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书评|“二舅”的鸡汤滋润了观众心灵,却遮蔽了历史的苦难

拍摄者讲述二舅,以抽空历史背景的方式精心选择素材,来提供 “正能量”;用一种历经沧桑的豁达,通过“比苦”来消解现实中的问题,实际只是精神上的自我和解——类似阿Q的精神胜利法。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老萧杂说|我不接受由“二舅”苦难生发的任何道德矫情

我不接受由“二舅”苦难生发的任何道德矫情,不管其调门如何之高、技巧如何之娴熟。除非你们表态,愿把类似的苦难认领回自家。摒弃将不堪境遇诗意化,人生苦难神圣化,道德伦理崇高化,社会才可能对“二舅”们采取必要反应性措施,指向苦难的消解与幸福的达成。

封面图片

【CDT周报】第80期:二舅三天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而周劼三秒又让我复发了

这一周,B站上一部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爆火,短短几天时间内其点击量已达惊人的三千六百多万,出圈后持续占据微博、朋友圈、各大短视频平台话题热榜,已被很多B站网友评为“镇站之宝”。UP主 @衣戈猜想 全程配音讲述了主角“二舅”境遇悲苦但心态豁达的励志故事。

封面图片

衣戈猜想拍的《二舅》文案高级,画面悦目,立意不俗,但我在其中没有感受到任何治愈或振奋的力量,只觉得无尽的悲凉。

衣戈猜想拍的《二舅》文案高级,画面悦目,立意不俗,但我在其中没有感受到任何治愈或振奋的力量,只觉得无尽的悲凉。为什么,为什么只能是这样苦不堪言的一生。苦到连苦这个字都不能说出口,都不能去想,只要一去想这个念头,苦苦支撑的人生就会当场化为烟尘,就再也无法咬着牙过下去了。有人会讲,二舅挺乐观的,轮不到旁人来替他觉得苦。视频的拍摄手法也正是高级在此:始终以一种极度疏离、甚至略微调侃的语调,来淡淡地记述二舅充满苦难的一生。别说控诉和拷问了,连一声哀叹都没有。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荒诞,就像每走20步就要休息10秒的母亲,和正好用这10秒追赶上三米距离的二舅,是一种让人笑不出来的黑色幽默。笑不出来也要幽默。因为不这样,就真的生不如死了。今早还在想,我们第三世界的苦难,和第一世界那种光明与黑暗截然二分的痛苦搏斗,根本不在一个量级,黑暗再怎样堕落,正邪的秩序之分没有堕落。而在我们的世界里,苦难是混沌的,无序的,根本找不到源头。四针把二舅打成残废的赤脚医生,可能本身过得和二舅一样惨;毁掉别人一生的人,自己可能从来就没有过人生,因此连蓄意都谈不上。你能责怪恶人作恶,但你要怎么责怪无知与贫困引发的泥石流?我痛恨这种无序的苦难。更厌恶对它的歌颂。疏离地讲述它、最后穿插进一点正能量固然手法娴熟,但又何尝不是对它的正当化。可是它甚至也不完全是讲述者的错——在时代的一粒灰、命数的一次掷骰、和千千万万二舅这样逆来顺受默默生存的坚忍之间,是一片混沌的泥潭,从来就很难找到一个讲述的平衡点。对于这样“无论如何只有好好活着”的人生,对于这样时代蒙尘而个体既卑微又闪光的泥沙俱下,很难说能在其中找到什么抚慰的力量。想死而不得的老母亲,从晨挨到昏,大约也没有余力再去琢磨:人生究竟是值得一过的吗?不去想了吧,孝顺的孙女还要来探望,66岁的儿子每天还给自己洗脸、带自己散步,哪里有死的资格?这便是大多数东亚人的人生了。【网评】如果没有末尾那段上价值的总结,如果那段总结不是试图去从二舅这个个例去归纳出一个似乎“人人都可以效仿、效仿不了是你自己的问题”的规律,如果这段视频没有被站方乃至央视作为某种典型来推广,变成一种安慰剂/兴奋剂/行为守则的多功能玩意,这个视频其实还是不错的。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