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 | 从流亡到流浪:六四诗人老木的归途

王龙蒙在电话里听起来很忧郁。他说,是流亡生活加速了这些六四参与者的死亡。这是六四流亡者都忌惮的命运深渊,但这深渊却在不详地召唤他们。在可见的未来,1989年天安门民主运动都难以在中共政权下被平反,六四参与者的流亡者生涯还遥遥无期。 老木似乎也早已预见到自己的归途,提前为自己与天安门广场之间的精神联系立了碑。 老木在作于2009年的《录鬼簿》中写到: 我已经埋得深了, 头上是整个世界的尸骸, 总有青年挖胫骨为横笛轻吹。 我不出来, 我在地铁站里走了一万圈, 一万圈都是黑绢花编织—— 走成一个广场,为我自己。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六四34周年活动:亚洲

六四34周年活动:亚洲6.4台北中正纪念堂民主大道fb.com/events/6110363877555286.4东京都新宿駅twitter.com/StandwithHK_JPN/status/1662728992938672129/6.4Auckland-纪念天安门广场的民主先烈twitter.com/nzdp3/status/1655802381609893888/Sydney6.31PMUnitingChurch,AshfieldNSW21316.41PMTownHallfootpath6.46PMDunblaneStreet,CamperdownNSW20506.4KingGeorgeSquare,[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StateLibraryVictoria图片展6PM:墨尔本中领馆集会、游行#六四#八九民运#天安门事件#六四屠城#薪火相传#Tiananmen#monument#六四烛光#TiananmenMassacre

封面图片

【六四34|天安门母亲万安公墓悼念死难者】 【祭文:不会忘记那个黑暗的夜晚】八九年六四34周年日,北京「天安门母亲」多名成

【六四34天安门母亲万安公墓悼念死难者】【祭文:不会忘记那个黑暗的夜晚】八九年六四34周年日,北京「天安门母亲」多名成员在公安的监视下,到北京万安公墓悼念遇难者。天安门母亲表示,作为亡者的亲属,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黑暗的夜晚。于六四34周年正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周边戒备森严,军警和便衣三步一岗,禁止路人聚集、停留。警察还检查路人的身份证。上午,一位经过天安门广场的外省人李先生告诉本台:「我在北京,天安门周边全都是人脸识别的摄像头,你路过,就有警察在喊,前面的人拦截下来,要查身份证、登记,便衣特别多。只要你犯一点事就直接刑事拘留。」在微信、QQ等聊天工具上,今年的六四周年日未见到有人纪念六四死难者的白菊花、蜡烛。而「天安门母亲」发言人尤维洁、成员黄金平、袁刃、郝建、段昌琪等人,在北京警方的「护送」下,前往万安公墓祭奠他们在六四事件中失去的亲人。86岁高龄的张先玲近期因身体不适,未能到场。在影片中可见,6位难属身穿黑色衣服,向逝者鞠躬默哀。六四遇难者杨燕声的妻子黄金平在致辞中说:「六四34周年过去了,在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我们都聚集在西郊的万安公墓祭奠我们在1989年6月4日惨遭屠杀遇难的亲人⋯」祭文写道:三十四年前的今天,当时的政府动用野战军使用机枪、坦克和装甲车,在首都长安街以及其他重要街道上,无视马路上众多的民众,横行霸道、真枪实弹地向人群开枪,用坦克碾压,残暴地镇压了学生和市民们。我们的亲人,他们就是在那个血腥的夜晚倒在罪恶的枪弹下,为了心中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称,作为亡者的亲属,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黑暗的夜晚,永远记得。#六四34#天安门母亲

封面图片

入境处拒续批工作签证 研六四学者失中大历史系教席

入境处拒续批工作签证研六四学者失中大历史系教席独媒报导https://tinyurl.com/2td2nv2w曾于哈佛大学开设六四课程、著有《天安门流亡者:中国民主抗争的呼声》一书,自2019年起于香港中文大学任副教授的加拿大籍华裔历史学者何晓清,等待审批逾一年后,工作签证延期申请于本月正式被入境处拒绝,即时失去教席。何晓清接受《独媒》访问,表示自己是「好温和」的人,只想做研究和教书,惟「咁卑微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老师嘅要求,最后都要承受一个咁大嘅代价」,对决定感到无奈。她难以定言签证被拒的原因,但估计与其研究和教学有关,形容是很典型的「杀鸡儆猴」,对研究中国议题的同行和学生造成寒蝉效应,影响学术自由。何叹自己研究「流亡」的议题,最后反而成了其中一分子。#天安门屠城#毋忘六四#消失的民主自由#学术自由#何晓清#工作签证

封面图片

香港演艺界合力制作的《为自由》诞生

香港演艺界合力制作的《为自由》诞生1989年5月24日,卢冠廷作曲,唐书琛作词的《为自由》诞生,并由歌星黄耀光(Raidas成员)及蒋志光亲身将歌星合唱的录音带带上北京,献给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黄耀光和蒋志光回港后说:「这是全个天安门第一次播放的广东歌。」Credit:1989年的传真#民主歌声献中华#六四#八九民运#天安门事件#六四屠城#TiananmenMassacre#june4th

封面图片

歪脑|台湾的34六四纪念诠释史: 从“血脉相连”、“中国人权”到“对抗暴政”

34年过去,到了2023年的现在,是谁还在台湾声援与纪念“六四”?当说起“天安门事件”,还会唤起台湾怎样的历史记忆?更艰难的问题则是——所谓的历史记忆,到底是在哀悼谁的记忆?

封面图片

六四当晚发生事件的大致过程如下:

六四当晚发生事件的大致过程如下:·38军和空降兵第15军在开向天安门广场行进途中,沿街扫射市民学生,造成大量死伤;·凌晨1时半左右,天安门广场周围的戒严部队开枪驱赶抗议民众,造成死伤;·凌晨3点左右,绝食四君子中的周舵等四人提议广场学生指挥部出面与戒严部队谈判带领学生和平撤离;·凌晨3点半,侯德健、周舵军队代表谈判,戒严部队同意学生撤离;·凌晨4点,天安门广场上突然熄灯,数千人慷慨悲歌《国际歌》;·凌晨4点半,天安门广场重新亮灯,戒严部队开始清场;·数万军人涌向纪念碑基座,广场指挥部封从德组织广场学生口头表决,做出撤离决定;·凌晨4点50分,戒严部队用武力驱赶学生;·5时半左右,军人开枪射击不撤离广场的学生;·清晨7时许,撤离广场的学生队伍在六部口遭坦克碾压和毒气弹袭击,多人死伤;·学生撤回各高校后,部分学生在高校设灵堂祭奠死难者;·六四屠杀引发全国400多个城市民众抗议和世界各国的谴责。这一天,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大屠杀发生三年之后,1992年6月16日美国的《世界周刊》,发表了署名钟罗白题为《白色黎明》的回忆文章。这个当年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描述他在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附近九死一生的经历,现摘录该文结尾部分:……我继续向前行,坦克飞快地向前开着,边开、边向两边的人们扔毒气弹。走到中南海门口时,站岗的军人抱起不知什么时候武装起来的大木棒,向外驱赶试图入中南海躲避毒气弹的人群。当我们来到六部口时,见马路左侧围满了一群人,坦克开始停下,并缓缓后退,我穿越马路,来到那里,当即被那个场面惊呆了。只见路边自行车道与马路结合处,方圆七米左右的地方,在被撞倒的数排自行车上面,是一大片血肉模糊的尸体。所有尸身连成一片,呈饼状,约有十多具,上面还有坦克履带印。一个小伙子脑袋被压扁,白色的脑浆迸出数米远,另一个戴眼镜的男学生,仰天躺着,下面的自行车车把竟从他的后背穿入,从腹部穿出,还有一个女的,压得只剩下依稀可辨的蓝色裙子……在尸体旁,是一面红色的校旗,大部分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