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把这一年的快乐惭愧都保留心底,接下来的日子里,在每个下一次的小小选择中,选不那么容易却正确的那一项。
其中两篇被平台删除,另一篇因阅读量过高,我担心又遭不测,自己手动删除,在按下“删除”按钮的那一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不用活在这样的不安之中。 这两年来,我已经熟练地学会了如何揣摩“平台”的意志,如何自我阉割。
最近看了乔治奥威尔的一篇文章,关于他对民族主义者的分析,收录于《政治与文学》。奥威尔对“民族主义”的定义比较宽泛:一个人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团体产生了认同感,并将其凌驾于善恶之上,认为除了维护它的利益之外再无其它责任,就是民族主义。重点不在于产生认同感的对象是什么,而在于是否会因为产生了认同,就丧失了善恶是非的基本判断。在奥威尔的定义下,疯狂追星且无论艺人做什么都支持的粉丝,某种程度上就是“民族主义者”。
歌名:02(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原唱:不知道乱唱:小锦锦I'mdothatshitI'mnotokdrowninginmytearstillidieemI'mkeepingfkingtryingokthenwhocanpaymeanotherdaynowayI'msofkingsadandican'tcrythereisnofkingtimebutI'msobrightandnobodytrustmeokmakeyouknowmynamemyname我有时候想哭有时候想笑有时候在想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我的家人在变老时间还在跑还有一些朋友一直等著我变好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会为我骄傲危机充斥我大脑没能把我打倒我想要给时间按一个快进我不想让他们都担心这里还有愿望等著我去实现怎么可能在这就要画上句点请用一些成功化解我的执念只有时间给我指点视线
不正义的举报之所以不断生效,或许是因为正义的缺失。更可怕的是,这种不正义的举报,会被粉饰为一种忠诚的表现,一种美德。当举报成为忠诚和美德的行为时,一个所有人提防所有人的社会就出现了,而最大的获益者,却隐身其后。近几年很流行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觉得这种话太过漂亮太过高尚,普通人恐怕很难做到,对于那些我们厌恶的言论,能做到针锋相对而不举报,就已经很好了,这里说的针锋相对,即便不是说理,直接对骂也比举报好得多。
即便说是保护是女生,女生也不一定要成为母亲,对吧?女生要成为她想要成为的人,女生能够成为她想要成为的人,这才是我们希望的。
如果觉得这些问题很陌生,那我们一直热衷讨论的政治到底是什么呢?那些狂热的情绪,到底从何而来呢?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