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润的都润!#知情人士称沈晖已不在国内#据上证报报道,10月16日,有消息称,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借口参加德国慕尼黑车展,

能润的都润!#知情人士称沈晖已不在国内#据上证报报道,10月16日,有消息称,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借口参加德国慕尼黑车展,随后转机直飞美国纽约,远走海外,留下高达近400亿元的投资和债务以及被欠薪的威马员工。沈晖的行踪,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有接近沈晖的人士透露,沈晖确已不在国内,2023年春节后就没有在公司公开露面,其家人也于此前迁居美国。“有人在慕尼黑看到他了,但即使去了慕尼黑,他之后也是回美国。”欢迎您加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下午察:威马没落 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入淘汰赛

下午察:威马没落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入淘汰赛据说这两年,在中国最倒霉的人,是房子买了恒大的,还投资了一套碧桂园,理财选中值,电视看乐视,手机用金立,车子买威马的。这是中国网民在微博杜撰的笑话。事缘恒大、碧桂园、中值、乐视、金立、威马这几家中企,近年不是爆雷、崩塌,就是深陷债务危机、老板被控制了。而最新入列的,就是电动车新创公司威马了。媒体上周(10月9日)才刚刚引述中国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消息报道,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办理该案。不过一个月前,香港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公告放弃以20.2亿美元(27.67亿新元)收购威马汽车的交易,原因包括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不均衡等因素。到了本周,有关威马创始人沈晖赴德国参加慕尼黑车展后,转机直飞美国纽约不回中国的消息进一步传开来。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17日报道,沈晖的友人透露,他的确已不在中国,今年春节后即未曾在公司公开露面,家人早就赴美。虽然沈晖9月10日曾在微博发文,而且至此他发的每条文章都显示其位置在北京,但知情人士说,沈晖的微博其实都有专人代笔,所以动态发布显示的位置都是在中国境内。因此,有业内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说:“威马汽车没出海(即进军海外市场),创始人沈晖成功出海了。”[Media]老板走了,留下的是逾410亿元(人民币,下同,76.75亿新元)的投资和债务,被欠薪逾四个月的800余名员工,还有一众威马车主。据报道,今年5月以来,威马门店关停的消息就一再传出,车主们面临无处维修、车辆出现故障却没有配件等困境,不少网约车司机更是生意停摆,难以为继。还有车主控诉,汽车车机系统一度陷入死机状态,无法开机,威马汽车上的蓝牙钥匙和远程控车功能无法使用等等。虽然威马后来宣称车机已恢复正常,但这整件事无疑将给中国内外的新能源车主以及考虑成为新能源车主者留下心理阴影。...

封面图片

中国车企威马汽车辟谣创始人跑路海外传闻

中国车企威马汽车辟谣创始人跑路海外传闻针对网传其创始人跑路海外一事,陷入经营危机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辟谣称,公司创始人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不存在跑路的情况。据财联社等中国媒体星期二(10月17日)报道,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借参加德国慕尼黑车展之机,已前往美国,留下近400亿元(人民币,约74亿新元)的投资债务与被欠薪的员工跑路。中国媒体也引述知情人士称,沈晖目前确在国外,且自2023年春节后就未在公司公开露面,其家人也已迁居美国。对此,威马汽车星期三(10月18日)在官方微博发文辟谣称,公司创始人沈晖于1991年赴美留学,在欧美多地工作和居住多年,近期工作重心以海外事项为主,因此不存在跑路海外的情况。此外,威马还称,有关威马汽车申请破产的消息也不实,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经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预重整阶段。威马解释,预重整不同于破产重整,是在企业面临困境的早期阶段进行的自救行为,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避免破产,实现重生蜕变。威马指出,目前网络上传闻的威马融资400亿等信息均为不实信息,多数报道混淆了融资金额与债权以及债务金额。辟谣声明称,目前公司核心岗位运营正常。关于十一之后,车机内部分app出现了使用异常情况,公司成立了应急小组,在发现情况的48小时内解决了相关问题,恢复了正常使用。声明强调,目前公司的重点包括售后服务、复工复产、出口业务、海外合作、国际融资以及引进战略投资人等事项,已取得一定进展,会寻找合适的时机对外公布,并承诺公司将尽最大努力保障用户、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及投资人的权益。威马汽车是中国第一批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之一,曾与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并称为“新势力三巨头”。威马汽车2019年共交付1万6900辆电动汽车,仅次于蔚来汽车,但此后威马汽车连连失速,销量增幅缩小。乘联会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22年累计交付量不到3万辆,到今年,该数值已归零。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汽车频频传出降薪、停产、总部大楼拖欠租金、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等负面消息。

封面图片

威马借壳上市失败 董事长:这周在国外出差

威马借壳上市失败董事长:这周在国外出差解除“限制高消费”不久的沈晖刚刚在微博透露行程:这周在国外出差,静待花开。“下周回国”吗?威马借壳上市失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发布公告,宣布相关各方同意终止收购威马。先说明一点,这里的Apollo不是百度旗下那家,只是同名而已。Apollo智慧出行对“终止收购”给出的解释是:全球市场震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以及短期经济复苏等商业因素。简单理解就是:大环境不好,算了吧。公告并没有谈到具体因为什么导致了最终交易终止。威马不久后也通过官方微博表示,这是“威马汽车自愿终止”。同时表示自己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东,将继续支持其发展。△图源:微博@威马汽车威马上市几经波折,一度被外界视为“续命成功”之举的借壳上市,还是失败了。威马借壳上市始末与细节威马为缓解资金压力上市,曾经进行过多方努力,2020年底试图登陆科创板,2022年威马汽车又向港交所发出申请,但最终都无果。只得无奈借壳上市:今年1月,Apollo智慧出行集团发表公告,将收购80.93%的威马汽车股份,而威马此前就是Apollo智慧出行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23.67%。经过这次并购,威马持股比例将升至68.26%。同时,Apollo智慧出行将配售71.23亿股股份,每股配售价不低于0.55港元(约合人民币0.48元)。预计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39.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3.9亿),其中70%将用于发展威马汽车设计、开发、制造,以及销售高性能顶级超跑和智能电动乘用车等业务。当时有接近威马汽车的消息人士透露,Apollo出行和威马汽车的交易对价已经得到香港联交所审核同意,后续,Apollo智慧出行将对威马汽车进行尽职尽调,调查预计会在2-3月内完成。这在当时被视为一桩各取所需的交易:威马需要现金,Apollo需要工厂和销售渠道。Apollo本身就是汽车及其零部件销售公司,当时计划推出豪华智能电动乘用车。造车需要工厂生产车,量产后需要销售渠道卖车,已经降薪裁员的威马为了度过难关,必须“分享”造车资质和公司资源来换取资金支持。双方官宣达成并购后,威马董事长沈晖并没有“松了一口气”,他在第二天发了这样一条微博:造车八年,融资350亿,此前故意拖欠一万四,曾和蔚小理齐名,如今目标竟只是“活下去”。风雨飘摇的威马债务难还,销量不好,工厂停工,这就是威马当前的困境。先解释一下前面提到的“故意拖欠一万四”,其实就是沈晖被列为“老赖”的案件起因:威马拖欠一名前员工一个月多一点的工资,被告了,“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公司并没有山穷水尽,但就是不想给,于是威马汽车和沈晖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俗称的“老赖”。不过,威马汽车后来回应沈晖的“该限高令已撤销”,并且将“有序还债”。但从最近的消息来看,威马还债意愿并不强:8月7日,威马汽车被强制执行7659万余元。8月11日,威马被冻结股权60亿元。8月14日,威马汽车被强制执行超5.9亿元。威马现在的销量也很难有还债的能力:根据2022年的公开数据,威马月均销量大概在2700辆,后来威马决定,停止公布月销量。没人知道威马现在一个月卖多少车,甚至不知道它还有多少车能卖。△威马M7,发布后便没了下文今年年初,威马就被曝工厂停工,3月威马汽车官宣要复产复工。7月底威马汽车发布了一张“出海”图片,被外界认为是即将“复工复产”的信号。车到底出没出海不清楚,公司董事长确实“出海”了。此前有消息称,撤销“限制高消费”没多久的沈晖已不在国内,本人刚刚亲自证实:回来了吗?什么时候回来?不会也是“下周”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302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3027.htm

封面图片

创始人已在海外、20亿美元收购协议终止 威马汽车自救“戛然而止”

创始人已在海外、20亿美元收购协议终止威马汽车自救“戛然而止”Apollo出行的公告意味着此前深陷泥沼的威马汽车彻底失去了港股上市的机会;而财联社记者独家获悉的威马创始人沈晖“人在海外”的消息,则进一步表明,威马“翻盘”已希望渺茫。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原本这笔重大收购完成后,威马汽车是有望完成“借壳”上市,并“起死回生”的。今年1月11日,市值仅为23亿港元的Apollo出行发布公告,将以2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向威马汽车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通过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完成此次收购后,威马汽车方面将持有311亿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达到68.26%。就此,这笔反向收购也被视为威马汽车明确其“借壳”上市融资的路径。在增发股份收购同时,APOLLO出行还披露,将向不少于六位独立承配人配售71.23亿股股份,每股配售价不低于0.55港元,该项配售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39.18亿港元,筹资净额估计约为35.26亿港元。“所得款项的70%将用于进一步发展威马的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高性能顶级超跑及智能电动乘用车等业务,20%用于稳固电池和芯片等供应链体系。”彼时,APOLLO出行为威马的未来描绘了“美好的前景”;而威马汽车CEO沈晖则在微博上引用影片《芙蓉镇》的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一收购重要性对于威马来说不言而喻,但如今随着收购终止其上市希望将会更加渺茫。”在业内人士看来,面对逐步扩大的亏损、日益增加的负债,威马似乎“积重难返”,且不断爆出的股权冻结、合同纠纷、强制执行等负面消息也持续打击着市场信心。“威马能否走出泥潭将会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威马汽车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三年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人民币44.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5亿元,三年间共计亏损人民币174亿元。2021年,威马汽车实际已资不抵债,其净资产为人民币-205亿元。可见其对资金的渴求程度。此外,Apollo出行在拟收购威马的公告中提到,2022年上半年,威马汽车仅售出1.65万辆电动车。逾20亿融资灰飞烟灭威马的危局不止于此。“据我所知,沈晖本人已不在国内。”有接近威马的业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另一知情人士的证实。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SHENHUI(沈晖,加拿大籍),注册资本60亿人民币,由苏州威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存在多个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5.9亿元,此外还存在限制消费令和多个股权冻结信息。另一方面,自威马汽车在2022年6月1日最后一次向港交所递表后,便再无任何回音。在尝试反向收购APOLLO出行、“借壳”港股上市之前,威马还曾尝试登陆科创板。2021年1月,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汽车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上交所即将受理其递交的申报材料。然而,在随后的审查过程中不断有问题爆出,其科创板上市之路最终不了了之。今年1月,Apollo出行曾公告威马正在谋求公告之日起未来两至三个月内的三笔临时融资,以为收购目标集团(即,Apollo出行)的营运补充现金流及营运资金。这三笔融资包括: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的2.5亿港元、正威国际的5亿元人民币以及雅居乐集团旗下巨国投资两笔合计15亿港元的贷款。“威马并非账上一分钱都没有了,但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确保在港上市的的顺利进行。”彼时,曾有知情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威马管理层与相关投资方签署了类似“对赌”的协议,即,威马在彻底解决自身问题、复工复产以提升估值的前提下,最终才能完成“借壳”Apollo出行的在港上市。Apollo出行9月8日的一纸公告,无疑彻底击碎了威马的上市梦想。这不仅意味着上述逾20亿元的融资已灰飞烟灭,更意味着停工停产久矣的威马汽车已游走在破产边缘。“卖身”或重整自救?据天眼查APP显示,8月11日,威马汽车新增一则股权冻结60亿人民币的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威马汽车黄冈工厂主体),执行法院为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8月22日,公开信息再度表明,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限公司新增案号为(2023)鄂11破申12号的破产重整信息,申请人为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同样由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办。“先冻结(资产)、再立案破产重整,有关方面显然并不希望相关资产流失。”前述接近威马汽车的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方兴未艾的当下,由地方政府出资投建工厂,再租赁给相关运营主体,已是行业中通行的做法。之于威马黄冈工厂,其破产重整或破产清算后的资产如何处置,则是业界关注的焦点。8月17日,一家注册资本1亿美元、由FFHongKongHoldingLimited全资持股的名为“法法汽车(湖北)”的新公司在湖北黄冈成立。在经营范围中,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等。时间、事件、地点的巧合,似乎预示着“明天即将回国”的FF创始人贾跃亭已与威马方面达成了协议。“FF是全球新能源市场中唯一拥有‘中美双主场、双基因’的共享智能电动出行生态系统公司。”对于湖北公司的成立,彼时FF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是FF最重要的市场,FF中国总部何时落地黄冈,目前双方正就细节条款进行深入谈判,请随时关注FF上市公司公告和FF官方账号。”除去潜在的FF,业界另一个说法是,目前已在海外的沈晖正在为“复活”威马而奔走。同样是今年8月,威马与集兆嘉智慧重工集团达成资本层面深度战略合作——双方拟通过重组威马汽车开曼境外公司“威马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作为威马汽车的新能源商用车服务生态新业务版块对标美国Rivian及特斯拉Cybertruck。而此次合作,集兆嘉智慧重工将为威马汽车注入20万台物流车及售货车订单。...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77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779.htm

封面图片

威马汽车“借壳”上市失败 创始人被曝已在国外

威马汽车“借壳”上市失败创始人被曝已在国外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全球市况动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和短期经济复苏等。Apollo出行的公告意味着此前深陷泥沼的威马汽车失去了港股上市的机会。“借壳”上市失败,威马陷入危局“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在今年1月12日威马宣布通过反向收购(RTO)登陆港交所消息当天,沈晖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原本这笔重大收购完成后,威马汽车有望完成“借壳”上市。今年1月11日,市值仅为23亿港元的Apollo出行发布公告,将以2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8亿)向威马汽车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通过以每股0.55港元配发288亿股的方式进行结算。在完成此次收购后,威马汽车方面将持有311亿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达到68.26%。就此,这笔反向收购也被视为威马汽车明确其“借壳”上市融资的路径。在增发股份收购同时,Apollo出行还披露,将向不少于六位独立承配人配售71.23亿股股份,每股配售价不低于0.55港元,该项配售所得款项总额将约为39.18亿港元,筹资净额估计约为35.26亿港元。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威马一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互联网造车”饱受争议时,威马顺利拿到百度、腾讯、红杉、成为资本、SIG等明星资本及地方政府投资。公开资料显示,从成立至今,威马汽车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威马汽车经过4轮12次融资,累计融资约410亿元。不过,7年过去了,数百亿资金投入下,距离成功上市始终只差临门一脚的威马汽车逐渐“掉队”。威马汽车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三年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人民币44.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5亿元,三年间共计亏损人民币174亿元。2021年,威马汽车实际已资不抵债,其净资产为人民币-205亿元。可见其对资金的渴求程度。此外,Apollo出行在拟收购威马的公告中提到,2022年上半年,威马汽车仅售出1.65万辆电动车。今年1月,Apollo出行曾公告威马正在谋求公告之日起未来两至三个月内的三笔临时融资,以为收购目标集团(即,Apollo出行)的营运补充现金流及营运资金。这三笔融资包括:港澳地区某知名商业银行的2.5亿港元、正威国际的5亿元人民币以及雅居乐集团旗下巨国投资两笔合计15亿港元的贷款。据财联社报道,当时有知情人士表示,“威马并非账上一分钱都没有了,但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以确保在港上市的的顺利进行。”威马管理层与相关投资方签署了类似“对赌”的协议,即,威马在彻底解决自身问题、复工复产以提升估值的前提下,最终才能完成“借壳”Apollo出行的在港上市。Apollo出行公告终止收购威马协议,或意味着上述逾20亿元的融资落空。存在多个被执行人信息游走在破产边缘今年2月,沈晖发布微博称,“过去一年因为疫情和市场环境的客观影响,威马确实遇到一些困难。我们正在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进行调整,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保障终端用户的体验。”3月,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近期,全国将有超过100家经销商门店陆续恢复常态化服务,为用户解决各类购车、用车问题。然而,威马汽车接连传出坏消息。不仅面临资金压力,还负面新闻缠身。5月15日,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威马汽车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新增3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1084万元,执行法院为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法院。(详见报道:威马汽车被强制执行1084万元,创始人此前称“一切都在向好”)而在此之前,据海南特区报报道,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威马汽车4S店全部关门,2000余位车主保养维修难。此外,“威马智行”APP与威马汽车小程序也无法正常使用。6月,有报道称,沈晖被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随后,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沈晖的限高令已撤销。同时表示,威马汽车正在沈晖的带领下,全力开展用户服务,依法有序清偿债务,并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有望于近期复工复产,恢复正常运营。据公开信息显示,8月11日,威马汽车新增一则冻结60亿元股权的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威马汽车黄冈工厂主体),执行法院为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但威马的危局似乎不止于此。据财联社报道,有接近威马的业内人士表示,沈晖本人已不在国内。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另一知情人士的证实。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存在多个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5.9亿元,此外还存在限制消费令和多个股权冻结信息。在尝试反向收购APOLLO出行、“借壳”港股上市之前,威马还曾尝试登陆科创板。2021年1月,上海证监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汽车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上交所即将受理其递交的申报材料。然而,在随后的审查过程中不断有问题爆出,其科创板上市之路最终不了了之。编辑肖子琦...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9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925.htm

封面图片

一地鸡毛的威马汽车,还能“像牲口活下去”吗?

一地鸡毛的威马汽车,还能“像牲口活下去”吗?威马汽车,进入倒计时?最近,创始人沈晖表示参加德国慕尼黑车展,随后转机直飞美国纽约。2022年5月底提交上市招股书后,威马曾拉升一波销量,但几个月后便急转直下。12月,威马的月销量甚至已跌至两位数。一整年卖了不到3万台。今年10月,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告,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于10月9日申请预重整,办理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曾最被看好的新势力威马,与蔚来、小鹏、理想合称“新势力四小龙”,为何走到这一步?至暗时刻的威马:APP一度停服、IPO不顺...其实,早在2021年,威马就已经显露了危机,很长时间都不怎么公布销量了。这几年,在IPO之路上,威马汽车走的始终也都不顺利。今年9月威马汽车官方公布终止于和Apollo在港交所上市进程后,威马汽车三次冲击IPO,均以失败告终。进入2023年后,威马汽车的经营状况更是越来越糟糕,先后曝出工厂停产、欠薪和成为被执行人等一系列新闻。这期间,威马不是没想过自救,找到了开心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开心汽车董事长林明军对于威马汽车的评价是:品牌和产品定位和开新汽车发展规划非常吻合。没想到,开心汽车也救不了威马。仅过了一个月,威马汽车又出状况了。前脚宣布被开心汽车收购的威马,转头就申请了预重整。与此同时,买了威马汽车的车主,连车机系统都一度陷入死机,无法开机。不少威马车主反馈车机无法正常使用,在10月13日,威马汽车官方表示车机系统已经恢复正常。在通告中,威马汽车提到,近年来,受到疫情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资金筹措方面的困难等客观因素,威马汽车陷入了经营上的困境。车卖不动,让本不富裕的钱包更加“雪上加霜”。据招股书,威马汽车2019年至2021年分别亏损41.45亿、50.84亿和82.06亿元。累计亏损金额高达17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发生这么多事,威马汽车还在强调,“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如今一地鸡毛回顾威马汽车的历史,这一路上,拿的钱比谁都多,起点更是比蔚小理都要高。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曾是吉利集团副总裁,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他在吉利最大的成绩就是一手操办了对沃尔沃的并购。因为创始人光环过强,威马汽车一开始身后就站着一众资本大佬,包括百度、腾讯、红杉资本、上汽、SIG海纳创投、合肥国资、衡阳国资、广州雅居乐以及港资等,纷纷入局。拿下造车资质的时间也相当早,是在2016年,此后威马在温州建设了第一个工厂,几年后又在湖北黄冈建了第二座,总产能达到了25万辆。对于花大价钱自建工厂,沈晖表示,老老实实做实业的人就是要重资产,这意味着对用户和团队的承诺,“不会两年三年就跑掉”。刚创立时,威马信心满满。2019年沈晖曾在威马新车发布会上喊话,“很多造车新势力活不过2019年”。当时说这话也有底气,毕竟这一年,威马拿出了不错的成绩,威马汽车2019全年销量仅次于蔚来汽车,成为销量排名第二的国产造车新势力。有了这么多融资,威马在造车上却选择了走捷径,那就是靠“买买买”砸钱: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依赖于百度阿波罗,车机智能语音采购科大讯飞的,其他也主要是靠买买买,甚至把用户中心都外包出去了。与此同时,在营销上,威马汽车也完全不差钱,大手笔请明星代言,张柏芝、华少、董子健等诸多明星,都曾为威马汽车站台。殊不知,这些烧钱操作也加速了威马的危机。到了2022年,威马的资金链压力显现,这一年几乎没有新车推出,原计划发布的威马M7至今未发布。在北京,威马线下门店几乎全部关闭,上海近一半展厅也已关闭。一些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开始停止向威马汽车供应零部件,威马的物流合作商安吉智行物流、重庆长安民生物流,先后起诉威马汽车。眼见压力过于沉重,去年11月,沈晖发布全员内部信,信中直言威马汽车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沈晖在信中表示,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公司整体运营费用也将进行精简。员工表示已经停发年终奖和购车补贴。还不忘发微博引用那句电影台词:“像牲口一样活下去。”显得格外悲壮。可现实证明,“活下去”还要打个问号。威马的教训,给所有同行上了一课威马在挣扎的时候,同时期的国内新势力不仅活下来了,还各有各的特色。蔚来汽车在换电领域出名,小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别具一格,理想的冰箱沙发大彩电,即便是哪吒、零跑等品牌,也凭借极致性价比有了一群用户。但一提到威马,人们却想不到什么太多的差异亮点。这一点,连沈晖都不得不承认。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的时候,沈晖坦白,没有在早期做出亮点突出的产品积累种子用户,这是需要反思的。“威马一上来就希望造的车所有人都喜欢,希望成为大众、丰田,但仔细看,这些品牌的车都比较大众化,相对比较平庸。威马的智能化,长期来看,并没有成为核心差异化优势。”造成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不够重视研发。彼时不差钱的威马,经常把钱拿去建厂、买生产资质,或是请明星代言人,却在造车最关键的研发上忽略了。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研发开支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和9.81亿元,分别约占同期总收入的50.7%、37.1%及20.7%。三年研发开支合计28.66亿元,与“蔚小理”的投入差距较大。时间长了,造车力的短板逐渐显露,投资人们也不买账了。2020年,威马汽车曾在科创板完成上市辅导,并且也递交了招股书,但未能如愿,上市审核越来越严格,难度加大。2022年6月1日,威马汽车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但在6个月内未能通过聆讯,招股书已成失效状态。这些年,拜腾、雷丁、爱驰等,这些曾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不缺融资的公司,一个接一个倒下,也更说明一个道理:造车不仅是一门烧钱生意,更是一门手艺活,光是讲故事拿钱,时间会证明,迟早撑不起新能源风口。结语:2015年,沈晖刚创业时,他为这家车企取名“威马”,来自德语Weltmeister,意思是“世界冠军”。从威马到危马,其实从在不该烧钱的地方烧钱的时候,威马的现状,就已暗中注定。其实,亏损是每家新势力车企都在面临的问题,在这场惨烈的竞争中,能够活下来的企业,都应该明白一件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以及汽车制造等关键技术方面,会融资不是必杀技,唯有掌握自主创新能力,才能让品牌一招制敌。会讲故事是车圈的常见操作,但产品不够,再多的故事只能变成噱头。作者姜悦来源金错刀车评(ID:jincuodaocheping)...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51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51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