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刘泽星称不相信香港像南韩一样 医护人员会发起工潮

全国两会刘泽星称不相信香港像南韩一样医护人员会发起工潮南韩实习及住院医生不满扩大招收医科生政策发起的工潮持续。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港大医学院院长刘泽星,被问到香港医护人手同样紧张,会否担心出现同类情况,刘泽星说,香港近年医护人手短缺,现正进行不同方案尽量增加医护人手,他不相信香港会好像南韩一样,突然将医科生数字倍增,也不相信香港医护人员会发起工潮。刘泽星说,本港增加医科生数目的步伐要按照本地培训人手而定,也要香港医疗体系配合,不相信香港会突然大幅增加医学生。对于陆续有大学提出有意增设医学院,他说,一定要有足够的师资进行训练。对于政府正检讨急症室收费,刘泽星说,香港医疗体系出现错配,要尽量推行家庭医学和基层医疗。2024-03-0909:55:1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律师:移民潮是港医护人员短缺主因

港律师:移民潮是港医护人员短缺主因香港今年上半年出现医护人员大量离职潮,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称,移民潮是香港医护人员短缺一大原因,并预计往后几年人手不足问题会进一步恶化。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林志釉在电台节目上说,移民潮是香港医护短缺的一大原因,先进国家渴求医护人才,加上近两三年的社会事件、公立医院的压力或令医护人员心淡离开。香港今年上半年医管局离职人数超过3300人,为挽留人才,医管局推出低息贷款置业计划,并引入大湾区医生。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对医管局挽留人手的措施有保留,甚至认为往后几年人手不足的问题可能会恶化。不过,医疗卫生界立法会议员林哲玄则认为,香港医生到外国执业需要重新考试,对他们并不具吸引力。他认为,医管局提高医护退休年龄,才有助解决人手不足问题。发布:2022年6月25日8:22PM

封面图片

港媒:中央援港方舱医院将由大陆医护人员接管及营运

港媒:中央援港方舱医院将由大陆医护人员接管及营运香港疫情肆虐,消息人士说,中央政府援建香港的方舱医院,将由大陆医护人员接管及营运。据香港01报道,香港政府昨天(24日)公布,引用《紧急法》订立《紧急情况(豁免法定规定)(2019冠状病毒病)规例》,为政府推行中央支援的防疫抗疫措施,包括筹建医院及隔离设施等,提供法律基础,意味着内地医护可在豁免注册下,在港参与抗疫工作,包括医治患者。消息人士透露,这次引用《紧急法》是铺垫,提供法律保障,相信大陆医护到香港可解决特区医疗资源、人手不足的情况。中央援建香港的四处临时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即方舱医院)近日已开工,分别在香港青衣、前新田购物城、元朗潭尾和洪水桥开工建设,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将为香港提供1.4万至1.7万个隔离单位,其中青衣方舱医院将于开工后约一周率先交付使用。此外,香港政府早前也委托中国建筑集团,分别在竹篙湾和启德用地增建共1万个社区隔离和治疗设施,加上落马洲河套区的方舱医院,香港隔离单位将大增。消息指,“国家队”支援香港抗疫,起初主力协助提升检测能力,推动全民强检,但后来疫情形势恶化,确诊个案屡创新高,但隔离设施不足,也欠缺足够医护人手,因此中央援建多间方舱医院。消息人士形容,方舱医院将由大陆医护接管及营运,属行内经验丰富人士,可解决香港人手短缺问题,与港府医疗系统互补;万一不幸“中招”,患者也可获得优质护理。行会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规例》赋权政务司长决定来港人员,必须与抗疫工作相关,例如医护、建兴隔离设施的工程人员,当中未有限制来港人数。汤家骅指,《紧急法》效力一般是三个月,若有需要可延长。至于容许未注册医护来港诊治患者,会否引起政治反弹,他说政府要留意社会观感等问题。...发布:2022年2月25日9:24AM

封面图片

科大争取设医学院 金冬雁称有助纾缓医护人手压力

科大争取设医学院金冬雁称有助纾缓医护人手压力科大证实,争取在本港设立第三间医学院,有议员透露,校方计划两三年后首阶段招生,目标取录50人,长远每年招收约200人,亦会容许学生以「第二学位」形式入学,即持有非医学系本科学位的人士亦可报读。港大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表示,科大设立医学院,长远有助纾缓医护人手压力,但如果两三年后才招生,预计首批学生最快8年后才毕业,不能即时解决人手问题,希望大学高层及政府对本港生物及医学发展要有长期、良好的规划。金冬雁认为,科大探索以「第二学位」培养医学人才值得鼓励,而科大多年来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在应用教研成果时需要有医学院配合,科大的医学院应该自己有特色,与其他两间大学互补,良性竞争。他指出,科大设立医学院,在附属医院临床训练方面挑战很大,过去其他地方就有失败例子,培育出来的医科生只识研究,不能临床诊症,期望科大的医学院开创「新路线」的同时,不要忽视临床训练。2023-10-1216:28:37

封面图片

新一批逾100名广东省医护人员来港交流 医管局举行欢迎仪式

新一批逾100名广东省医护人员来港交流医管局举行欢迎仪式医管局举行「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欢迎仪式,新一批超过100名广东省医护人员来港交流。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交流计划促进香港和广东省两地的医护人员进行双向实地临床培训和交流,从而提升两地医疗服务质素。交流计划自2022年第四季展开以来,交流项目不但在「量」方面有所增加,在「质」方面亦有所提升,来港的医护更扩展至多个专科领域。长远来说,无论是医护人手或服务质量方面都可产生协同效应。广东省衞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邓林峰说,参与计划的医生、护士及中医师都是内地医疗机构的专家及护理工作的骨干,希望通过持续的交流深化合作,与香港同仁互相学习,促进粤港两地医护人员及临床服务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医疗水平。参与交流的医护人员早前已抵港。其中,两名医生已在威尔斯亲王医院和香港眼科医院展开交流及参与临床工作。约100名护士已获安排到7个联网的不同医院。至于参与访问学者计划的13名中医专家,亦分批在不同医院参与中西医协作的临床培训工作。另外,医管局已获得广东省衞健委支持扩大第二期医生交流项目的专科范围和人数,除已抵港的两名眼科医生外,预计今年内会有更多医生陆续来港参与交流,参与人数会突破第一期项目。2024-04-2920:54:56

封面图片

抵港广东省医护人员10名医生将在三个联网医院工作

抵港广东省医护人员10名医生将在三个联网医院工作日前抵港的80多名广东省医护人员,其中10名医生会到九龙中、九龙西及新界西医院联网交流,他们已获香港医务委员会批准有限度执业注册,将会在三个联网的医院参与临床工作。70名护士则会到七个联网的不同医院交流。3名中医专家亦会在不同医院参与中西医协作的临床培训工作。医管局举行「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欢迎仪式,正式欢迎这批医护人员。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致辞时说,计划可以让医生、中医专家、护士等不同临床医护专业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长远无论是人手或服务都可产生协同效应。广东省衞生健康委员会代表杨波说,参与计划的医生、护士及中医师都是内地医疗机构的专家及护理工作的骨干,希望透过这项交流与香港同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合作共赢。医管局主席范鸿龄表示,疫情期间已有内地援港医疗团队与一起抗疫,奠定了合作基础。未来会陆续有更多医护人员来港,将有助加强香港和内地医疗服务的融合。2023-04-1821:34:37

封面图片

港陆两地医护人员分工惹争议 林郑:不应外人以一张纸评价

港陆两地医护人员分工惹争议林郑:不应外人以一张纸评价首批中国大陆援港医疗队成员已抵港,于亚洲国际博览馆社区治疗设施协助医管局为确诊的冠病病人提供适切治疗。中国大陆社交平台微博近日流传一份怀疑中国大陆护士到港支援的分工表,引来大陆网民热烈讨论,认为是区别待遇。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说,两地医护采取混合模式工作,协作过程要分工是经双方同意,不应由外人“以一张纸评价”。据星岛网报道,林郑月娥指,全港社会对于中央支援香港抗疫必须感恩,对于大陆医护放下手上工作,千里迢迢来港服务应该感激,他们更要需要重新适工作环境应致以衷心感谢。对于网传两地医护分工问题,林郑月娥指,两地团队就分工已有共识,不应由外人以“一张纸评价”。林郑月娥强调,不论大陆或香港医护人员,大家都是白衣天使,以救人为宗旨,对他们的专业精神充满信心,而大陆医护团队来港能提供更好治疗,减少重症甚至死亡率。她又说大部分大陆援港医护人员曾在广东三甲医院服务,也曾去武汉抗疫,非常有经验,相信团队清楚如何发挥能帮助香港。微博近日流传一份声称“协同模式开展初期护理常规工作及分配”,当中列明香港医护负责派药、注射药物等工作,大陆医护人员则要负责协助病人更换尿片、转身、喂饭、验血糖等工作。有大陆网民批评分工不平等,认为大陆医护只能负责护工的工作,得不到尊重。医管局发言人回应传媒时说,医管局与大陆援港医疗队就于冠病治疗中心的医疗工作,双方近日积极讨论协商,务求尽快开展互相协作服务病人。上周首批大陆资深护理主任和医管局护士团队在初期演练时,因应分阶段熟悉系统及工作流程,拟定分工计划,作为压力测试。目前,大陆及香港护理团队已完成对接讨论,双方达成共识,并将一起负责临床护理工作,香港医护团队会与大陆团队肩并肩工作,共同为香港病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发布:2022年3月18日2:45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