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AI辅助内窥镜技术可提升消化道癌症诊断和治疗成效

中大研究:AI辅助内窥镜技术可提升消化道癌症诊断和治疗成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发现用AI辅助内窥镜技术,可以提升消化道癌症的诊断及治疗成效。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教授赵伟仁说,内窥镜是诊断消化道癌症最好的方法,但会有漏诊癌症的风险。中大2021年4月至去年7月期间,将766位接受大肠内窥镜检查的病人,随机配对22位接受内窥镜训练少于3年、少于500个案经验的医生或实时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发现使用实时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腺瘤检测率增幅达13%,同时能侦测更多较小及扁平瘜肉。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柳浩城说,进行大肠内窥镜检查时,医生需要一定经验及技术,传统大肠镜有机会遗漏26%腺瘤及9%高危腺瘤,实时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会以绿色框,圈起可疑地方提醒医生,减低遗留大肠瘜肉的机会,协助经验较浅的医护人员,提升大肠内窥镜检测准确度。另外,当发现早期肠胃癌症后,可采用无创内窥镜手术「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利用内窥镜及特殊的手术电刀切割需要化验的组织。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助理教授叶瀚智指出,手术的技术需求很高,初学者容易因无法准确判断黏膜层的位置,错误刺穿肌肉层,造成手术中或手术后出血及穿孔。中大开发内窥镜手术平台AI-Endo,人工智能会自动识别手术流程及提示手术中的组织结构及路径,提醒医生正确剥离层面和方向,减低造成出血及穿孔的风险。2023-12-2608:00:35(2)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大医学院发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持续出血新疗法

中大医学院发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持续出血新疗法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内窥镜检查时如发现病人有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持续出血,以内窥镜钳进行初步治疗,可能较标准止血治疗更有效减低进一步出血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接受标准治疗的病人止血后30日内进一步出血比率为14%,而接受内窥镜钳治疗的只有3%。中大医学院说,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急症,香港每年每10万名成人中约有130人发病。患者一般要接受内窥镜止血。现有的标准治疗包括止血钳或接触性加热装置,然而失败率近10%,病人接受内窥镜止血治疗后如果进一步出血,会增加死亡风险。而内窥镜钳是经内窥镜止血治疗的新兴选择。中大医学院外科学系系主任刘润皇表示,建议使用内窥镜钳作为初步治疗时必须十分谨慎,因为内窥镜钳成本高,治疗时间亦会较长,负责操作的医生亦要先接受培训,提出将内窥镜钳主要使用在预计无法透过标准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溃疡病人身上。中大医学院说,今次研究结果已在著名期刊《内科学年鉴》上发表。有加拿大医疗团队支持中大医学院的结论。2023-04-0910:47:50

封面图片

OPENAI 与 Color Health 合作开发癌症治疗辅助系统

OPENAI与ColorHealth合作开发癌症治疗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正与初创公司ColorHealth合作,将其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癌症筛查和治疗,从而扩大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ColorHealth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基因检测公司。该公司利用OpenAI的GPT-4o模型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助手,或称copilot。这款copilot可以帮助医生制定癌症筛查方案,以及为已确诊癌症患者制定预处理方案。ColorHealth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thmanLaraki说,copilot旨在协助医生,而不是取代医生。——、

封面图片

中大无创技术治疗恶性胆管阻塞 成功率高治疗时间较短

中大无创技术治疗恶性胆管阻塞成功率高治疗时间较短晚期胰腺癌患者通常患有胆管阻塞,医学界现时首选「内镜下胆管引流」方法,协助病人将胆汁排出,纾缓黄疸征状。中大医学院与多个国家的医疗中心合作,招募155名恶性胆管阻塞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比常规的「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以及较新的「超声波内镜引导下胆管十二指肠引流术」,发现技术成功率达96%,远超传统技术约20个百分点。至于临床成功率达93%,新技术高约3个百分点。新技术的治疗所需时间只需10分钟,较常规做法快15分钟。中大医学院说,在常规技术中,为恶性胆管阻塞患者放入胆管镜,会经常出现插管困难的情况,而透过胆管镜放置金属支架,亦有机会因为肿瘤向支架内生长而导致梗塞。而新技术是会以金属支架连接胆管和十二指肠,协助患者排出胆汁。中大医学院外科系教授张源斌说,新技术近乎无创,可避免传统手术风险,技术成功率更高,治疗时间更短。中大医学院说,全港目前有10多名医生懂得操作新技术,已累计在200多个病例应用。2023-08-2807:58:29

封面图片

中大研究发现手术治疗睡眠窒息能显著降低严重患者血压

中大研究发现手术治疗睡眠窒息能显著降低严重患者血压中大医学院表示,本港约有5%小学生患有「阻塞性睡眠窒息症」,除了影响睡眠质素及日常生活,亦有机会令患者血压上升,同时增加他们将来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中大医学院进行全球首个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透过手术治疗睡眠窒息,能显著降低严重患者的血压,但若病人在手术后体重明显增加,会削弱降低血压的作用。中大表示,儿童睡眠窒息症常见成因主要包括腺样体或扁桃腺胀大,首选的治疗方案通常是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大的研究,招募109名有睡眠窒息症征状的6至11岁儿童,在开始研究时及参与研究后9个月,为参加者纪录24小时的血压。结果显示,完成手术的病人能更有效改善病情,特别是严重患者接受手术后、睡眠时平均每小时阻塞性呼吸暂停次数,由平均23次减少至只有4次,大部分病情可以由严重转为轻微至中度。结果亦显示,严重患者在手术后的血压录得较大跌幅。另外,团队亦发现,完成手术的患者,可能因为呼吸畅顺了而减少能量消耗,以致体重相对较易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建议家长留意子女手术后的体重,维持健康饮食及恒常运动。2023-10-0207:13:41

封面图片

以色列研究以“元协同”AI工具治疗癌症

以色列研究以“元协同”AI工具治疗癌症以色列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结合生物学、化学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创新方法,用于治疗癌症。新华社报道,以色列理工学院近日发布公报说,这一疗法基于“元协同”概念,即在高效的人工智能工具帮助下,使不同药物协同工作,通过自组装的化学过程形成纳米颗粒,实现比单一药物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工具产生的纳米药物可有效对癌细胞实施靶向治疗,在抗癌方面较为成功,且毒性小、副作用少。癌症治疗时经常会多种药物组合用药,但哪些药物可以组合往往需要进行长期试验才能确定。公报说,研究团队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广泛汇集了相关生物协同信息,将找到的药物配对汇编到了一个综合数据库中,然后预测哪些药物可搭配,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换言之,人工智能模型犹如“媒人”,可根据药物的生物兼容性和组合形成纳米颗粒的潜力对药物进行配对,从而产生出有效的“元协同”药物。根据公报,研究团队已开发出一个在线工具,可识别出最有希望治疗不同类型癌症的药物配对,目前已识别出1985种药物组合,产生了治疗70种癌症的协同纳米药物。论文通讯作者、以色列理工学院教授沙迈说,在纳米层面实现元协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挑战。它需要将至少两种药物引入到同一个给药系统,从而将它们引导到体内预期靶标。计算演示和实际实验都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结合疗法可以将药物引导到肿瘤并在那里释放药物,对治疗癌症非常有效。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控制释放杂志》上。

封面图片

新辅助治疗Nivolumab显示出对肺癌患者的长期益处

新辅助治疗Nivolumab显示出对肺癌患者的长期益处新辅助治疗是在主要治疗之前施用治疗剂,一个例子是前列腺腺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之前的新辅助激素治疗。该研究的资深作者PatrickForde,MBBCh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idneyKimmel综合癌症中心的肿瘤学副教授和胸腔肿瘤学临床研究项目主任。SamuelRosner,MD是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德尼-金梅尔综合癌症中心的肿瘤内科研究员,也是Forde研究小组的成员。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Forde说,尽管在治疗转移性NSCLC方面取得了进展,但针对早期疾病的新疗法只是在最近才出现。Rosner补充说,人们对优化符合手术切除条件的早期NSCLC的新辅助治疗策略有很大兴趣。Rosner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idneyKimmel综合癌症中心的肿瘤医学研究员,也是Forde研究小组的成员。Forde、Rosner及其同事先前报告了一项II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其中I-III期可切除的NSCLC患者接受了两种剂量的新辅助治疗nivolumab。45%的患者观察到主要的病理反应,与肿瘤PD-L1表达无关,73%的肿瘤被手术切除的患者在手术后18个月内没有复发。最新的出版物报告了这项试验的最终分析结果,包括接受手术切除的20名患者的5年无复发率和总生存率。是迄今为止PD-1/PD-L1抑制剂在任何实体瘤的新辅助治疗中最长的一次随访。Rosner指出,在接受手术切除的20名患者中,12名患者(60%)在手术后五年内没有复发,16名患者(80%)活着,超过了历史上观察到的I-III期NSCLC患者36%至68%的五年生存率。新辅助治疗nivolumab后观察到的患者结果比历史上观察到的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结果都要好。作者还发现新辅助nivolumab后的主要病理反应是无复发和总生存的潜在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在新辅助nivolumab治疗后出现主要病理反应的9名患者中,有8名在治疗5年后仍然活着且无癌症。一名患者在治疗后的头10个月内出现了复发,但此后经过明确的化疗放疗后已无疾病,而该亚组中的一名死亡者与癌症无关。相比之下,11名没有重大病理反应的患者中,有6名出现了疾病复发,其中3名患者因癌症而死亡。这些结果表明,新辅助治疗Nivolumab后的主要病理反应可能与较低的疾病复发和死亡风险有关,但作者提醒,这些结果是初步的,需要在更大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作者指出,新辅助nivolumab没有导致手术延误,而且只有一个晚发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该事件发生在nivolumab治疗后16个月,并被成功控制。Forde说:"五年随访分析的结果表明,新辅助治疗nivolumab在长期随访中是安全的,并导致该患者群的生存率令人鼓舞。这项研究的长期安全性和疗效数据为新辅助治疗中使用nivolumab提供了进一步支持。"新辅助治疗nivolumab联合化疗于2022年3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肺癌。"进一步的研究将帮助我们确定选定的患者是否可以单独从免疫疗法中受益,"Forde指出。"分析中一个有趣的发现是有和没有主要病理反应的患者之间的结果差异,"Rosner说。"虽然样本量很小,但结果说明了病理反应作为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在力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448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448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