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沙】中元节,武汉路边随处可见祭奠的人

@易辉天:掩盖的事实总会由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时代的一粒沙】雪猹:老家武汉的小姨昨天凌晨去世了

时代的灰尘,说出来轻松,压到自己肩上才体会到沉重如山。不惜一切代价,喊起来威武雄壮,别忘了我们都可能是那个代价。

封面图片

消息称奥迪寻找中国车企帮助购买平台授权

消息称奥迪寻找中国车企帮助购买平台授权“奥迪品牌拥有巨大的潜力,但是近年来并没有表现出来。我们没有捍卫它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因为软件问题,我们不得不推迟令人兴奋的电动车的规划”。他还特别提到了中国市场:“该集团的业务高度依赖中国,但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没有竞争力。”根据奥迪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奥迪在华销量为136416辆,同比下降了16%,在豪华品牌中下滑明显。更为严厉的是,大众还罢免奥迪首席执行官杜思曼,原因是业绩压力以及和奔驰、宝马的竞争压力,接替他的是GernotD·llner,将于9月1日生效,据悉,GernotD·llner拥有机械工程学位,1993年便加入大众集团,随后在保时捷担任多个管理职位,包括概念开发负责人以及Panamera系列负责人,他曾与现任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共过事。那么此次奥迪寻求中国车企帮助,会和谁达成合作共识呢?有人认为可能是蔚来,二者此前不打不相识,也算是有渊源;还有人点名吉利的浩瀚平台,该平台确实非常优秀,已经生产了多车。不管是哪个,一个既定的事实是,在电动化时代,国产新能源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997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9973.htm

封面图片

哪怕是再迟钝的人,在这个时代也很难不对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这几个关键词产生兴趣。再前两者的视域下,心理学会被还原成信息科学

哪怕是再迟钝的人,在这个时代也很难不对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这几个关键词产生兴趣。再前两者的视域下,心理学会被还原成信息科学和生理学、物理学。我们的思考是像《黑客帝国》那样,是运算单元搭配特定算法产生的吗(人工智能)?或者有一天我们能造出《银翼杀手》中的复制人,从而说明我们的思考是依附于肉体的功能吗(神经科学)?而心理学,尽管似乎从其能分出科目本身来说就说明其把人的心灵看作是一个能和物区分开来的东西,但还是可以用“理学”(logy-Logos)来把握。但从一个视角的反转能看出来心理学对心灵和物的区分的不彻底:不管是因为现实中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足够强大,又或者是逻各斯的某种性质,心理学大可以嘴上说说心灵(会思考之物)和其他物都不一样,但只要心理学还认为用实验、统计学、逻辑等科学方法来把握它是合法(Valid)的,那就其实并没有让心和物拉开距离。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学的问题不是把心灵看得太特别,而是还没有把心灵看得足够特别。而大多数消费心理学内容的人也享受着这种隐秘的亲近:我们可以用把握物的方式把握心灵,来让自己因为知识获得隐秘的交往优势。说到要让心和物拉开距离,我们可以看一看著名的心物二元论者笛卡尔的做法。他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建基于这样的想法:一切外部之物都可以被认为是如同梦境一般的幻象,唯有接受着各种幻象的存在,也就是在思考的心灵是确定的。这当然引来了一些很明显且重要的问题,比如:假如一切都可以是幻象,那为什么它们不是呢?在这里笛卡尔只能假设上帝和那个假设出来的一直想要欺骗思考着的恶魔不一样,它大发善心地保证了事物都如期所是地展现给我们。在对“我思故我在”百家争鸣的质疑和反驳中,维特根斯坦指出了一个简单的语法问题:“我思(Ithink)”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我想明天会下雨”,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这个看似简单的澄清,同时也澄清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存在凭空的思,思考本身是需要对象的。这一下子把笛卡尔式心灵从拥有无穷怀疑和无穷自欺的能力的高头大马上拉下来了:会思考的心灵是要遵循一定的结构(比如需要一个对象)的,在康德看来就是必须通过一个先验框架才可以认识事物。这在处理物的时候是谦逊了不少,但这还是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都被自己的先验框架限制了,我们怎么认识自我呢?又怎么去认识别的会思考的心灵呢?对于主题如何认识自己这个自反的问题,康德给出的答案是:主体认识到的自我既不是现象的我,也不是本质的我,仅仅是我在。在这里为了避免陷入叔本华式的迷思,我们要再一次使用维特根斯坦式的语言分辨:“我在”和“我思”一样是不完整的句子。尽管海德格尔拒绝使用主体这一概念,但对于“我在”这个不完整短句的补完,最好的就莫过于就是“我在世界之中存在”了。尽管我们仍能明白,心与物有质的不同,但这种不同并不是说明心具有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中占据了一个超然的观察者地位,可以无限制地怀疑一切物的实存。而是恰恰相反,主体是以一种生存论的姿态存在于世界上。心无法停留在“我在”,不得不完成这个句子,这个不自由恰恰是心这个会思考之物最大的自由。“精神是一块骨头”这个黑格尔著名的句子起作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这个论断的荒谬,体现出主体的否定性本质:“精神是一块骨头”本身是颅相学的幼稚结论,但这恰恰是精神运作的结果,它从物身上发现了不存在的性质,但是当我们做出“精神是骨头这个物上不存在的性质”/“精神不是一块骨头”的判断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只是在做一个语义上的切割,而这个切割就是主体本身。正如同在《银翼杀手》当中复制人在得知了自己不过是精巧的科技产物之后,对此表现出来的无奈与悲伤——他们终究无法合法地展现出来的“我在”,仿佛雨中的泪,迷失在混沌的现实,无法清晰地被分离出来——而正是这样的表达本身,强烈地体现着它们的“我在”,是在这一刻,我们确信他们是人。各种理学(Logos)自然也是这个否定性运动的产物,所以理所当然的,用理学来把握主体这个否定运动的机制是荒谬的。与执着于向内把玩主体本身构造的无限理学结构不同,拉康式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方法,而非理学,在向外探索的过程中,能成为我们穿越幻想的必要工具。————说是月内写出来的,但还是晚了半小时。实际上也基本上是在复读齐泽克,最后关于为什么要转向精神分析,感觉我短期也还写不出更充分的理由,希望能有人从这个小小的读书笔记中受益吧。

封面图片

家猪放生野外一年内就长出獠牙 会变成野猪吗?

家猪放生野外一年内就长出獠牙会变成野猪吗?放生的家猪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是事实,但这里必须辟谣一下,它们并不会变成野猪,家猪和野猪是不同物种,或者说家猪不是任何现代野生种群的后裔(大部分驯化动物的野生种群都已经灭绝了,这点植物相对好很多,许多驯化植物都可以找到它们的野生种群)。所以,即便是野化后的家猪,也与野猪有着巨大的差别。图:野化的家猪比如,家猪的明显特征是屁股比肩膀大,同时肩膀上并没有驼峰,而野猪正好相反,这些特征并不会因为家猪野化而发生变化。图:真正的野猪另外,家猪全部都是38条染色体的,而野猪拥有36条(西欧野猪)和38条(中欧和亚洲野猪)两种。不过有趣的是,无论是36条染色体的野猪,还是38条的野猪,家猪和它们都没有生殖隔离,都会产生可育后代。这点是家猪能够迅速野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家猪从来都没有真正被驯化,有研究表明,家猪和野猪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基因交流[1]。这种基因交流主要有两种情况,要么是野猪跑进了猪圈,要么是家猪跑到野外,生娃之后又给带回了猪圈,两者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发生。图:这只雌性家猪生了几只明显的小野猪其实,家猪温顺真的只是我们自己觉得而已,在所有驯化动物中,家猪估计算的上是最凶残的之一,只要你网上搜索下,你可以找到许多家猪伤人的故事(我这里说的伤人可不是一般的伤人)。另一方面,猪是杂食者,它们可以适应几乎所有陆地栖息地,而且还非常聪明,知道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栖息地。众所周知,美洲大陆原本是没有野猪的,现在美国、加拿大泛滥成灾的所谓“超级猪”,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野化后的家猪。15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把家猪带到了新大陆(美洲),并作为食物圈养起来,但是其中一些出逃了,而那些出逃的家猪迅速野化成了“美洲野猪”。不过,在19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出于狩猎运动目的,又把欧亚野猪或俄罗斯野猪引入了美洲。现在美洲野外的猪有三大“派系”,非常适应寒冷的“杂交猪”,扎根时间最长的野化家猪,以及真正的野猪,三者都已形成根深蒂固的野外种群,让当地人头疼不已。聊了这么多,我们还没有说为什么家猪回归野外后会长出獠牙,以及发生身体变化?首先,美洲野化的家猪当然也是有獠牙的,因为这是它们天生就有的特征,而不是野化后才长出来的。之所以我们觉得圈养的家猪不长獠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它们还没有机会长出獠牙就被吃了。家猪是为了肉而养殖的,人不可能一直养着它,通常在它成年之前就会宰杀,因为等它成年了,你喂养的饲料产肉率就会大打折扣,而它们獠牙却要成年之后才会快速生长。第二个是拔牙和阉割。雄性家猪如果不是作为种猪的话,它大概率会被阉割,不知道古时候的养殖户会不会这么做,但是有了集约化养殖之后,雄性家猪基本都会这么处理。我家以前也养过猪,而且并不是集约化养殖,只是普通家庭随便养养而已,买来小猪仔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做一个这样的绝育手术,而且据说没有阉割的猪,猪肉会特别难吃。图:很多种猪是会留着它们的獠牙的猪的獠牙是由睾丸激素推动,阉割之后的雄性家猪,它獠牙的生长速度会变得很慢,有一些可能已经养过了成年期很长时间了,也会因为被阉割獠牙显得不明显。当然,雌性家猪也会长獠牙,但是它们的獠牙不外露,本身就不明显,还有就是雌性也会做绝育手术,而绝育之后的雌性獠牙生长速度是最慢的。另一方面,即便没有做绝育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猪的危险性,许多养殖者也会在小猪仔时期就将它们的獠牙拔掉(这是真的,猪真的很危险)。野化之后,家猪的其它变化也是正常的,只是它们适应不同环境的一些的变化而已,比如毛发的变化只是因为它们换毛了而已,脸部变得更长了也只是它们需要去拱地寻找食物而已。总得来说,野化之后的野猪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特征都是家猪本身就有的,只是家养环境没有表现出来,或者还没有表现出来就被宰杀了而已,它们不会因为进入野外就具有野猪的特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281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2819.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具有类似大脑学习能力的材料

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具有类似大脑学习能力的材料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电力与宽带隙电子研究实验室(POWERlab)的博士生MohammadSamizadehNikoo在研究二氧化钒的相变期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当在室温下时,二氧化硅有一个绝缘相,并在68℃时经历一个尖锐的绝缘体到金属的转变,其晶格结构发生变化。根据SamizadehNikoo的说法,二氧化硅有一种不稳定的“记忆”。"材料在移除激发后会立即恢复到绝缘状态"。他开始为他的论文寻找二氧化钒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需要多长时间。然而,他的调查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收集了数百个测量数据后,他发现了材料结构中的“记忆效应”。在他的实验中,SamizadehNikoo向一个二氧化硅样品施加了电流。他解释说:“电流在材料上移动,沿着一条路径,直到它在另一侧退出。当电流加热样品时,二氧化硅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在电流消失后,该材料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SamizadehNikoo随后向该材料提供了第二个电流脉冲,并发现它改变状态的时间与该材料的历史密切相关。“二氧化钒似乎‘记住’了第一次相变,并预测下一次相变,”POWERlab的负责人ElisonMatioli教授解释说。“我们没有想到会看到这种记忆效应,而且它与电子状态无关,而是与材料的物理结构有关。这是一个新的发现:没有其他材料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研究人员发现,二氧化钒可能会回忆其最近的外部刺激,时间长达3小时。Matioli说:“事实上,记忆效应可能持续数天,但我们目前没有测量这种效应所需的仪器。”研究小组的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所发现的记忆效应是材料本身的一个固有属性。工程师们依靠记忆来完成各种计算,而可能通过提高容量、速度和小型化来改善计算过程的材料是非常需要的。二氧化钒能满足所有这三个条件。此外,其连续的、结构性的记忆使其区别于典型的材料,后者将数据存储为二进制信息,取决于对电状态的操作。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测量以得出他们的结论。他们还通过将新方法应用于世界各地其他实验室的不同材料来证实他们的结果。这一发现很好地复制了大脑中发生的情况,因为二氧化钒“开关”的作用就像神经元。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1279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12791.htm

封面图片

评论:去董宇辉化,根本就是一场阳谋

评论:去董宇辉化,根本就是一场阳谋小编突然袭击董宇辉未必是阴谋,东方甄选“去董宇辉化”却一直都是阳谋。图/视频截图怎么看这件事情?网上说什么的都有,可以讨论的问题也很多。有一说一,也说说我的思考。其一,这起风波不是简单的“小编”与主播之间闹矛盾。大家发现没有,这起风波是由东方甄选“小编”挑起的,但是事件发生几天了,“小编”究竟是谁,除了东方甄选内部人员,网友并不知情。到底是东方甄选刻意保护,还是这个“小编”根本就不是一般人?一个公司的小编、文案敢于在公开场合怼自己人,针对全公司的“销冠”、顶流、明星主播,这事情本身就不寻常。从我做新媒体这么多年的经验看,所谓“小编”往往是对外的一种统称,是一个马甲而已,有操作权限的人,自然不止一个。而且,人数少的新媒体公司,高管、管理人员化身小编,也是常事。况且,由于平台规则严格,谁能以小编身份说话,谁可以操作发帖,也有相应的审核流程。所以,挑起事端的这个“小编”,未必真的就是普通编辑、文案人员。我的意思,恐怕不能把这事情单纯看成是“小编”和董宇辉之间的矛盾。其二,挑事的小编是谁不重要,关键要问:小编为何如此有恃无恐?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无论从公司的管理制度,还是从业务的操作流程来说,都不允许出现小编或文案跳出来自毁IP的行为,这是犯了大忌。你看张雪峰那么火,背后有没有团队?前些天还直播给团队成员发福利呢。绝大多数成功的主播,背后都有团队,这并不稀奇。这是效率要求使然。团队所有力气都往主播身上使,都是为了打造IP。只有IP有商业价值了,团队成员才能有丰厚回报。既然如此,东方甄选的小编为什么公开背刺主播?这背后,不一定是有什么授意,但肯定是某种思维在支持小编。这种思维就是,把万千宠爱集中于董宇辉一身,不符合东方甄选的长期利益。东方甄选不能没有董宇辉,但东方甄选不能只有董宇辉,这应该是东方甄选乃至新东方高管的的一个共识。从董宇辉带火东方甄选,成为绝对主力以来,公司层面的“布局”就没有停过。包括在各种场合有意无意地淡化董宇辉,包括花费大量力气去培养其他主播,无外乎都是为了不让董宇辉太过于耀眼夺目。再看这次事发后东方小孙的第一次公开回应,所谓各大五十大板,其实还是拉了偏架,从侧面证明小编说的没错(小作文并非全部由董宇辉撰写),而且直接抡起棒子打向董宇辉的粉丝们(怒斥饭圈文化)。所谓抵制“饭圈文化”,说白了不就是抵制东方甄选被董宇辉一个人所“绑架”嘛。包括非常欣赏董宇辉的俞敏洪,也说出“热闹的背后,考验着我们长期稳定的发展能力”“长期稳定发展,主要看布局能力”这样的话。何为“长期稳定的发展能力”,不就是在没有董宇辉的情况下,东方甄选依然能够走下去的“能力”嘛。小编突然袭击董宇辉未必是阴谋,东方甄选“去董宇辉化”却一直都是阳谋。所以,东方甄选“小作文风波”,从根子上讲,就是公司意图“去董宇辉化”的一次激进行动。没有这个大方向,别说是小编,就是主编、总编、总经理,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打压董宇辉。其三,东方甄选“去董宇辉化”,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貌似正确,实则大谬。一家公司的命运系于超级主播一人,确实非常脆弱而且危险。从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的经验来看,超级主播是一家公司的重大利益所在,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交汇点。李子柒、薇娅等人的事例,无一不表明了这一点。但是,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例如,李子柒与微念的分歧是在于利益分配的分歧所致,而薇娅退居幕后,则是公司财务管理出了问题。问题是,董宇辉从没有抱怨过新东方钱没给到位,反倒是,按照市场行情的话,东方甄选给他的激励应该是远远不够的。他也不是公司股东(期权另说),对公司的财务管理构不成什么安全隐患。本来没什么矛盾,为何要生生制造出矛盾?更重要的是,东方甄选要想摆脱过于依赖董宇辉的局面,根本不该各种布局“去董宇辉化”,而是要想办法培养更多的“董宇辉”。当然,这一招东方甄选也一直在做,包括大量引进非新东方的主播,只是效果平平。但是,这不是更加证明了董宇辉的重要性吗?为何如今表现出来的,却是加速“去董宇辉化”的急不可耐?担心无鸡生蛋,却把最能下蛋的母鸡给杀了,这岂不是很荒谬?东方甄选现在干的,就是这么愚蠢的事。要说这么做是为了东方甄选的长远利益,好像说得通。但离了董宇辉,连短期利益都岌岌可危,还谈什么长远利益?如果不是董宇辉,新东方在线能否顺利转型为东方甄选还未可知。如果没有董宇辉,又何来东方甄选的高人气、高股价?所以,东方甄选的“去董宇辉化”,还不是犯了什么操之过急的错,而是从一开始就错了。东方甄选的稳定性,要看怎么稳住董宇辉;东方甄选的布局能力,也要看怎么安排好董宇辉。没有董宇辉,就没有东方甄选,正如没有俞敏洪,就没有新东方。这不是企业的软肋,也可以是企业的福分。东方甄选不能理顺摆正公司与董宇辉之间的关系,类似矛盾风波,就不可能消停。其四,董宇辉完全值得新东方厚爱,而不该重演恩断情绝的悲剧。一直没有讲到的是,董宇辉与新东方的关系,与其他直播电商公司完全不同。董宇辉原本是新东方的英语教师,形势所迫成为电商主播。董宇辉刚火那阵子,因想起离开新东方的同事而泪洒直播间,历历在目。他对新东方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可以说,董宇辉是新东方转型叙事的一个标志性符号。董宇辉的火,既悲情又悲壮。他个人的才情遮掩不住是一方面,新东方被迫转型的艰难,又是另一方面。“孤勇者”俞敏洪的背影下,长出了董宇辉的一枝独秀。双方是互相成就,也是互相欣赏。这份情感难得,也应倍加珍惜。在这次事件中,董宇辉最是无辜。风波不是他挑起的,在整个过程中也没有恶语相向,始终顾大局、懂谦卑。东方小孙则是失了章法。第一次回应,咄咄逼人,毫无诚意。暴露董宇辉收入,言外之意昭然。未及时处分小编,偏袒之意明显。归咎于饭圈文化,更是自己挖坑,里外不是。第二次回应,面无表情,照本宣科,可见仍是嘴服心不服。俞敏洪的两次回应保持了高情商的水准。但处在他这种“大家长”角色,面面俱到,有时候等于顾此失彼。未必要“二选一”,但是不能不作出决断。从公司治理角度,分配好利益蛋糕就是最大的政治。情感只能是润滑剂,利益平衡才是公司持久稳定之道。于情于理,都不能让董宇辉这样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人吃亏。...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46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465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