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地得|成都商报和的30年

现在,几乎所有都市报都陷入困境。不管在哪个城市发生“重大公共新闻”,都市报和它们所转型的新媒体,几乎都是失声的。从根本上来说,报纸最终和城市失去了“生命联系”。不管是成都商报的“三十而立”还是南方周末的“四十不惑”,报庆叙事都变成一种“自我表扬”,其公共价值都愈发稀薄。或许这就是一种宿命。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城市的地得成都商报和的30年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ait/20240101

封面图片

城市的地得|这个春天,成都又变得”文明”而乏味了

商家们一个荒诞的感受是:在城市需要“烟火气”来作为政绩的时候,为了鼓励外摆,甚至恨不得出台鼓励政策;而一旦不需要了,这些又都变成了“违规”,变成了“不文明”。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治理行动,只是一阵风,或者是一种运动,它会过去的。用不了多久,成都就又会恢复“烟火气”,在历史上还没有谁能真正清除掉这种烟火气。

封面图片

城市的地得|看到一点希望

大城市的小区自治,是一个城市繁荣和安全的基础。印象中,2008年前后,报纸上经常报道小区业委会通过“自治”“立约”来决定自己的事务,后来,这种探索就逐渐淡出了公共视野。

封面图片

城市的地得|“亮亮丽君”的道路

他们或许还没明白,真正“成为市民”不仅仅是要在城市有一套房,站稳脚跟,也不仅仅是把户口迁过来,让小孩上学更方便,而是要勇敢表达。真正的表达,不仅是讨要自己的2万元,而是要注意到城市中有很多像自己一样处在不公状态的人,不仅是为自己发声,也要为他人发声,这时候就是在创造“公共价值”。

封面图片

【404文库】城市的地得|桥和人心:“私自架桥”中的乡村政治困境

在乡村,人们有没有可能连结起来,发展出一种“公共生活”?在大队支书和乡干部之外,允不允许“有威望”的人存在?

封面图片

【404文库】城市的地得|身体是人最后的堡垒

不管是核酸、疫苗还是行程码,都是权力对个人身体的一种认证:你是健康的,是可以通行的。现在在你身上盖一个章,就是这种逻辑的必然,总会有人想到这一招。对发明这个创意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创造,也有一种真正的快感。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