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人口大逆转【作者】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吉·普拉丹

【书名】人口大逆转【作者】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吉·普拉丹【格式】#epub#mobi#azw3#pdf【分类】#通胀#经济#老龄化#社会学【简介】保护主义、民族主义、科技发展、气候变化……影响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走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本书重点关注人口结构和全球化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长期趋势的影响。现有研究对此的分析一般是聚焦于国家层面,尤其是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减少和沉重的养老负担。但该书两位作者认为,聚焦国家层面可能无法让我们看到问题的全貌,从而找不到有效应对之法。在该书中,作者认为,过去三十年的低通胀乃至通缩,主要源于世界人口红利(比如中国和东欧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劳动力市场上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和全球化红利。这是一本趋势类的书,与现在大部分书不同的是,它从全球的角度看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不仅仅限于一国。其实,现在的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跨国的合作。对关心未来世界经济走势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不错的书。阅读:频道:@sharebooks4you群组:@sharing_books4u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资源人口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资源名称:人口浪潮: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资源简介:现代世界所经历的最深远变革是人口结构的变迁。以1800年为起点,全球人口经历过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人口膨胀带来了规模效应,为欧洲提供巨大的发展优势——不断增长的人口为工业革命持续补充年轻的劳动力,反过来,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全球贸易的增长又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生产与海外迁移。第二次是人口增速放缓,带来老龄化人口结构危机,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比如国家福利负担加重、老后破产、老年人在无人照料的情况下孤独死去,等等。资源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EegH6iyFf5h

封面图片

人社部:中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社部:中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数据显示,中国人口逾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在北京,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内地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高峰9.2亿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底是8.76亿人。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还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目前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俞家栋在国新办记者会上回应会否担心影响未来经济增长动力时表示,从结构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大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数量下降较快,而青年劳动力数量还是稳中有增。据测算,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规模是创近年新高,就业总量的压力比较大。他表示,下一步将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提升就业品质,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03-0212:37:56

封面图片

联合国报告:中国和印度需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联合国报告:中国和印度需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随着印度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两个人口大国都面临老龄化的严峻问题。据彭博社报道,联合国星期一(4月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2023年至2050年间,中国65岁或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增加近一倍,印度将增加一倍以上,对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险体系的能力构成重大挑战。未来几十年印度的人口预计将增长,而去年中国的人口数量自1960年代以来首次下降。过去三年,中国的劳动人口减少了超过4100万,大约相当于德国整个劳动力人口的规模。联合国估计,到204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25岁以下人口。到2050年,将占总人口的30%。印度老龄化的步伐预计将相对较慢。目前,该国拥有全球最年轻的人口之一,其中超过半数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年龄中值为28岁。联合国的报告指出:“两国都应致力于社会保障和其他措施,以确保人数愈发众多的老年人口的健康和福祉。”

封面图片

中国人社部:中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人社部:中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去年录得6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之际,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说,目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仍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中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据中新社报道,俞家栋星期四(3月2日)在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媒体提问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否会影响未来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时,作出上述答复。俞家栋说,从就业角度看,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实际上是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9亿2000万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年末为8亿7600万人。俞家栋说:“这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还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我们国家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俞家栋指出,从结构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主要还是大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数量下降较快,青年劳动力数量仍稳中有增。同时,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据测算为1662万人,规模创近年新高,就业总量压力仍然较大。俞家栋说,人社部将会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提升就业质量,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封面图片

中国就业人员数量三年减少逾4000万 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日益显现

中国就业人员数量三年减少逾4000万分析:人口老龄化影响日益显现中国就业人员数量过去三年减少超过4100万,分析认为这既反映了冠病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反映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二(2月28日)发布的《中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就业人员约有7.335亿,这低于2019年的7.747亿。彭博社引述香港科技大学人口学家巴斯滕(StuartGietel-Basten)说,就业人员的减少反映了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疫情导致的青年失业率上升,以及“工作年龄人口经典年龄段”的人数减少。中国16至59岁人口的数量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逐渐下降。过去三年,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减少了3800万,至8.576亿,下降速度比往年明显加快。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卢锋说,人口结构变化是2022年就业人数下降的驱动因素,达到60岁退休年龄的人口急剧增加。由于防疫限制措施的取消和感染病例的急剧下降,预计中国经济今年将加速增长。在这背景下,麦格理证券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预计,中国的就业人数“今年可能会随着人们重新加入劳动力大军而增加”。他还说:“由于人口老龄化,(就业人数)仍将保持结构性下行趋势。”据彭博社报道,尽管预期寿命已经提高,但中国的退休年龄四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仍然是男性60岁,女性55岁。中国1960年代的生育高峰意味着,大量工作人口会在当前年代从16至59岁的年龄段中消失。报道称,中国将退休年龄改革列为今年主要的经济任务之一,来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提供更多细节。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劳动力人口的城镇化程度过去十年也显著提高,经济学家认为这种趋势有利于经济增长。去年,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约为63%,高于十年前的大约50%。中国工人的生产率也在提高。国家统计局指出,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2%。不过,这一增速已经较2010年代每年的6%左右放缓。...

封面图片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谈人口负增长:不需过于悲观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谈人口负增长:不需过于悲观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蔡昉说,要关注人口负增长,但并不需要过于悲观,核心是创造条件,让其他因素也发生变化,用质量替代数量,用生产力替代要素投入。据澎湃新闻报道,蔡昉认为,当前的人口负增长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它是不可逆的,“从此之后,我国人口就是每年都会减少,或许个别年份会出现一点小波动,但这一趋势不可改变。”他特别强调,中国已不是走向老龄,而是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人口负增长,一个是老龄化跨越了关键的节点。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育率从高到低的变化的过程在全世界普遍发生着,人类发展水平越高,生育率也就越低,这是直接相关的。然而,中国特殊的国情让人口负增长变得有些复杂和紧迫。蔡昉指出,中国有未富先老的过程,生育率下降、老龄化、人口转入负增长都来得比人均收入水平阶段早一些,同时也比此前预期要早。“未富先老和不期而至两者叠加带来了额外的挑战,需要高度重视。”蔡昉进一步指出,更深度的老龄化带来的一个新的冲击——需求侧冲击,特别是消费需求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常态化制约,不是周期性,国际称之为“长期停滞”,其标志性表现是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负债率。这些因素或许因疫情、通货膨胀有所改变,但最终还有可能回到本身发展线,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老龄化。当然,中国会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而中国的应对策略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供给侧的目标是挖掘生产要素的供给,让劳动力更充分,资本使用得更有效率,要素的配置效率更高;而需求侧,最核心的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蔡昉看来,人口存量可以提供更多的机遇。9亿多的劳动年龄人口等既是劳动力供给的源泉,也是消费市场的基础,通过改善收入分配,提高了这部分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国内大循环也就更具有可持续的动力与可靠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