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深一度|清退潮下的“编外人”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清理规范编外人员”逐渐从传闻变成越来越广泛的行动。看着越来越多清退的新闻,“编外人”心中的“确定性”被动摇了。有人虽然还在岗,却已清晰地感知到被解聘的风险,想出去拼一拼,但又恐惧于外面的不确定性,左右为难;有人在超过35岁的年纪被清退,人生好像一下子没有了余地,求职毫无竞争力;还有人做惯了“不用过脑”的执行工作,连做实时会议记录都成了巨大的挑战。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网络民议】被清退的编外人员如何过难关

【网络民议】被清退的编外人员如何过难关 10月5日,南方周末一篇报道《“不是我不够努力” :被清退的编外人员,如何过难关》关注了近期多地出现的“清退编外人员”问题。3天后该报道在微博上形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讨论热度持续走高。

封面图片

北青深一度|逃离怪物、变态、不祥之物,一个“双性人”如何寻找自我?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王梓淇唯一重要的事就是确定自己的性别。作为一个天生的“双性人”,幸运的是,她很早就知道自己更想成为女性,就和她染色体检测的性别一样。不幸的是,在试图成为一个普通的、拥有确定性别的人的过程中,她一次次地失败。

封面图片

北青深一度|感染新冠肺炎132天后,爸爸的战斗还在继续

不同类型的家属群之间,好像存在着一条“羡慕的链条”。逝者家属群里常有人说羡慕我们,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说不定可以像我们一样留住亲人。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更羡慕那些康复患者的家属们,他们的亲人相对已经有了一个光明、确定的未来。也许我们这样夹在中间的,是最受煎熬的,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我们群里有个女孩的父亲还在住院 ,因为经济压力太大不得不众筹,我把她的众筹链接发到康复患者群,毕竟那个群有两百多个人,我觉得怎么也能筹一点,但其实并没有太多人帮忙。最后那个女孩想把房子卖了,也许能凑几十万,医生明确跟她说,她父亲基本已经不可能恢复自理能力了。 说这些,我没有怪任何人的意思,对于康复患者的家属来说,感染新冠已经变成了一段人生经历,只要后续康复做得好,生活基本都是向上的“走法”。无论关心的问题,还是心理上的距离,跟我们只会越来越远。

封面图片

北青深一度|离婚诉讼中,被层层“消解”的家暴|深度报道

在《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多年之后,反对家暴越来越成为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很多时候,家暴仍是被忽视和“消解”的,它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回应,它难以被认定,它暂时停止后又再次出现。究竟是什么在“消解”着家暴,被“消解”掉的是什么?被留下来的又是什么?

封面图片

北青深一度|海外留学生的曲线回国路:中转香港回内地,遭遇通关“堵塞”

大量的国际航班熔断,海外回国机票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处在毕业季的留学生一票难求;而即便幸运地避开了熔断,在起飞前他们可能也会因航空公司超售而被“踢”。从5月初开始,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开辟”了另一种方式回国——经香港回中国内地。

封面图片

北青深一度|“玫瑰少年”之死

记者/颜星悦 实习记者/王健 编辑/计巍 “人自杀是因为生命力耗尽了,肉体却依然存活。活着真是莫大的折磨,食不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