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 | 米米亚娜:让丧家之犬再跑一会儿

因为不忍心看到几个香港朋友表达他们的痛苦煎熬,我想去尽量弥合那撕裂,所以转发了一些有助于降温和缓和矛盾的言论,包括示威者事后发表的道歉声明。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们很快都被墙掉了,就连我保存的很多香港朋友发的朋友圈截图,也一张都发不出来。我好像被困在一个真空里,又像被沉入了深水,目睹着周围人歇斯底里地张大嘴,却没能发出任何声音。那一刻品尝到的屈辱和悲愤,几乎从身体内部捅死我。如果不是香港出事,我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墙的威力,它十几年日积月累对国内民众产生的影响,其效果都在这一次得到了最大释放。我和很多朋友在认知上的鸿沟,只不过终于有机会暴露出来而已,但窥见他们的几分真实底色仍会让我心惊。不出所料的是,我引来了又一波的人身攻击。有个人在留言里说:“现在我觉得你很可怜,是一条真正的丧家之犬。”我觉得他说得好对。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Matters | 米米亚娜:我的反贼群因为George Floyd案引发的美国暴乱而撕裂了

我很难想象,在充斥着黑人和慕斯林歧视、反港独和香港运动、反美、反资本主义、粉国家主义、以及所谓“田园女权”话语的内地社交媒体舆论环境里,一个坚信“屁股决定脑袋”的小粉红如何才能辗转腾挪找到可以安放自己那套叙事的安全空间?因为总会在某个案例里,几套逻辑互相矛盾,如果不给自己的三观来次大修正,认知的障碍就可能越来越多——把这个花样navigate的过程称为“杂技”真是传神。歧视黑人就得说美国体制和警察没错,反美就得说黑人反抗公权力是正当的。如果再加上个香港运动的layer,就必须更讲究:黑人反抗公权力是正当的,那么香港人的反抗是正当的吗?如果香港的体制和警察暴力没错,美国的体制和警察暴力也没错吗?我相信以此完成一套无懈可击的论述一定难不倒中国人,万一自己的逻辑无法自洽,他们还可以把别人的经验变成“幻觉”,而墙的必要性被循环自证了:它保护了很多被它制造出来的有精神分裂风险的人。

封面图片

Matters|米米亚娜:米米炸号记

从我炸号开始到能够(暂时)使用微信,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不可思议的是它给我带来了如此多的摩擦。失去联系人、失去大量生活记录只是个开始,随之而来的时间、精力的消耗简直令人心力交瘁。更多的创伤体验则来自于普遍意义上傲慢的权力为所欲为却不付出任何代价,以至于更多人不得不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遍遍投入这荒诞程序中的屈辱感。 我无法忍受让这种无意义的经验存在于我的生命里,任凭它不断腐蚀我的力气,所以我必须写下来,作为一种反击。 在整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更多人在不断反击,从“微信封号”的超话,到两次“我要言论自由”、“我要求言论自由”社交媒体运动的发起——有一个据说是上海的姑娘上街举了牌,还有多个学者、公民团体为争取言论自由发起联署。而这也引发了海外联动,我看到有外媒的记者在做疫情期间微信封号的调查,公民力量也启动了针对腾讯公司的集体诉讼。 反击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打压,这次的炸号,不就是我长久以来一次次挑战言论边界的后果吗?可是打压也会酝酿下一次反击。绞索不是一下子收紧的,如果无法拓宽言论的边界,起码我们让它在收紧时遇到多一点阻力,再多一点吧。

封面图片

我在温泉旅馆的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儿。

我在温泉旅馆的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儿。这家温泉旅馆是我的娘家。父母因为聚会的关系,要出去几天。因为小旅馆里的两名工作人员离开就没法继续工作,所以把正在放暑假的我叫了回来。“哎呀?你已经气喘吁吁了吗?”这时汤香里小姐来了。我哥哥的妻子——在我看来是嫂子。现在是这家旅馆的小老板娘。“没有奖励就没有干劲了吗?如果你觉得姐姐好,我就奖励你一下吧?”哥哥——去年病死了。汤香里女士是所谓的寡妇。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开那样的玩笑是不谨慎的。在客人面前,明明是端庄优美的小老板娘……在我面前就是这个。那天晚上……我泡在旅馆引以为豪的露天温泉里,陷入沉思。我一边泡澡一边眺望夜空的星星,这时有人进来了。“我说……嫂子……你为什么……会在这里?”本体+CG图包#PC日文#嫂子不肯放开我的东西~寡妇小老板娘的诱惑~

封面图片

鸡蛋bot|拒做常态化核酸,我们成了「丧家之犬」

“因为我们没有参加全员核酸,现在被要求离开张家口,我们已经被驱逐出村。现在在距离村口两百米的地方搭帐篷,两个人一猫一狗。”“我会一直睡在村口进行我的行为艺术,表达对常态化核酸政策的不满和不认同。”他发朋友圈说。

封面图片

米米亚娜| 香港叙事的困局,知识精英的败局

上周末香港抗争暴力升级之后,刷朋友圈又变成压力山大的一件事。听说卢克文的《香港问题和世界真相》这篇文章发出来几个小时就过三百万阅读了,外加十万+的点赞和十万+的在看。

封面图片

中科院物理所评价:常温超导突破搞不好能发诺奖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中科院物理所评价:常温超导突破搞不好能发诺奖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对此,中科院物理所表示,这次Dias给出很多原始数据,可以说全面又丰富。从文章来看,这项工作无疑是突破性的,相关证据也很充足,如果能重复出来,搞不好未来能发诺奖。中科院物理所话锋一转:但物理学的研究终究不是一家之言,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经得起验证,这个也不例外,这项工作势必要经过行业内各个研究组的重复,如果经过多次重复之后,确定该结果的正确性,那将是划时代的工作。我们今年诺奖预测也就有底气了。不过因为之前有“前科”,领域内许多科学家对Dias研究团队其实持不信任态度。中科院物理补充道:这次的工作号称是近环境下的室温超导,Tc最高处的压强为1Gpa,大约1万个大气压,虽然还是很大,但相比于之前的270万个大气压,已经小了很多了,重复的难度也小了很多,相信已经有很多研究组已经开始着手重复实验了。...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866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866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