低,将使疫情更快更大范围传播。梁万年对此回应称,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冠病感染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等现象,为此,中国积极针对这些风险准备应对方案,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对于未来的防控工作重心,梁万年说,中国将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梁万年提出七条防范风险的措施,包括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接种;加强药品供应保障;鼓励具备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治疗。梁万年还说,要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尽最大可能不让冠病救治影响正常医疗服务。也要和公众做好风险沟通,帮助公众了解如何用药、何时就医以及去哪里就医等具体问题。最后,要加强病毒变异、疾病严重性、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测,尽量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对于政策调整后是否意味着中国完全回到疫情前的状态,梁万年说,政策调整是为了更好适应疫情防控的新形势和冠病病毒变异株的新特点,高效地利用防控资源,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布:2022年12月27日9:09AM

封面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内地公布新冠疫情最终将调整为每月一次

中国疾控中心:内地公布新冠疫情最终将调整为每月一次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说,内地公布新冠疫情最终将调整为每月一次。他指出,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传染病后,疾病监测、报告和对外发布等工作,也要作出一些调整,包括调整公布内容,公布频率和次数,以及调整监测内容。李群说,将保留公布确诊、重症和死亡病例,不再公布密切接触者相关信息,并会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调整公布频率,最终调整为每月一次,以及将前期以每一个病例为重点的监测,调整为以疫情趋势、重点人群为重点的监测,在继续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上,开展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监测等多种形式的监测,加强病毒变异监测,相关监测结果将在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上公布。2022-12-2710:58:59

封面图片

梁万年称防控调整初期或病例增加 正积极准备应对方案

梁万年称防控调整初期或病例增加正积极准备应对方案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说,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改为「乙类乙管」级别,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将目前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在北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记者会,梁万年表示,目前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特别关注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士,将加强疫苗接种、加强药品供应保障等。他指出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等情况,内地正积极准备应对方案,保障平稳过渡。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当局打的是有准备的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现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病毒株重症率和死亡率低、国家疫苗接种得到普及,以及国内外特异性抗病毒药物研发取得进展,都是将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的条件。2022-12-2716:14:46

封面图片

新冠肺炎改名 降至“乙类乙管”

新冠肺炎改名降至“乙类乙管”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管理部门国家卫健委12月26日发布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宣布自明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同一天,中国国家卫健委网站还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明确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有外媒认为此举代表中国正进一步转向「与病毒共存」。#乙类乙管原文链接《新华社》《每经网》《自由亚洲电台》《风传媒》《BBC》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