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了吗|赛雷之死:一个恰“爱国流量”博主的走红与全网封禁

2022年5月18日,赛雷的微博、知乎、B站等账号被官方全面封禁。流量和“流量密码”,终究反噬了赛雷。 这样的封禁,对一个自媒体而言是致命的;对一个靠着“爱国”赚取流量的自媒体而言,被官方封禁,可能意味着的东西还要更多。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驻缅甸大使陈海在缅官方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缅关系深入发展》

2024年1月11日,驻缅甸大使陈海在缅甸官方媒体《环球新光报》(英文)、《缅甸之光报》(缅文)、《妙瓦底》(缅文)发表题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缅关系深入发展》的署名文章,宣介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展望中缅关系与合作。全文如下: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系统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中国对外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对外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愿向缅甸各界朋友介绍会议情况,并分享推动中缅关系发展的一些看法。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方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必须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中缅两国山水相连,胞波情深。习近平主席2020年历史性访缅,双方一致同意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今年是中缅印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周年。我们愿贯彻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传承发扬中缅友好交往的智慧和经验,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同缅方持续落实习主席访缅成果,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对接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三大倡议,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我们愿同缅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以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我们支持缅甸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为缅北和平进程提供支持,共同维护中缅边境和平稳定。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中缅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等跨境犯罪活动,维护两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愿同缅方深化澜湄和中国-东盟等区域合作,共创美好家园。新年伊始,祝愿缅甸人民收获和平、繁荣与幸福。

封面图片

微信“小红书”,来了?!

微信“小红书”,来了?!很多网友的第一观感是:这跟小红书笔记太相似了吧?甚至还有网友表态,这不就是“小微书”吗?其实,这个改版早在2022年8月就已发生,当时微信公众号对图片消息板块进行了升级,从内容界面来看与小红书笔记已有几分神似。微信派推送的最新版面强化了互动模块,整体看上去跟小红书笔记更像了。对于新的内容排版,很多用户认为“更有评论欲”了。在用户注意力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短,不论是视频还是图文,前者让抖音与快手强势崛起,微信力推视频号赶超;后者让小红书取代微博成为最受欢迎的短内容社区。小红书媒体属性更弱、社区属性更强,内容更加生活化、女性用户更多,因而离钱更近。小红书种草内容“滤镜化失真”被广泛吐槽,但这并没有影响其成为增长最快的内容平台之一,2021年小红书月活用户破2亿,市值一度达到200亿美元。现有消息称其市值已腰斩到100亿美元,但随着其视频化战略的成功,再加上在旅游、美食等细分领域的深耕效果显现,小红书前途依然“无限光明”。腾讯是小红书股东之一,但这并不影响其业务本身的布局,就像其是快手股东却依然重注短视频一样。微信在生态内嵌入一个类似于小红书的“小微书”,不是没有可能,特别是在当下,这件事情对微信更重要。早在2020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张小龙就谈到了对“短内容”的重要性,他说:“公众平台的原始想法是取代短信成为一种基于连接品牌和订户的群发工具,并且有效地避免垃圾短信。群发的内容并不是重点,应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内容都应该是可以的,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只是阴差阳错,微信“一不小心”将公众号做成了以文章为内容载体的平台,但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张小龙当时就表示很重视“人人都可创造的内容”也就是UGC内容,除了朋友圈外,微信还“缺少了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于是,我们看到了视频号,也一定会看到一个类似于“小红书”这样的笔记类产品,这也符合张小龙一直所认为的“照片比文字创作门槛更低”的判断。而从微信派高调宣布“换个方式”来看,微信正在平台内孵化一个类似于小红书的生活内容社区,这个社区基于公众号账号体系,从此前的“图片”消息进化而来。跟公众号比,这种内容更短,创作门槛更低可吸引大众用户UGC,互动门槛更低因而更社区化。而跟朋友圈的短内容比,微信“小微书”最大特点是面向公域,也就是人人创作,人人可看。完全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微信会将这样的短内容与视频号进一步打通,就像小红书内图文笔记与视频笔记浑然天成一样。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微信尚未正式推出“小微书”这样的单独平台,这符合微信一贯沿着产品不断进化“长出来”新产品的理念。据雷科技(ID:leitech)了解,当前创作者们主要关注的还是公众号这类短内容的流量分配机制、内容分发逻辑,“小红书是算法结合关注的内容分发模式,可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生活趣味,如果微信没有匹配的兴趣发现分发机制,短内容也一样面临流量源的问题。”当前,微信正在内容体系中强化算法的存在感,频繁地公众号改版以及对搜一搜、看一看等去中心化分发渠道的重视,正在不断打乱原有的流量分发逻辑,如果强化短内容也意味着微信会更重视算法分发。此外,还有创作者吐槽公众号短内容的短板:没有一个强大的创作客户端提供给创作者。面向公众号创作者的“订阅号助手”在创作上并不方便,“都什么年代了,还让用户去PC后台上传图片?这对小红书上的年轻创作者来说是太陌生的事情”,因此,如果微信要强化UGC内容也必须要提供更加低门槛、高效便捷的创作工具。如果微信真的有志于在平台内打造一个“小红书”,这对小红书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因为后者的用户与创作者本质均是微信用户的子集。用户只需要一个“小红书”平台,用小红书的人不需要大众点评、马蜂窝甚至不需要搜索引擎,同样如果用户在微信内可以看到类似的“生活笔记”恐怕也就不需要小红书了。受伤的不只是“小红书”,还有公众号创作者。微信用户注意力是有限的,引入更多内容瓜分注意力势必会冲击原来的内容创作者,特别是文章这样的长内容创作者。随着微信对视频号等多媒体内容的日益重视,公众号原有的内容体系正在被破坏,很多创作者都在反馈图文流量下滑的问题。当微信对算法分发更重视后,公众号号主还面临着“分发不确定、流量不稳定”的问题。很多公众号运营者都吐槽“做微信越来越吃力”。据雷科技(ID:leitech)了解,在非官方的公众号转让交易生态中,公众号真实粉丝的估价已从前几年的数元一个降低到2、3毛一个,由此也可看出公众号生态的状况不佳。站在微信角度来看,这一切动作又完全在情理之中。微信是一款有10多年历史的产品,公众号2012年8月诞生,至今也已面世10年,它引爆了一场内容分发的革命,掀起了一波自媒体浪潮,但如今正面临着尾大不掉的问题,引入视频号在整个内容生态中也掀起了鲶鱼效应,相较于公众号生态疲软的“失”而言,微信在短视频领域的“得”显然有价值得多。打破稳定本质就是走出舒适区,微信求变的过程也是在重塑自我,对它来说,只要也只有创作者不断更新换代,才能保持整个内容生态具备长期活力,至于创作者是不是原来的那一波创作者,并不重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所有平台所有创作者都会面临的问题。铁打的平台,流水的创作者,没有平台会保你富贵终生,“早做打算”恐怕才是唯一的解法。你觉得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50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5069.htm

封面图片

碰瓷小米,智己汽车24小时实现“三连跪”

碰瓷小米,智己汽车24小时实现“三连跪”文丨新浪科技周文猛刘涛可能是公开场合道歉最多的汽车“一把手”。今年1月,大量智己汽车车主反馈称遇到了车机故障,刘涛在微博中解释原因后称“深表歉意”。去年10月,App后台服务器宕机,刘涛称“万分抱歉”。更早之前,刘涛因为公司发布视频中自己在高速试驾智己L7违停、变道不打转向灯、实线变道、连续变道及超速等违章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同时也向公众进行过道歉。刘涛的诚恳,未能带动智己汽车的销量。此前,刘涛曾表示2024年智己汽车目标销量12万-13万辆。但今年Q1季度,智己汽车累计销量仅为10001辆。分析认为,按照此销量估算,智己汽车可能达不到年度目标的一半。“碰瓷”小米后,三次道歉事件经过并不复杂。4月8日晚间,智己汽车发布新车L6,其在发布会中直接拉出了小米SU7Max版本全面对标,并在介绍中误标小米汽车参数,称“小米汽车电机采用前IGBT后碳化硅模块的电驱,而智己L6则采用了前后双碳化硅电驱”。但很快,智己汽车遭到小米汽车的强力回击。4月8日晚到9日凌晨,小米公司发言人连发三条微博敦促智己汽车道歉。在小米汽车发言人看来,智己公司作为上汽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竟会出现如此谬误的错误,要么是其“专业能力缺失”,要么是“有意造谣抹黑”。这一做法和上汽集团声誉无法匹配,公司作为同行无法理解。或许是迫于压力,截至目前,智己汽车和刘涛已三次公开道歉。强调“对标近期同级流量热议的小米SU7产品力介绍过程中,由于团队内容审核疏漏,造成一处关键参数的错误标注。”然而,在最后一次致歉中,智己汽车还直言“小米公司发言人”在三次官方回应中用到了“有意造谣、抹黑、骚扰、不体面”等带有伤害性的道德贬义词,“请小米公司发言人能如雷军先生所说的那样‘口下留情’!”智己汽车这一连串的操作,不仅让消费者们看得一头雾水,也让业界深受震撼。一把手“善于”道歉事实上,这不是刘涛首次向公众道歉。今年1月3日,刘涛刚因为智己汽车车机大面积故障问题进行过一次公开道歉。今年初,大量智己汽车车主反馈称遇到了车机故障,出现的问题包括:车速、档位不显示;无转向声音、无雷达提醒且流媒体后视镜也出现了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这一系列问题导致车辆驾驶中存在安全隐患。据智己汽车相关软件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是“一个非常幼稚的软件Bug”导致的,“原因是在IMOS中集成了PDC(倒车雷达)提示音的渲染算法中卡了一个时间戳的bug。”彼时,对于这一问题,刘涛便曾公开道歉称,“对于近期部分车辆出现的屏显信息和倒车提示音缺失的问题,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和麻烦,谨代表智己汽车向用户们深表歉意。”而在此之前,2022年12月5日,刘涛也曾因为公司发布视频中自己在高速试驾智己L7违停、变道不打转向灯、实线变道、连续变道及超速等违章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同时也向公众进行过一次道歉。当然,刘涛也有不道歉的时候。据新浪科技此前报道,早在智己汽车发布首款车型智己L7时,刘涛曾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一项“天使轮车主”权益:车辆完成交付后,只要车主每年正常行驶超过5000公里,所产生的数据权益可以用于选择兑换下一代激光雷达融合支架系统,或在正常行驶三年,后去升级一块不低于120度电的高阶能量电池。但随后,公司因不知名原因变动该项政策,导致第一批购买车辆的用户权益变动,452名车主因此走上集体维权的道路,但作为曾经许下承诺的公司领导人,刘涛至今未对此事进行过公开回应。恐难达成年销量目标在经历了2023年从年头打到年尾的“价格战”后,进入2024年,国内汽车行业“卷”的程度,并没有丝毫减弱。一方面,降价依然是各大汽车厂商惯用的促销手段。据此前业内统计,仅2024年2-3月,便有比亚迪、问界、零跑、小鹏、东风、长城、奇瑞、广汽、上汽大众等约30家车企加入此轮价格战,通过直接降价、赠送权益、保值回购等方式进行获客。另一方面,华为系智能车企销量的快速提升,以及小米汽车等新造车势力的加入,也正抢占市场份额,加剧行业内卷。在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看来,“汽车市场的决战已经开始,淘汰赛正在上演,有技术、有根基、产品有特色、品牌被市场认可的企业最终才能活下来。”只不过对于智己汽车而言,作为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高端纯电品牌,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它,似乎并未在这场竞争中“卷”出理想的结果。据刘涛此前采访中透露,2024智己汽车目标销量12万-13万辆,智己达成目标所需月均销量为1万-1.08万辆,所需全年同比增长为213.32%—239.43%。不过,据上汽集团最新公布的2024年3月整车销售数据,截至今年3月31日,智己汽车1-3月累计销量10001辆,一季度累计销量仅为刘涛此前公布销量目标的1/12,年度目标完成度较低。在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车辆问题不断,新车发布事故不断的智己汽车,处境堪忧。...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67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676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