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及城大项目分别获「产学研1+计划」资助

科大及城大项目分别获「产学研1+计划」资助「产学研1+计划」举行签约仪式,政府将向24个大学项目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一个项目是科大发展针对「家族性阿兹海默症」的基因治疗策略,核心技术是以几套编辑工具覆盖很多基因突变,更精准去除携带突变的基因,而不影响到无突变基因的正常功能,避免产生严重副作用。项目负责人叶翠芬表示,药物开发时间非常长,亦需要很多资金,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无法开展一系列实验,这次计划得到政府支持,给予投资者信心,将有助推进有关工作。另一个项目来自研究新一代「可印刷式高效光伏」的城大团队,负责人任广禹表示,计划取得资金后在香港建立一条年产能25兆瓦的试点生产线,以大幅推动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2024-05-2818:49:37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产学研1+计划首批有24个项目获批 涉及健康医药和新材料

#港闻【Now新闻台】「产学研1+计划」首批有24个项目获批资助,涉及健康医药和新材料。24个项目代表,在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创科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及多间本地大学代表等见证下,签署合作备忘录。「产学研1+计划」于去年10月推出,协助本地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每个项目资助上限1亿元。孙东致辞时表示,计划首轮收到94宗申请,每项研究都非常卓越,期待获批的项目可以成为「独角兽」公司。

封面图片

孙东冀获资助项目团队能惠及创科生态并带动独角兽企业诞生

孙东冀获资助项目团队能惠及创科生态并带动独角兽企业诞生政府就「产学研1+计划」举行签署仪式,与24个大学项目团队签约提供资金支持。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致辞时表示,期待获得督导委员会建议资助的24个项目团队,能惠及本港的创科生态,以及带动独角兽企业的诞生。孙东表示,除了推出「产学研1+计划」以加强中游产业外,政府致力促进发展下游产业,聚焦于生命和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及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业。在过去2年,已成功接触超过100间重点科技企业落户香港或在港扩展其业务。获拨款100亿元的「产学研1+计划」在去年推出,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来自教资会资助大学、有潜质成为成功初创企业的研发团队。每个获批项目可获1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的资助,创新科技署期望激励产学研协作,推动「从一到N」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速发展香港的新质生产力。2024-05-2822:28:53

封面图片

创新科技署推计划激励产学研协作 将科研转化产业发展

创新科技署推计划激励产学研协作将科研转化产业发展创新科技署推出「产学研1+计划」,并开始接受第一轮申请,截止日期为下月30日,欢迎合资格大学提交申请。发言人说,为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政府希望藉计划激励产学研协作,推动「从一到N」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计划获拨款100亿元,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有潜质成为成功初创企业、来自8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的研发团队,每个获批项目可获1000万元至1亿元不等的资助。计划的评审准则包括项目的创科内容、项目成果的商品化机会、团队的技术及管理能力、项目能否配合政府政策或对整体社会有利及项目的财务因素。创新科技署预计完成审批后,于明年第一季公布计划首批申请结果。2023-10-1819:18:05

封面图片

24 个香港高校研发团队获逾 10 亿港元资助

24个香港高校研发团队获逾10亿港元资助据央视新闻,5月28日,24个香港高校研发团队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签署合作备忘录,获得总值超10亿港元的资助。成为首批落实参与“产学研1+计划”的项目,涵盖健康及医药科学、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机械人、先进制造、环境农业及海洋生物科技等领域。“产学研1+计划”由创新科技署于2023年10月推出,旨在激励产学研协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计划获拨款100亿港元,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支来自8所资助大学的高潜力团队,每项可获批1000万港元至1亿港元不等,评审准则包括项目的创科内容、成果商品化机会、团队技术及管理能力、能否配合特区政府政策或对整体社会有利等。签署仪式后,创新科技署还将与有关研发团队确定具体资助金额等内容细节。

封面图片

多路资金加快下达 重大项目迎来 “及时雨”

多路资金加快下达重大项目迎来“及时雨”记者获悉,目前,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在内的多路资金正加快下达,确保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其中,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已完成筛选,涉及项目约3.8万个;全部三批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已下达,将落实到约1.5万个具体项目,推动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关发行计划也即将出台。(经济参考报)

封面图片

央地聚焦重大项目 推动稳投资促增长落地见效

央地聚焦重大项目推动稳投资促增长落地见效按照前期计划,所有增发国债项目将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在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同时,为争取更多项目入围,北京、上海等多地召开专题会议,加强“两重”项目储备,为项目建设加快落地见效奠定基础。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推动各项投资工作,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府投资的重要带动和放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分析人士表示,在政府债券发行及配套基建贷款投放节奏加快后,基建投资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速度会加快,相关投资有望再提速。(上证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