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新闻|公社科薰陶、关注组停运、课室不谈政治 香港中学生如何迎接开学新常态?

经过一年的取缔、惩治、清理门户,香港教育终于迎来一个经“完善”及“优化”的版本 — 推崇批判思考的通识科被杀,换成以习近平讲话“视频”当教材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公社科);一度如雨后春笋出现的数百个中学关注组,逐一停止更新及宣布解散。一班历经政治觉醒的中学生,在学校“新常态”之下,将如何自处?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LLMPruner:大语言模型裁剪工具。通过对大语言模型的冗余词表进行裁剪,减少模型参数量,降低显存占用,提升训练速度,并且能够

:大语言模型裁剪工具。通过对大语言模型的冗余词表进行裁剪,减少模型参数量,降低显存占用,提升训练速度,并且能够保留预训练中学习到的知识。大语言模型(LLM,LargeLanguageModel)犹如雨后春笋般,其虽然效果惊艳,但参数量巨大,让普通玩家望而却步。如今的大语言模型大多为多语种大预言模型(MultilingualLargeLanguageModel),如LLaMA、mT5、Bloom等,其词表规模巨大,占据非常大部分的模型参数,如Bloom具有25万词表。在训练模型时,词表权重将会消耗非常大的显存,降低训练速度,产生OOM的现象。但在许多下游任务中,一般只会用到一两种语言,例如在中文场景中,一般只会用到中英文。我们可以对大语言模型的词表进行裁剪,只留下所需的部分,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保留模型的预训练知识,并且能够使用更少的显卡进行下游任务的finetune,提升训练效率。#工具

封面图片

ChatGPT修bug横扫全场 准确率达78%

ChatGPT修bug横扫全场准确率达78%ChatGPT准确修复了其中31个bug,遥遥领先第二名(21个),直接拿下“AI修bug界”的SOTA成绩!于是乎,这项研究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和讨论,Reddit上发布此帖的标题更是用上了“小心”、“注意”这样的字眼:但事实上,这真的会让程序员“危”吗?我们不妨先来看下这项研究。很会修bug的ChatGPT虽然ChatGPT并非是为了专门修改bug而生,但自打它问世以来,不少网友们都发现它是具备这项能力的。因此研究人员为了摸清ChatGPT到底能修改bug到什么程度,便引入了标准的错误修复基准集QuixBugs来进行评估。以及与它同台竞技的AI选手,分别是CodeX、CoCoNut和StandardAPR。研究人员从QuixBugs中挑了40个问题,分别让它们来修复bug。让ChatGPT来修bug的方法,就是在对话框里向它提问:这个代码有什么错误吗?在第一轮较量过后,结果如下:从第一轮battle结果来看,ChatGPT修复了19个,CodeX修复了21个,CoCoNut修复了19个,StandardAPR则是7个。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ChatGPT的答案与CodeX最为相似;这是因为它俩是来自同一个语言模型家族。这时候就会有小伙伴要问了,“ChatGPT不是还没有CodeX厉害吗”。别急,不要忘了,ChatGPT的一个特点就是越问越“上道”。例如在这个基准集中,有一个叫bitcount的问题,ChatGPT在刚才第一轮修复过程中是给了错误的答案:原本ChatGPT应该将第7行的n^=n-1改为n&=n-1。但在第一轮中它的回答是:如果没有更多关于预期行为和导致问题的输入信息,我无法判断程序是否存在错误。于是在给予它更多信息之后,ChatGPT便答对了这个问题。以此类推,在对第一轮没答对的问题进行更多信息提示之后,ChatGPT的修bug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最终,ChatGPT在QuixBugs的40个问题里答对了31个。网友忧喜参半对于这样的实验结果,网友们对ChatGPT修bug拿下SOTA这事产生的态度却不太一样。有网友认为这事不应该让程序员感到危机,而是会让他们觉得开心才对。言外之意,便是程序员们有了这么好用的工具,干活儿就会变得事半功倍。不过也有人对此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工作变得简单,不也就意味着需要的人力更少了吗?但还网友觉得,活儿是干不完的:即使AI能把开发时间缩短一个数量级,也只是意味着程序员将更快处理下一个工作。整体来看,ChatGPT很会修bug,并不会给程序员带来什么致命伤害。但若是把目光放到OpenAI其他的行动中呢?全球招外包训练ChatGPT写代码在此之前,OpenAI就表示过ChatGPT的重要用途之一是帮助程序员检查代码。换言之,它被定位可用的辅助工具。相比“ChatGPT带来威胁”的看法,等ChatGPT能力彻底进化,程序员都不用再怕写bug了。OpenAI布局的棋盘上,可不只有改bug偷塔程序员岗位这一件事。为了让它更大更强,OpenAI被曝在拉美和东欧等地区,提供了1000个外包岗位。外包员工的主要工作是标注数据,以及训练ChatGPT写代码这1000人中,40%是程序员,他们为OpenAI的模型创建数据,用来学习软件工程任务。一直以来,OpenAI的训练数据是从GitHub上抓取的。现在外包程序员们新手搓的数据集,不仅包括代码行,还包括代码行背后的人类思考逻辑步骤。有位南美的软件开发人员爆料,他为OpenAI完成了五小时的无偿编码测试。整个过程中,他的任务分为两部分。用书面英语解释如何处理一个编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如果发现bug,OpenAI会向他详细询问bug的具体情况,并请教如何修正。程序员需要展示思考问题的每个步骤,他据此猜测OpenAI很可能想为ChatGPT提供非常具体的训练数据。特斯拉前AI主管AndrejKarpathy在推特上调侃:最新的热门编程语言是英语。不过话说回来,ChatGPT修bug能力强是好事,要真能搞进化到可以完成代码里死记硬背的部分,也是好事。毕竟OpenAI成立时对外宣称的宗旨,就是希望“确保通用人工智能可以造福全人类”。虽然乍一看它这些年做的事,有点像在致力于用一部分人的努力,让更多人失业。从Dota2赛场上碾压人类,到GPT-3、DALL-E2、ChatGPT的闪耀表现,它带来的新产品总是伴随着“快要让xxx失业了”的议论声。但无论如何,商业却一直对它青睐有加。就目前而言,OpenAI的主要商业模式是API费用、token费用和软件许可。OpenAI近期还发布了ChatGPT的付费版ChatGPTPro,每月费用42美元(约合285元人民币)。虽然机器人对话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诸多迹象表明市场对OpenAI的持续看好。微软刚刚宣布将向OpenAI加码投资数十亿美元,并将OpenAI的模型融入微软必应等消费级和企业级产品中。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追加投资数额约为100亿美元。与此同时,WSJ披露的消息显示,1月初,亿万富翁PeterThiel创立的风投基金FoundersFund正在就投资OpenAI进行谈判。据悉,融资金额将至少达3亿美元。OneMoreThing在第一轮实验中,ChatGPT并没有解决QuixBugs数据集的bitcount问题。但若是你现在再重头问一次这个问题,就会发现ChatGPT可以“一遍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ChatGPT已经从这次研究过程中学会求解了呢?...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8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807.htm

封面图片

人人都为AIGC狂 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重演?

人人都为AIGC狂似2000年互联网泡沫重演?“如果要说时隔20年的两次繁荣有何共同点,那就是无论资金还是人才都在涌入相关领域,场面热火朝天。”六禾创投合伙人陈璧葵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么,人工智能带来的此轮热潮会否重蹈二十多年前的覆辙?创业热潮,AI成吸金兽陈璧葵现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期关注并投资包括软件即服务(SaaS)、硬科技等赛道,他于两年前投资了一家向量数据库初创企业,其产品可以处理复杂数据,进行大模型训练,是AI原生基础设施组件。“我刚投资时,那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创业项目,如今因踩中AIGC风口,团队正面对绝佳窗口期,很多投资者纷至沓来。”陈璧葵说。据市场调研公司PitchBook的最新数据,2022年全年,约45亿美元资金注入AIGC初创企业,来到2023年,仅一季度该行业就宣布或完成规模逾120亿美元的风投交易,是去年全年的2.7倍。这些出手阔绰的金主包括科技巨头以及风投机构,前者押注头部AIGC企业,后者更多的是寻找优质的“AI+”项目。经典案例就是年初时,微软斥资百亿美元投资ChatGPT开发者OpenAI。获得资本垂青的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为独角兽——即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美国研究机构CBInsights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全球AIGC独角兽约有13只,今年迄今就有加拿大Cohere、美国Runway等五家加入十亿美元俱乐部,上述13家企业从创立到成为独角兽平均历时3.6年,较历史平均值7年要缩减一半时间。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量初创企业同样如雨后春笋,一份商业计划书,企业名带有前缀“e-”或后缀“.com”,就能轻易换取数千万美元的融资。陈璧葵认为,两轮繁荣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年,企业多数停留在讲故事阶段,各项应用并不成熟,许多商业模式未有得到验证,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反观当前,AI和AIGC已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例如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明确的盈利模式。“互联网的问世相当于开辟一片新大陆,上面一片荒芜,而AIGC的出现更像是在这片大陆上建设摩天大楼,而门槛也相对更高。”陈璧葵形容道。芯片股今年狂飙等待独角兽成长的同时,不妨碍投资者激情下单已经上市的概念股。科技板块尤其是芯片股一改去年颓势一飞冲天,其中,英伟达因其芯片可满足生成式AI的计算密集型需求,产品丰富性也居行业领先水平,成此轮AI热潮的最大赢家。今年首六个月,英伟达股价暴涨1.9倍,市值于6月首次站上万亿美元关口,成为继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Meta和特斯拉之后,第七位美国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也问鼎全球市值最高芯片公司。投资者憧憬其他芯片公司也能复刻火爆行情,资金大肆炒作相关题材,华尔街成领头大哥,高调宣布allinAI的投资大佬不在少数。潘兴广场资产管理公司(PershingSquareCapitalManagement)创始人、亿万富翁投资人阿克曼(BillAckman)一季度向谷歌投资逾10亿美元;同期,知名对冲基金经理德鲁肯米勒(StanleyDruckenmiller)斥资4.3亿美元加仓英伟达及微软。在一众大佬加持下,其他芯片股同样狂飙,英伟达劲敌超威半导体(AMD)大涨75.9%,该公司于6月13日宣布推出用于训练大模型的AI处理器系列,向前者发起挑战;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同时也是英伟达代工厂的台积电今年以来累计上扬35.5%;博通(Broadcom)累计涨幅为55.1%。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争相增加算力储备、展开军备竞赛,三只个股今年涨势大幅跑赢大盘,微软上涨42.0%,谷歌涨幅为36.3%,Meta暴涨1.4倍;同期,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为15.9%。AI泡沫酝酿泡沫往往在一边倒的看涨声中酝酿。时间倒回2000年3月10日,纳指走向5049点巅峰,一年时间就实现翻番,然而,伴随着利率走高以及衰退声浪,纳指开启暴跌行情,股指下跌持续两年,其间叠加“911事件”影响,纳斯达克市值跌去5万亿美元,不及巅峰时的四分之一,历时15年才重回泡沫破裂前水平。科技企业多以估值自由落体以及公司清盘倒闭的悲剧收场,据外媒统计,52%的互联网企业在那次危机中破产,大多数公司的市值跌去75%。回忆起上述历史,纽交所交易员安德森(TimothyAnderso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泡沫达到顶点直至破裂之前,市场繁荣可以持续数年。“上一轮市场危机以1995年8月网景(Netscape)上市为起点,一直持续至千禧年初,其间市场经历了3~4年的繁荣期,6~12个月的离谱期,最后泡沫才告破裂。不过今天,我们尚未见到一单AI领域的首次公开募股。”安德森提及的网景是一家浏览器公司,该公司于1994年成立,次年就成功上市,发行价为28美元,上市首日最高涨至75美元,收盘市值达27亿美元,要知道,创建于1899年的通用动力(GeneralDynamics)历时43年才达这一市值水平。“网景时刻”和“iPhone时刻”,分别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里程碑事件。然而,1998年11月,网景被美国在线(AOL)收购。而2015年,美国在线也已卖身给了电信企业威瑞森(Verizon)。以史为鉴,一些分析人士开始警告风险。“不得不质疑,我们是否有些操之过急。”嘉盛集团资深市场分析师辛科塔(FionaCincotta)对第一财经记者直言,“当股票涨势过快过猛,自然而然会引发担忧。我们绝对处于炒作时期,2023年的人工智能大热潮转眼就将变成人工智能大泡沫。”辛科塔表示,英伟达高于预期的盈利指引触发芯片股近期狂飙,同时,害怕错失的情绪也成强大动能,推动股价超越其基本价值。她认为,现在需要退后一步,试着了解人们寄予AI的厚望能否兑现。“这是又一波互联网浪潮吗?是iPhone时刻吗?现在下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难言上述假设会否变成大量空话。我们应尽快加深对AI的认知,了解其对企业及更广泛经济的益处,这才是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辛科塔说。与辛科塔观点不同,安德森对人工智能技术看法积极。“上世纪90年代初,无人能够预测互联网将如何重塑世界,更不用说预判,互联网普及会对微观的企业盈利乃至宏观的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人工智能革命的潜力与信息技术革命难分伯仲,我毫不怀疑华尔街最聪明的投资人都是这样想的。”安德森说。作为风险投资人、正处两轮科技风暴中心硅谷的陈璧葵表示,一个新兴、快速发展的技术或市场一定存在泡沫,不过他更关注创新的价值和想象空间。“何为颠覆性创新,就是能够显著降低人类行动的门槛。例如,移动电话对传统固话的颠覆,互联网对信息获取方式的颠覆……ChatGPT诞生之后,人类数十年的学习、积累以及上百万的资金投入,这些学习成本直降为电费,就是一项非常伟大革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85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857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