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筒directube|入围戛纳主竞赛10年前,王兵便已看透中国电影问题所在

“我觉得艺术本身就是为个体经验而存在的。因为有这种个体经验,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通过电影,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人的心底、另外一个人的真实感受,我们可以共享他人的生命感受。这是艺术在这个世界当中存在的唯一理由,别的东西跟艺术没有什么关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转帖:

转帖:【关于AI-第1部分】所谓的不是“进步”,相反,是在退步——我并不反对人工智能。像往常一样,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它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对象。写小说、谱曲、画风景的机器,如果有的话,仅仅会在*经济而非*创造性的意义上威胁着艺术家。当然,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适当的物质条件,艺术是无法完成的。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AI。在艺术的意义上,机器绝对不可能成为艺术家的竞争对手。因为机器不能爱,它不能痛苦,不能恨,不能欢喜。机器没有感觉,而感觉才是艺术的源泉。感受决定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它是主观感受赋予我们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有人可能会反对这一点,有人喜欢把感觉和思想对立起来。但是,即使是思想,也是机器根本无法触及的。机器只会捕捉、积累、计算、组合,它不创造。"智能”这个词,礼貌的说,至少非常非常不成熟;一台机器很容易盲目地重复它所知道的东西,但这不是什么智能,它只是大量收集相关数据的结果。对诸如“机器学习”和“AI”之类的术语的炒作,仅仅是对类似“统计”和“通用编程逻辑”等术语的重命名。思考和计算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就在于感觉的存在,没有感觉就没有思想。没有感觉就没有人类。也就没有文化。没有对艺术本身的需求。机器没有所有这些,也压根不需要。可以说,感觉是人的大脑做出的一团“计算”。但产生这个“计算”的基本条件是,我们是凡人,我们会担心某个事,并想说点什么。这些机器都没有。它没有经验。不受影响。不会神经症。没有恐惧。机器可以从人类这里模仿出这些东西,但如果你想让它画出一匹马,人类就首先必须给机器提供所有组成马的材料,并教会它如何组装。那可能是一匹在技术上完美无缺的马,但是在其完美的组合中,它将缺乏基本的神经,而正是这种神经满足了从事创造性的需要。要欣赏这种完美,你需要一个人类看着它并说出:"这很美”。而如果人都已经饿死了,还怎么评价呢?谁需要这些生成器?谁会按下这个按钮?为什么?*-*-*-*-*-*-*-*-*-*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秩序上,在这种秩序中,已经挨饿的艺术家沉沦于荒凉的贫困,不得不放弃艺术,创作实践成为了专业人士的特权,文化失去了多样性的声音。“进步是不可阻挡的!”那些试图控制未来的家伙们总是这样告诉你。但这里面没有任何进步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文化向更早的、前专制的、”贵族"的、”封建"的阶段的一种回归。“进步”的并不是用机器人取代收银员,而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中自动化释放了收银员的时间,或者至少确保收银员去做更好的工作。与"卑微工作”不同的是,"卑微工作”应该被委托给机器,只要它们的人类前辈被保证有另一种收入。艺术是一个领域,机器的作用应该被限制在作为面向人类服务的工具的功能上。创造性实践的民主化才是“进步的”,而不是它们的精英主义。手段的民主化才是进步的,而不是手段对人的取代。这是一个关于"进步"的伦理和人文的权宜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数以百万计的人类正在成为“多余的”,并被冲到陷阱里,只能听着那些迫使你相信正在发生的事是“正常的”反社会分子的冷嘲热讽。请不要忘记,"正常"是一种建构,是契约的主体。什么是正常是由社会决定的。是的,技术在进步,但我们必须不断地问自己,它是如何进步的,为了什么目的?是为我们服务的吗,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了吗,还是把我们推到了这个生活的边缘?这是一个权力的问题,控制的问题,民主的问题,控制自己命运的问题。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是可能的,但人类为什么要去追求这样一个世界?这样的"进步"和自杀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不介意数百万突然变成“多余”的人就这样死去,给机器让路——那就说吧。但请记住,你的同意为未来打开了大门,在那里,你自己也会在某个时候突然变成“多余”。#AI

封面图片

Sora证明马斯克的是对的 但特斯拉和人类可能都输了

Sora证明马斯克的是对的但特斯拉和人类可能都输了随后他在X上转发了一条2023年的视频,内容是特斯拉自动驾驶总监AshokElluswamy向外界介绍特斯拉如何用AI模拟真实世界驾驶。视频中,AI同时生成了七个不同角度的驾驶视频,同时只需要输入‘直行’或者‘变道’这样的指令,就能让这七路视频同步变化。当然,这不意味着特斯拉早在一年前就掌握了Sora的技术,毕竟特斯拉的生成技术只用于模拟车辆行驶,而Sora能够处理的环境、场景、Prompt、物理规律等信息更加复杂,二者在难度上不可同日而语。但特斯拉AI和Sora训练的思路是一致的:并不是训练AI如何生成视频,而是训练AI理解和生成一个真实的场景或者世界,视频只是从某一个视角观察这个场景的一段时空。这是两家在现有业务上完全不同的公司,以彼此不同的方法来感知真实世界,而他们共同希望通向的,都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甚至更具体一些,就是具身智能和智能体。理解这个观点的核心,是理解OpenAI为Sora赋予的使命,并不只是替代视频生成的创作者,而是将视频生成作为帮助AI理解真实世界的‘模拟器’。如果说特斯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仍然需要用‘肉身’感受这个世界,那么Sora则是单纯依靠数据的输入,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OpenAI官网上,关于Sora的这篇研究论文名为《把视频生成模型作为世界模拟器》。请注意‘世界模拟器’(worldsimulators)这个关键词,它是比生成视频更关键的核心所在。其实,早在特斯拉发布FSDV12的时候,这家以汽车为主要消费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就已经展示了类似的能力。如何理解呢?首先,在FSDV12上,工程师删除了超过30万行定义驾驶规则的代码,系统将从被‘投喂’的驾驶视频中,学习如何应对真实的驾驶场景,而不是向过往那样,按照写好的规则,在某个特定场景下执行某一个具体的命令。当然,和作为‘生成式模型’的Sora不同,FSD的目标是实现自动驾驶,所以它并不需要真正生成一个具体的视频。你可以想象成一个人(或者智能体)正在进行‘防御性驾驶’,基于过往经验,可以对周围环境中交通参与者的下一步移动趋势做出判断。这个判断存在在头脑里就行了,不需要真正把它画在纸上。因此,特斯拉的FSD也不需要把对未来的想象,生成为一个真实视频,并呈现在车辆的某一个屏幕上。所以,现在有OpenAI和特斯拉两家完全不同的公司,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和路径,实现‘通过视频生成,让AI理解物理世界’这个相同的目标。简单了解一下Sora的运行逻辑:OpenAI表示,Sora结合了Transformer和Diffusion两个过去几年最重要的模型。ChatGPT、Gemini、LLaMA等语言模式都是基于Transformer模型,它对词语进行标记,并生成下一个单词;Diffusion模型则是‘文生图’的代表。如果从‘理解世界’的角度来审视Sora,那么某一帧图像的画质、画面关系绝不是模型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甚至官网释出的60秒一镜到底视频也不是最核心的部分。重要的是这个生成的视频可以被剪辑——在不同的机位下,无论是广角、中景、近景、特写,视频中人物和背景的关系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这才是Sora遥遥领先并接近真实的地方。这一点和特斯拉在FSD上采取‘纯视觉’方案可以结合理解。简单来说,99%的车企或者智驾团队都会在车辆上保留激光雷达,通过激光束的发射和接收,辅助计算周围物体和车辆间的距离关系。但马斯克不仅删除了30万行代码,还移除了雷达,只依靠高清摄像头采集和神经网络学习来判断距离关系。无论是对特斯拉,还是对OpenAI,这都是巨大的挑战。毕竟输入的画面是2D的,但输出的结果(无论是驾驶指令还是视频)都需要基于对3D世界的深刻理解。规模和质量是训练模型的核心。特斯拉的数据来源于真实道路上,搭载了传感器的车辆;而OpenAI的大量数据,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来源于网络。在质量的维度,在《马斯克传》里,作者艾萨克森写道特斯拉通过和Uber合作,获取‘五星司机’的素材训练FSD;而从规模出发,奥特曼最近希望筹集万亿规模的资金,就是重注算力和规模的具体体现。最后,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认为Sora和FSDv12是相似的?Sora和OpenAI未来的想象空间又是什么呢?它们和AGI又有什么关系?在马斯克看来,当人工智能可以真正解决一个问题(物理、数学、化学等等)的时候,AGI就到来了。不过还有另外一个理解维度,那就是具身智能。毕竟现实世界里,并不是只有数学公式和文字规则,拥有一定的智商的小猫小狗也可以依靠运动真实地和物理世界进行互动。这点对于过去只能输入二维信息的AI来说很难做到。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看到Sora后在X上评价是‘GGHumans’,在他看来Sora今天做到的,已经打破了过去的次元壁,而能理解真实世界并继续学习,AI也就有了更进一步影响真实世界的能力。而就像特斯拉把这种生成能力用于训练车辆,Sora的价值也不仅仅是生成一个难以让人区分真假的视频,用作影视创作者的生产力工具(尽管这是一个非常困难且刚需的场景)。就像周鸿祎所说,‘Sora只是小试牛刀,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视频制作的能力,而是大模型对真实世界有了理解和模拟之后,会带来新的成果和突破。’...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90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9067.htm

封面图片

个人如何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说说我帮我老板确诊新冠的经历

个人如何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说说我帮我老板确诊新冠的经历国内防疫大调整,目前更新到新十条。不确定之后还会不会大改,但即便按新十条,实质也处于急速开放,与病毒共存的道路。我理解很多人三年来的压抑,长期看我公众号的读者也知道我很早就说需要关注维持零疫情导致的次生灾害,也很早就说应通过引进高效疫苗、抗病毒药物,完善老年人免疫基础来应对新冠,而非一味严防死守。但即便开放,也不应为开放而脱离科学事实。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种话听上去漂亮,实际上却颇为危险。无论何时,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能否有效负责,负好责,负对责,取决于个人的健康认识、能力等各方面。如果仅需个人负责就好,还要各个卫生机构做什么,甚至还要医院做什么?每个人对医学、健康的认识程度不同,把更多责任转给个人应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配合。不应把个体承受不了的担子甩给老百姓,更不应为了把责任甩给个人就宣传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例如列什么新冠感染七天的病症流程,号称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90%无症状。我所在的地方早已开放,但开放不是躺平,仍然有针对新冠的各种健康建议与措施。我周围也有不少人感染过新冠,最近还非常巧合地帮我老板确诊了新冠。把这个经历记录下来,也以此为例分析一下在与病毒共存的开放时代,该如何去考虑、实践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上周二(11月29日),我看到我老板突然戴了N95,很诧异,问您这是啥意思啊?美国这里很早就取消了口罩令,工作单位戴口罩的人极少。几个月没戴口罩的人突然戴个N95出现在你面前,自然有点吓人。她说今天头痛发烧,安全起见就戴个口罩,但她觉得不是新冠,说是前两天天挺冷还出去爬山,估计是感冒。我也没多想,就说祝你早日康复,顺便说起就算是新冠也没啥,毕竟我们这里都接种过疫苗,大部分人还是低危人群,更何况没感染过的也没剩几个了。后来她和另一个同事讨论开会的事情,说想临时换个大一点的会议室,她可以离大家远一点。这时我突然想到我在办公室留了一个抗原试剂盒,就说我这里有个检测盒,要不你测一下吧,测了没事也安心,不用再纠结。我老板立刻说好,拿了试剂盒一测,阳性,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但确实感染了,转成线上参加会议,第二天开始进入隔离。一个礼拜后我和她线上开会,我问你怎么样,她说还没全好,而且抗原测了还是阳性,不过阳性的线浅了很多。可第二天还有几个会议比较重要,她还是想到场。如今公司的规定是至少隔离5天,如果检测抗原两次阴性那可以恢复症状,如果没有,也能回来但必须严格戴口罩。她想问问大家有没有人觉得她回来不安全,担心被感染。我说我没意见,这些做好防护就没什么问题。于是,今天抗原仍然阳着的她就回来开会了,但一直戴N95,然后开会离大家隔得老远。这件事我觉得很贴合中国防疫转型后大家该如何分析面对的个人风险,以及有哪些措施需要考虑。第一,随着社区传播的普遍,很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暴露于病毒之下,也就是没法通过我和谁接触了或者去了什么地方来推测可能被感染了。像我老板,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的。这种情况下个人要对症状有警觉性。一旦有症状,出于谨慎要严格地戴口罩,万一确实是感染新冠,严格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以我老板为例,有症状,虽然不太相信是新冠,但还没检测时就戴了N95,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续其他人的暴露风险。第二,开放了,不那么在意感染病例数,不是说就不要检测了,个人仍然要想办法尽快检测确认感染。像我在我老板感染这件事上,提供了检测的试剂盒,也算是不小的贡献,因为很快确诊让后续的隔离、保持社交距离都更及时。我手上的试剂盒是哪里来的呢?美国政府送的。是的,我是借花献佛。社区传播比较普遍的时候,能及时检测非常重要。可是要做到及时检测,需要个人与社会的配合:个人要有检测的意识,有症状了之后要想到可能是感染,要去寻求检测;社会或者说政府需要帮助提供方便的检测机会。现在各地非常积极地裁撤核酸检测,以往的全民核酸确实不适合社区传播较多时的个人检测,但不是说没有检测需求了,社会要想办法提供更适合当下环境的检测方式。第三,个人警觉+及时检测,不可能彻底阻断传播,但能延缓传播。还是我老板感染这个例子,她很警觉,一有症状就戴了口罩,而且当天就检测确诊,开始社交隔离。但我们有没有完全阻断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因为在症状出现前一两天就是有传染性的。她周二有症状,那么甚至在周末和她接触的人实际上也完全有可能是密接,有感染风险。所以,这里没有完全消灭传播风险。但由于较早采取防护措施与检测,后续的传播风险就被有效切断了。如果我老板有症状后不是出于小心戴口罩,而是说觉得未必是新冠先不管,那我作为密接,现在可能就要记录自己的感染经历,不是我老板的感染经历。放大到整个社会,这可能就是压平感染曲线和没压平感染曲线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人员同时感染无法维持正常社会运转,与感染分布在较长时间对社会的冲击更缓和的区别。中国现在的防疫措施调整非常迅速。很多人或许在想现在是不是调整的好时机,是不是应该等一等,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提上去或者过了冬天这个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再调整。对这种看法我持反对意见,因为原来的措施在疫情升温后已经没有可持续性,调整是必须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调整得早了,而是晚了。年初奥密克戎出现就应该准备转型。老年人疫苗接种率那么低,就是转型准备得晚造成的。可时机没有错不代表调整的速度以及具体方案就没问题。核酸检测裁了,但抗原检测跟上来了吗?没跟上不就留了检测的巨大漏洞?什么场所都开放,但如何应对感染激增准备好了吗?宣传机器一开,昨天说美国奥密克戎严重的媒体今天集体转向说奥密克戎没有后遗症,就是准备好了?老百姓听你宣传,病毒听你宣传吗?第四,新冠作为疾病,有较大个体差异,绝大部分人人是轻症无症状,不代表绝对的几天就好,存在固定流程。奥密克戎是活病毒,病毒感染必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宣传什么七天新冠疾病流程,第一天怎么样,第二天怎么样,哪一天什么症状缓解,纯属胡说八道。别说一个活病毒不可能那么听话,就算是疫苗接种,能算得那么准,某个副作用是从第几天到第几天吗?只能说大部分人的副作用包括哪一些,某个副作用一般持续多久。每个人实际经历的副作用种类、表现都会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以我老板为例,她出现症状第一天是头痛感觉发烧,第二天我们线上开会,一看就不在状态,反应比平时慢很多。一个礼拜后听声音也知道还没全好。这当然不是重症,毕竟她之前打过四针疫苗,不到一个月前刚和我们说去打了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重症风险非常低。可就算是感冒,在每个人身上的轻重、症状也有差异。中国开放以后社区传播必然增加,按一些专家的说法,预计第一波感染60%。那更应该让民众了解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异质性。不能昨天为了清零,凡事往大了说;今天为了开放,凡事往小了说。老百姓需要知道感染后有症状很正常,不舒服也正常,真正无症状的没有那么多,不少人也没那么快几天就转阴。我身边同事基本都感染过,5天抗原转阴几乎闻所未闻,有个同事整整10天才抗原转阴。还有个挺年轻,平时身体不错的同事,打过三针疫苗,夏天感染,康复回来后说感受是“knockmeoutforgoodseveraldays”,连着几天动都不想动。但他太太同时间感染,反倒轻很多,基本没感觉。如今国内检测的力度下来了,感染可没有下来,离真正的高峰还差得远,参考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等地第一波奥密克戎感染,两三个月20%的人感染很正常。当下一些城市离感染剧增的阶段以周计可能都是过于乐观,必须要赶紧让民众有合理的预期,不要再说什么90%无症状的蠢话——全世界就没那么高比例的无症状。宣扬什么都是无症状,有症状几天就好,等到老百姓感染了,发烧的都觉得自己是重症,往发热门诊跑,这不是在给医疗系统挖坑吗?然后说某一天某症状就好,没好的怎么办,还不觉得自己身体垮了,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再强调一下,从我周围那么多感染病例的观察来看,轻症的病情也有很大个体差异,一些人是稍微久一些才能所有症状都消失,比如咳嗽,感染后几个礼拜还有点咳嗽的并不少见。如果你感染了,安心养病,不要觉得我哪一天还有什么症状,还没转阴,就不正常。个体差异很大,这些都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那些宣传某一天就会如何如何的人的脑子。最后,新冠阳性不是说绝对不能有正常社会生活,只是要考虑清楚风险,特别为周围的人考虑一下。像我老板,抗原还阳着就回来开会了。其实第一天测出来阳也是下班才走的,我们可没说你不能在这里呆了,必须回家或必须拉方舱。而是通过其它方式把传播风险给控制住了——感染的人戴N95,和别人保持距离,这就没什么风险了。至少不太可能说一个人把整个组给传染了,第二天大家都上不了班。另外,我们也注意了周围人的情况,我们这里都是接种过至少三针疫苗的,绝大部分人也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不是高危人群,不少人还都感染过了。这种情况下即便发生传播,有没有人可能是重症?几乎不可能。如果是一个养老院或医院,还能这么操作吗?显然不行。不要觉得因为你阳了,开门取个外卖都是罪过。但即便你前两天抗原转阴了,出门时也要想一下,公交车上坐你旁边的那位老太太,她万一感染重症风险有多高,万一之前的抗原是假阴性怎么办,是不是自己的口罩要戴得严实一点?新冠确实不可怕,但面对新冠极端的恐惧,或盲目的自信,却非常可怕。我们改变不了大浪将至的现实,但能通过科学降低风浪对我们的影响。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