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首页头条我国首颗生态环境综合高光谱观测业务卫星投入使用#澎湃##资讯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A、B双星联合观测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A、B双星联合观测A星搭载高精度磁场观测载荷、能量电子谱仪、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高精度地球磁场测量任务。B星搭载中能粒子探测器、太阳X射线探测器、激光反射器等载荷,重点开展太阳X射线和地球内辐射带能量粒子探测任务。A星和B星联合对南大西洋异常区高能粒子的时空分布结构开展观测。据悉,几年5月21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以一箭三星并联方式将澳门科学一号卫星A星、澳门科学一号卫星B星、珞珈二号01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使用的长二丙火箭和澳门科学一号卫星A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4次发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032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0325.htm

封面图片

生态环境部: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总体下降

生态环境部: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总体下降6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天威表示,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突发环境事件从数量来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呈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二是生产安全和交通运输事故是突发环境事件主要的诱因。三是近十年约四分之三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涉及水污染,约一半的突发环境事件涉及大气污染。四是从处置难度来看,环境突发事件有污染范围广、处置时间很长、环境影响很大等特征。五是突发环境事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疏忽。

封面图片

我国自主研制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投入使用

我国自主研制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投入使用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自主研制的波浪能海洋生态监测浮标“合作者号”4月9日在深圳大鹏海域投入使用。该浮标能够把波浪能转换为电能,为海洋仪器研发提供了具有充足能源的测试平台。在深圳大鹏海域现场了解到,“合作者号”浮标直径3.3米、高9米、重9吨,符合航标设计标准,这意味着该浮标在搭载海洋生态监测仪器设备的同时,也具有传统航标的导航功能。

封面图片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11月28日,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首颗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正式投入使用仪式在澳门举行。作为我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该卫星的投入使用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磁场探测技术水平。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开辟了内地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双方实质性科技合作,加快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树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良好范例,对于加快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澳门在国内与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澎湃新闻-首页头条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宁夏调研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情况#澎湃##资讯

封面图片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保持长期向好态势。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年度目标近3微克/立方米,“十三五”以来累计下降28.6%。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为85.5%,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86.8%,好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3%、下降6.5%。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