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中国掀起撤稿自查风暴的背后,越来越猖獗的学术不端

根据Nature的报道,在2023年共有超10000篇研究论文被撤稿。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撤稿中,中国的论文占比极高。美国恒祥咨询整理数据后发现,中国去年撤稿的论文占总撤稿的75%左右。数据不可靠、同行评议造假、由论文工厂伪造和抄袭,是2023年中国学者SCI论文撤稿的四大主要原因。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知识分子#中国掀起撤稿自查风暴的背后,越来越猖獗的学术不端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b

封面图片

学术不端的影响有多大?可不仅仅只是撤稿这么简单

学术不端的影响有多大?可不仅仅只是撤稿这么简单学术不端在科研圈可是大忌,是指在学术研究、出版和教育活动中违反科研诚信和伦理标准的行为。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形式:造假、抄袭、剽窃、不当署名、重复发表等。《自然》杂志,两次撤稿2020年10月14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兰加·迪亚斯(RangaDias)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声称发现了人类史上第一个“室温超导”材料——一种含碳、硫、氢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在267万个大气压下会出现15℃左右的超导电性。这项研究一直争议不断,特别是关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受到领域内专家的广泛质疑,论文最终于2022年9月26日撤稿。而2023年3月9日,迪亚斯等人又匪夷所思地更进一步,发布了第二篇“室温超导”的研究,这次的材料是镥-氮-氢三元化合物,仅需要1万个大气压就可达到21℃左右的超导电性,然而该论文结果很快被同行证伪,并且发现数据存在大量的问题,论文在2023年11月7日撤稿。在2021至2022年间,罗切斯特大学对迪亚斯的第一篇室温超导论文进行了三次“自查”。第一次调查由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JorgeHirsch提出的磁化率数据问题启动,但最终认为没有进一步调查的必要。第二次调查应PhysicaC主编的要求启动,但也未能导致正式调查。第三次调查在Nature表达撤稿意向后进行,但同样未发现需要正式调查的证据。这些自查过程被认为没有充分解决迪亚斯的数据问题,引起了外界对调查过程的失望和批评。2023年3月,迫于多方压力,罗切斯特大学终于组建一个独立调查委员会,对迪亚斯发表的两篇关于“室温超导”的论文,以及另一篇撤稿论文结果展开了详尽的调查。近日,这份独立调查得出了最终结论,一份长达124页的调查报告详细地描述了这场“令人震惊的造假历程”。至此,迪亚斯的弥天大谎与学术不端已经盖棺定论,历时三年多、几经曲折的超导风波终于落下帷幕。引发复制热潮的“LK-99”迪亚斯的关于室温超导性研究的两次撤稿事件,是科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不端事件,也迎来了他命运的结局。而“LK-99”室温超导的故事却还尚未落下帷幕。“LK-99”乌龙事件始于2023年7月。由首尔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中心(QuantumEnergyResearchCentre)的SukbaeLee和Ji-HoonKim领导的团队称LK-99是一种在常压和至少127?C温度下的超导体,并展示了室温环境下该材料在磁体上方半悬浮的照片和视频。这一消息很快得到了科学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引起了全球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甚至有许多不主要从事超导研究的人也尝试复现LK-99实验结果。然而论文数据给出的三条关于“超导”的证据均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引起了领域内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的强烈质疑。他们对该声明的谨慎态度源于对超导电性研究的历史和“室温超导”巨大挑战难度的了解。尽管超导现象已发现百余年,有上万种超导材料不断被发现,但目前常压下超导体的最高临界温度纪录仅为-139?C,远远低于27?C左右的室温环境。接下来,全球的科学团队试图复现LK-99实验的结果。复现是科学方法的基石,是验证新的研究发现有效性的关键一环。然而,各国科学家们尽管进行了多次尝试,尽管有类似半悬浮的实验现象能够被复现,但却没有一个团队能够独立给出韩国团队报道的所有结果,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说明该材料纯度极差,而且根本不超导,甚至可能高温下是完全不导电的绝缘体。这些复现的失败引发了对“LK-99常压室温超导”原始发现有效性的严重质疑。2023年8月《自然》杂志也发表评论提出了质疑,鉴于对“常压室温超导电性”越来越多的质疑以及独立研究团队无法复现结果的事实,韩国超导低温学会也随后发表声明:LK-99的超导电性目前证据不足。截止到目前,该论文的研究团队尚未有进一步的回应或更新的进展报道、复现。无论是迪亚斯的高压室温超导,还是韩国常压室温超导,关于室温超导研究的多次撤稿以及无法复现是关于科学研究挑战和复杂性的一个警示故事。它反映了科学的动态本质,其中声明必须经得起复现和验证的审查,才能被接受成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室温超导之所以会这么火,因为在室温下实现超导电性一直是物理学中长期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不仅能极大降低电磁应用中的巨大损耗,还能实现强磁场、高精度探测和各种尖端量子器件。虽然室温超导的问题论文几番撤稿,人们对室温超导梦想的追逐是不会停下脚步的。而在其他领域,又充斥着多少有问题的论文呢?如何防止学术不端?针对学术不端事件,国外的科学家和教育界人士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下面摘录一二,或对我国科研团队避免重蹈覆辙有所帮助。防止学术不端事件的发生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制度、教育、监督和文化等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强化伦理教育研究人员培训:对科研人员进行定期的科研伦理和诚信培训,强调数据的真实性、透明性和可复制性的重要性。学术诚信课程: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开设必修的学术诚信课程,教育学生关于抄袭、伪造数据和篡改数据等行为的后果。2加强研究监督和评审同行评审:加强同行评审过程,确保评审人员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对提交的研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数据共享:鼓励或要求研究人员公开原始数据和研究方法,以便其他科研人员可以验证研究结果。研究透明度:提倡研究透明度,要求研究人员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3制定严格的学术不端处理机制明确规定:制定明确的学术不端行为定义和处理程序,包括投诉、调查和处罚措施。独立调查:在受到学术不端指控时,由独立的委员会进行调查,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公开处罚:对于证实的学术不端行为,公开处罚结果,以起到震慑作用。4建立科研诚信文化领导榜样: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为青年研究人员树立榜样。鼓励实质性贡献:改变评价体系,重视研究的实质性贡献而非仅仅是发表的数量或影响因子,避免过度竞争导致的不端行为。开放讨论:鼓励科研人员就伦理和诚信问题进行开放讨论,提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和警觉性。结语学术不端会对科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损害相关个人和机构的声誉,也对公众对科学研究的信任造成了影响。因此,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维护科研诚信是每位科研人员的责任。...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6888.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6888.htm

封面图片

GPT-4 整治学术不端:人大 / 浙大团队实测 7000 篇论文,撤稿预测与人类 95% 一致

GPT-4整治学术不端:人大/浙大团队实测7000篇论文,撤稿预测与人类95%一致https://www.ithome.com/0/761/869.htmhttps://arxiv.org/abs/2403.16851(英文)研究表明,GPT-4的总体预测结果(包含撤稿预测和非撤稿预测)与人工预测结果的一致性最高,高达约95%!其次是GPT-3.5和SVM模型,其一致性超过80%。而关键词方法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的一致性则在46%-64%之间,预测效果一般。在精确率方面,同样是GPT-4的精确率最高:GPT-4预测会撤稿的论文中,近70%的在人工预测中同样会撤稿。而其他模型的预测精确率均远低于GPT-4。

封面图片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闹大了 认定首个室温超导体数据存疑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闹大了认定首个室温超导体数据存疑登上Nature封面的“首个室温超导体”重磅论文,突然被撤下了!什么情况?要知道,这篇论文当时在学术圈引起了巨大轰动,剑桥大学、马普所等众多知名学者都表示这具有“里程碑”一般的意义。并被Science评为2020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研究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室温超导体,可以在15℃“高温”下无任何电阻地导电:...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31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3119.htm

封面图片

11名学生实名举报学术不端 华中农大教授被解职

11名学生实名举报学术不端华中农大教授被解职中国华中农大公布此前被11名学生举报学术不端教授黄飞若的调查结果,认定其多篇论文存在伪造数据等问题,该校决定撤销黄某某校内一切职务,解除聘用合同。华中农大星期二(2月6日)在其官方微博通报黄飞若学术不端等问题调查处理情况报告。通报称,黄某某10篇论文存在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和图片,两篇论文不当署名,主编出版的《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教材重复了他人出版教材的部分内容,且未注明出处。报告也指出,师德师风方面,黄某某存在指导学生失职失责、言语不当、敷衍教学问题。在财务方面,存在对部分研究生少发助研津贴问题。该校决定撤销黄某某校内一切职务,解除聘用合同,并报请撤销其教师资格,报请对涉及其学术不端的科研论文、科研项目等予以撤稿、撤项;停用其主编的《饲料智能加工生产学》教材。黄某某指导的15名在读研究生均已落实新导师,对部分研究生少发的助研津贴已补发到位。此前,黄飞若课题组11名硕士、博士研究生,通过一份125页图文并茂的举报材料,实名举报黄飞若多个方面涉嫌学术不端的问题。举报涉及篡改实验数据、实验图片造假、论文不当署名、操纵同行评议、教材编写抄袭、打压学生等问题。举报事件在互联网上掀起对学术环境的讨论。华中农大星期二发布的通报称:“对黄某某严重学术不端等行为及由此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学校十分痛心,深表歉意。学校将举一反三,深刻检视,查堵漏洞,改进工作,坚定维护健康学术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2024年2月6日2:30PM

封面图片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从《自然》杂志撤稿

美国室温超导论文从《自然》杂志撤稿11月7日,《自然》杂志宣布撤回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物理系助理教授兰加·迪亚斯在今年3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声称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相对低的压力下具有超导性的材料。《自然》杂志称应部分作者的要求,该论文已被撤回。作为对这项工作做出贡献的研究人员,他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发表的论文没有准确反映所研究材料的出处、所进行的实验测量和所应用的数据处理协议。上述作者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问题破坏了已发表论文的完整性。此外,该杂志还单独对论文中提出的电阻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担忧。该杂志的调查和发表后审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担忧是可信的、实质性的,但仍未得到解决。——(nature)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