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逾半边缘青年过去一年曾参与不当工作

研究显示逾半边缘青年过去一年曾参与不当工作青协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公布一项研究显示,参与研究的过半数边缘青年受访者中,过去一年曾参与不当工作,当中7成属于违法工作,主要涉及黑社会或暴力、毒品,及滋扰或刑毁。青协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期间进行问卷调查,成功回收377份问卷,受访者介乎12至24岁,超过一半透过网上接触到不当工作。研究亦显示,190位过去一年曾参与不当工作的青年中,4成人首次透过「三合会成员」,接触不当工作。青协指出,参与不当工作的受访边缘青年中,超过9成仍然在学亦并非失业。他们参与不当工作的原因,超过6成是因为「容易揾钱」。青协建议中小学加强守法教育,及早辨别高危青年,以便早期介入。2023-06-2712:20:3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教青局颁发青年义工奖项 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工作

教青局颁发青年义工奖项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为表扬及肯定澳门青年义工在过去一年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和承担,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于2024年4月19日(星期五)下午在圣保禄学校礼堂举行举办2023“青年义工奖励计划”颁奖礼。教青局副局长黄嘉祺、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参与教青局青年义工计划的公共部门及公营机构代表、社会团体代表、学校代表和一众青年义工约400人出席。今届颁奖礼共颁发432个青年义工奖项...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4DSbNCsA

封面图片

逾七成受访青年称生成式AI提升效率 机构倡监督发展

逾七成受访青年称生成式AI提升效率机构倡监督发展香港青年协会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青年认为,生成式AI能提升效率,超过四成人认为有助搜寻资料,14%认为增加个人就业机会,受访青年亦较为不担心生成AI会取代自己。青协的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创研库」,以网上问卷访问550多名15至34岁青年、18名青年个案访问,以及7名熟悉有关议题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生成AI会否取代自己,如果以10分为最担心,0分为完全不担心,平均得分为低于一半的4.87分。另外,分别有近七成受访者担心如果生成AI广泛应用,会有虚假信息等风险。青年创研库经济就业组召集人刘汉耀建议,政府成立专门委员会监督发展,在不同公共设施设立试点,推出「人工智能券」支援中小企应用科技及加快数码转型,并增加生成式AI技能培训的诱因,并呼吁青年人提升自己技能,勇敢拥抱大趋势。2023-08-2014:58:21

封面图片

港工联会调查:逾六成青年看好湾区发展

港工联会调查:逾六成青年看好湾区发展香港工联会大湾区服务社与香港青年大专学生协会24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4.5%受访香港青年看好大湾区未来发展,希望特区政府加强大陆湾区就业及生活支持。据香港中通社报道,为了解即将毕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的就业趋势,5月16至6月5日期间进行的这项“香港青年就业问卷调查”,共收回了214份问卷,当中有超过七成受访者为学士,另有18%受访者是硕士生。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受访者希望政府持续推出有薪酬津贴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希望政府能为进入大陆湾区城市工作的香港青年提供租住住屋或生活津贴。但受访者对到大陆城市生活也有所顾虑,担心薪酬偏低的受访者占六成,是让青年顾虑的重要因素,担心缺乏人际网络和担心在大陆没有生活支持分别占比48.1%和42.5%。调查还发现,56.5%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推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支持服务,52.3%受访者认为更多行业在大湾区得到资格认证很重要。发布:2022年6月24日4:27PM

封面图片

逾八成受访青年无兴趣入「三会」或关爱队 团体促扩阔自荐计划

逾八成受访青年无兴趣入「三会」或关爱队团体促扩阔自荐计划一项调查发现,超过八成受访青年人没有兴趣获委任为「三会」委员或参与关爱队,对于政府公布的「完善地区治理建议方案」认识程度,平均分低于一般水平,反映有关方面的宣传可能不够全面。青年协会辖下的青年创研库在9月至10月期间,以问卷访问了526名18至34岁青年。结果又显示,分别有近半及近三成受访青年,期望未来区议会能够处理社区问题及反映民意;研究亦显示,近五成九受访青年认为自己信任特区政府,比率为过去同类型调查最高,亦是首次超越五成的水平。研究团队表示,受访青年对所属地区的归属感,平均分高于一般水平;近五成半受访者表示,有兴趣参与改善地区工作,但主要障碍是缺乏装备及人脉网络。研究亦对20名青年个案及3名专家与学者进行访问,有受访个案表示,自己不被政府认识,获政府委任的机会为「零」。青年创研库建议,扩阔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范围,将「三会」纳入计划内,扩大委任人选的推荐来源,建立「青年地区改善提案计划」,当中包括资助、责任及认同等元素,亦要设立全面的推广策略等。2023-11-2612:50:18(1)

封面图片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2022)

名称: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2022)描述:我们正在进⼊⼀个技术⾼度复杂的新时代,⼈们需要重新建⽴新的解释系统,重新认识我们的当代⽣活。《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用新的工具,新的数据,新的研究来分析和探寻16个当代出现的新问题。结合当下大众关注的热点、被反复讨论和争议的时代议题,邀请专业学者和从业者共同参与,呈现趣味及科学性兼具的学科体系。链接:https://www.alipan.com/s/oTtDEMHsi6G大小:NG标签:#纪录片来自:雷锋版权:频道:@shareAliyun群组:@aliyundriveShare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研究指逾一成港人疫后一年患精神创伤后遗症

研究指逾一成港人疫后一年患精神创伤后遗症香港理工大学今天(25日)公布一项混合式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有12.4%的受访者出现创伤后遗症症状;而失业或没有收入及教育程度较低的受访者,更可能出现创伤后遗症。据香港中通社报道,这项研究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开展,以电话访问超过3000名市民,了解市民于疫情暴发一年后出现精神创伤的普遍程度。在防疫措施遵从性方面,研究发现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较高的已婚女性,较愿意遵从不同的防疫措施;近46%受访者表示愿意接种冠病疫苗,当中多数担任家庭照顾者,及教育程度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研究的第二部分为定性深度访谈,借此深入了解社会上较年长的群体面对疫情时的精神状况,以及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团队先后与31位65岁或以上长者进行访谈,当中近七成为退休人士。研究发现,受访长者认为冠病病毒传染性很高,疫情下,他们大多避免外出运动,很多恒常活动亦需要暂停,大部份人感到担心、无助、忧郁,甚至有个别受访长者表示沮丧。研究团队透过访谈了解长者对接种冠病疫苗的态度,发现他们在考虑接种疫苗时,主要受到个人经历及身边亲友意见所影响。对冠病疫苗认知不足、文化及朋辈影响,是其中导致他们对疫苗却步的原因。脆弱的社交网络和缺乏家庭支持,更是他们接种疫苗的最大障碍。带领这次研究的理大神经心理学讲座教授兼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教授指出,社会朝复常方向发展,市民的精神健康同样需“复常”,他呼吁社会大众正视疫情造成的创伤后遗症征状,留意自己的身体、情绪、行为及社交状况的变化,一旦出现相关征状而影响生活,且持续一段时间,便应向专业人士或社福机构寻求协助。研究团队成员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萧婉文博士建议,社会除了须向长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信息,应投放更多资源在长者的支持网络,特别是强化长者于疫苗接种前、后的支持,以释除他们对接种疫苗的种种疑虑。发布:2022年5月25日4:07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