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财联社6月14日电,据《科技日报》14日报道,在启动对地外文明的搜索后,“中国天眼”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财联社6月14日电,据《科技日报》14日报道,在启动对地外文明的搜索后,“中国天眼”取得重要进展。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张同杰说,这是几个不同于以往的窄带电磁信号,目前团队正在抓紧进一步排查中。频道投稿:@zaihuabot交流群组:@zaihuachat花花优券:@zaihuatb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

中国天眼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根据科技日报报道,据张同杰透露,此次发现的信号不同于以往的窄带电磁信号,目前团队正在抓紧进一步排查中。张同杰说,“中国天眼”在低频射电波段上极高的灵敏度,对于搜寻地外文明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三方合作,组建了地外文明搜寻研究团队。中国天眼(简称FAST)于2011年开工,2016年落成,2018年,“中国天眼”安装并调试了专门用于地外文明搜索的后端设备,其主要作用就是从“中国天眼”浩如烟海的电磁信号中,筛选出有用的窄带候选信号,而把天体和人工信号排除掉。2020年1月11日中国天眼通过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同年9月,正式启动了对地外文明的搜索,搜索方式主要是共时巡天观测和系外行星目标观测。报道指出,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在搜寻地外文明上也被寄予厚望。这也是“中国天眼”五大主要科学目标之一。张同杰透露,2020年,在对“中国天眼”2019年的共时巡天观测进行数据处理时,团队发现了两组地外文明可疑信号。今年团队又从系外行星目标观测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可疑信号。“可疑信号是某种射电干扰的可能性也非常大,都有待进一步证实和排除,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张同杰说,可喜的是,在近几年的观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团队针对FAST19波束观测模式,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地外文明搜寻多波束匹配模式和地外文明信号频率漂移和偏振判据,使地外文明信号的鉴别过程更加科学完备。“‘中国天眼’将对已经发现的可疑信号进行重复观测,以进一步甄别并探测新的信号。”张同杰表示,经过科学家60多年的不懈探索,地球之外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和氨基酸已经被发现,地外智慧生命的最终发现和确认也很快会到来。“我们期待着‘中国天眼’能够率先发现和确认地外文明的存在。”发布:2022年6月14日10:07PM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没有发现地外文明信号

“中国天眼”没有发现地外文明信号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在一篇报道中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然而,同样迅速地,官方报纸《科技日报》上一篇报道这一发现的文章消失了。中国天文学家对这个结果泼了一盆冷水。中国外星文明研究组首席科学家张同杰在接受追踪中国太空和天文学发展的记者安德鲁·琼斯的采访时说:“可疑信号是某种无线电干扰的可能性也很大。高,需要进一步确认或排除。这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SETI项目首席科学家加州伯克利的DanWerthimer在一封电邮中表示,这些信号来自无线电干扰,是因为地球的无线电污染而不是来自ET。类似故事过去几十年一再发生。至今望远镜观测到的地外文明候选信号都来自地球,如最近一个被认为来自半人马座方向的信号被跟踪到是澳大利亚的无线电干扰。Werthimer博士认为可能在他的一生中都无法发现一个真正的SETI信号,但他坚信一定会找到。他说为了避开地球的无线电污染,可能需要在月球的背面建造一座望远镜。一百年前地球的天空没有人造天体,但那个时候我们缺乏技术手段去观测太空。“一百年后,天空不再存在。”——solidot,

封面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未发现确凿证据可证明外星人存在

中国航天科技:未发现确凿证据可证明外星人存在继墨西哥参议院展示两具据称是“外星人遗骸”的干尸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尚未发现可证明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星期四(9月14日)通过官方知乎账号称,“截至目前,我们在航天活动中尚未发现可证明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墨西哥参议院于当地时间星期二(9月12日)就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一事召开听证会,会议展示了两具头部萎缩的干尸。据称,这两具遗骸于2017年在秘鲁被发现,距今分别有1800年和700年。遗骸的头部细长,每只手有三根手指。从遗骸中提取的DNA也显示,它们并非人类。消息引起中国网民关注,但大多对这两具遗骸的真实性表示质疑。《科技日报》早前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去年6月透露,其团队也使用“中国天眼”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但这则微博帖文目前已被删除。

封面图片

科技部公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祝融号火星车、FAST天眼等入选

科技部公布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祝融号火星车、FAST天眼等入选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遴选程序分为推荐、初选、终选、审议、发布五个环节。2022年度共收到推荐600余项科学研究进展,均是在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期间正式发表或完成的研究成果。邀请专家从推荐的科学进展中遴选出30项进展进入终选,终选采取网上投票方式,邀请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等3000余位专家对30项候选科学进展进行网上投票,并邀请高水平专家对得票数排名前十的科学进展进行审议,最终确定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祝融号火星车在乌托邦平原进行原位雷达探测,图源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详细的火星地下结构和物性信息是研究火星地质及其宜居性演化的关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张金海团队等对祝融号火星车的低频雷达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细成像,获得了乌托邦平原南部浅表80米之上的高精度结构分层图像和地层物性信息。该研究揭示了现今火星浅表精细结构和物性特征,提供了火星长期存在水活动的观测证据,为深入认识火星地质演化与环境、气候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无线电波段最剧烈的爆发现象,是天文领域重大热点前沿之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团队联合北京大学、之江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团队利用FAST发现了世界首例持续活跃的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通过监测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201124A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FRB偏振样本。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构建统一图景,为最终揭示快速射电暴起源奠定了观测基础。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海水复杂组分引起的副反应和腐蚀性等问题一直是海水直接电解制氢难以破解的重大难题。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团队通过将分子扩散、界面相平衡等物理力学过程与电化学反应结合,开创了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破解了该领域长期困扰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技术难题。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北京大学、北京昌平实验室曹云龙、谢晓亮团队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祥喜团队率先揭示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新型亚类的体液免疫逃逸机制与突变进化特征,相关研究为广谱新冠疫苗和抗体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指导,为全球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溶液处理的优势,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应用中显示出重要前景。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通过设计钝化分子的极性,提升其在窄带隙钙钛矿晶粒表面缺陷位点上的吸附强度,大幅提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效率;开发出的大面积叠层光伏组件的可量产化制备技术,显著提升了组件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高密度与海量存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宋志棠、朱敏团队发明了一种基于单质碲和氮化钛电极界面效应的新型开关器件,综合性能优异,为发展海量存储和近存计算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利用超冷分子来模拟化学反应,可以对复杂系统进行精确、全面研究,而制备超冷三原子分子一直是实验上的巨大挑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团队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白春礼团队合作,在钠钾基态分子和钾原子混合气中利用射频合成技术首次相干地合成了超冷三原子分子。该研究为超冷化学和量子模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目前乙二醇的全球年需求量达数千万吨级,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厦门大学谢素原团队与袁友珠团队联合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厦门福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富勒烯改性铜催化剂,实现了富勒烯缓冲的铜催化草酸二甲酯在温和压力条件下的乙二醇合成,有望降低对石油技术路线的依赖。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当将飞秒激光聚焦到材料内部时,会产生各种高度非线性效应,这种极端条件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充满着未知。浙江大学邱建荣团队及其合作者们发现了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形成的新机制。该成果揭示了飞秒激光诱导空间选择性介观尺度分相和离子交换的规律,开拓了飞秒激光三维极端制造新技术原理。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费米面决定了固体材料的电学、光学等多种物理性质,对费米面的人工调控是材料物性调控的重要途径。超导体因为存在能隙而没有费米面。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郑浩团队与麻省理工学院傅亮团队合作,设计制备了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体系,实现并观察到了由库珀对动量导致的“分段费米面”。该研究开辟了调控物态、构筑新型拓扑超导的新方法。...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005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0055.htm

封面图片

“中国天眼”FAST 已经发现了 883 颗脉冲星

“中国天眼”FAST已经发现了883颗脉冲星图片截自央视新闻频道那么,脉冲星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找,找到以后又有什么用呢?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聊聊,顺便再跟大家分享点关于FAST的小八卦。脉冲星是指疯狂闪烁的星吗?先说说“脉冲星”。从地球看来,脉冲星是周期性地闪烁电磁脉冲的天体,脉冲间隔极短,从几毫秒到上百秒不等。不过,脉冲星并不是真的在闪烁,所谓脉冲,只是脉冲星以发疯般的速度旋转造成的假象。那脉冲星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是恒星“内心拉扯”的结果。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正常”恒星,内部都有两股力量在相互抗衡:引力驱使恒星物质向核心坠落,而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则把物质向外推。核聚变的燃料总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引力总能最终赢得这场角力。当一颗大质量恒星(例如,超过8倍太阳质量)最终耗尽所有燃料时,它就会向中心坍缩,发生猛烈的内爆,再向外弥散,迸发出一朵绚烂的“烟花”。这个过程叫做“超新星爆发”。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金牛座的“天关”星宿附近爆发过一颗超新星,白天可见23天,夜晚可见22个月。这起超新星爆发被中国的天文学家记录下来,史称“天关客星”。尘烟散去,在恒星原来的位置,可能会留下一颗非常致密的天体——中子星。在其内部,原子结构不复存在,电子被压入原子核,与质子结合为中子。中子星的质量超过1.4个太阳,直径却只有十几公里。换句话说,每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相当于全球人类的质量总和!中子星还继承了恒星残余质量的旋转角动量。在同样的角动量下,转速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我们每每看到,冰舞运动员在旋转时把双臂收拢或举到头顶,就会猛然滴溜溜地转得飞快。同理,当恒星坍缩为中子星后,转速会成亿倍地飙升。脉冲星的射电脉冲扫过地球。MichaelKramer制作中子星具有强磁场,驱动其周围的带电粒子,发出强烈的射电辐射束,从它的两个磁极喷涌而出。如果随中子星自转的辐射束正好扫过地球,我们就能测到周期性的射电脉冲,就好比某些迪厅的特效灯总是在转圈圈,虽然灯光一直开着,但从一个方向看过去就时亮时暗。嗯,这么一比喻,那脉冲星可以说属于是恒星的遗体在自己坟头蹦迪了……前面提过的天关客星,就留下了一颗周期33毫秒(每秒自转30圈)的脉冲星,抛散出的渐冷烟花则是著名的蟹状星云。蟹状星云。图源NASA在全球发现的3000多颗脉冲星中,绝大多数是中子星,但也有2颗是白矮星(还保有原子结构的低质量恒星遗骸):天蝎座AR和宝瓶座AE。FAST可不是“快”的意思大部分脉冲星在可见光波段没有显著辐射,而在射电波段看起来比较亮。幸运的是,在地球这边,大气层对射电波段相当优待,透明度极高,所以射电望远镜特别适合在地面上观测脉冲星。地球大气层对各波长电磁波的屏蔽。图源NASA接下来就说说咱们的FAST。FAST的名字来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的英文缩写。这座巨型单碟射电望远镜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dàng),依照喀斯特地貌的天然洼地而建,2011年开工,2016年落成,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的全口径均有反射面的射电望远镜(俄罗斯的RATAN-600口径虽有576米,却只有细细一圈反射环)。FAST鸟瞰。图源FAST官网——顺便说说,大家可能觉得FAST这个缩写听起来很酷,而全称却显得太直白了。没办法,“缩写不明觉厉,全称真没创意”这是天文界的传统,比如TMT是“30米望远镜”,VLT是“甚大望远镜”,ELT是“特大望远镜”,EELT是“欧洲特大望远镜”。韦布空间望远镜听起来是不是还算正常?可它最初的名字其实是“下一代空间望远镜”(相对于哈勃而言)……为什么射电望远镜都这么大?这是因为在相同的分辨率需求下,要观测的波长越长,“锅”的口径就得越大,不然就看不清了。在红外波段工作的韦布望远镜比主攻可见光的哈勃望远镜口径要大(6.5米vs2.4米),而射电望远镜要观测的波段,比这俩还要高5、6个数量级,那是真非往大了整不可了,口径就是正义用在这里是一点都没错。细心的读者可能还有两个疑问:①球面实际上无法将遥远星光汇聚到单一焦点,得用抛物面才行,FAST为何要做成球面望远镜?②一口大锅这么摆在地上,岂不是只盯着天顶一点,就算随着地球自转,也只能扫描天顶所在的这个圆?实际上,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也是科普的时候使用简略类比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形状的关系,我们很喜欢把各类射电望远镜称为“锅”。但是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也会被误导,容易觉得FAST也像咱们家炒菜的大铁锅一样,硬邦邦一整个,形状不会改变,但实际上,FAST的身段灵活得很。FAST由4450片反射板拼成,通过电机驱动,这些反射板能够改变姿态,当一片区域的反射板在统一指挥下规律地调整,就能在“锅”里泛起一片“涟漪”,改变镜面的形状。经“FAST之父”南仁东和团队的计算,只需和球面偏离0.47米,就可以把口径300米的球面改成抛物面,把射电信号聚焦在一点。所以,在任意时刻,FAST只有一片口径300米的圆形工作区域。通过反射板的齐心协力地调整,这个工作区能在“锅”里自如“漂移”,所以可观测天区的范围相当广。倘若保持完整的300米口径,能从北纬52.2°(工作区紧贴锅南沿)观测到南纬0.6°(工作区紧贴锅北沿)。如果愿意牺牲一点有效口径,则可以覆盖北纬65.8°到南纬14.2°的天空。FAST光路,黄色虚线是抛物面工作区·图源南仁东《FAST项目介绍》观测脉冲星有什么实际应用?FAST发现这么多脉冲星,那么观测脉冲星有什么实际应用?它的用处还真不少。当脉冲星发来的信号穿越星际时,会被沿途的电离气体阻碍,造成延迟。路程越长,电离气体越多,迟到越厉害。如果知道了脉冲星离我们有多远,再通过精密测量延迟的程度,就能反推信号沿途的星际介质分布情况。影响脉冲星信号的还有磁场,当电磁信号经过磁场时,它的偏振属性会被改变,磁场越强,改变幅度越大。测量信号的偏振,能够反推信号沿途的磁场分布情况。当超大质量天体扰动时空时,会产生引力波,改变脉冲星信号到达我们的时间。所以通过精确测量脉冲星周期的起伏,可以探测引力波。倘若能发现脉冲星-黑洞双星系统,观测一个稳定输出的天体和一个扭曲时空的天体如何搅拌乾坤,就更能检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大大推动基础物理研究。脉冲星的自转周期非常稳定,有些在长期表现上堪与原子钟媲美,并且它们“永不断电”,可比原子钟皮实多了。将脉冲星和原子钟结合起来,可以建立长时间稳定的精准时间系统,甚至用于星际导航。旅行者“地球之声”金唱片左下方以14颗脉冲星指示太阳系的方位。图源NASA最后总结一下,FAST和它发现的脉冲星们,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宇宙,而这些发现,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够帮助人类在星海中航行。...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11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1159.htm

封面图片

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火种 艺术家要把30000件作品送上月球

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火种艺术家要把30000件作品送上月球故事开始于2020 年,当时正值新冠大流行,并且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国际局势也越来越混乱。世界末日对人们来说似乎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传说,于是这个项目成立了。为的,就是把各类的艺术品备份到月球,让它们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流浪地球电影▼而月球法典一出,也受到了各国艺术家们的喜爱。目前,来自158个国家( 包括中国在内 )和地区,超过30000 名艺术家的作品正准备上上天。作品形式也各式各样,有在画廊或者艺术馆里展览过的摄影、绘画作品。有精心挑选的小说作品,从浪漫小说再到惊悚悬疑,各个题材几乎都有涵盖。(不过这封面,怎么感觉有股浓烈的网文风扑面而来。 )甚至还有近几十年来的一些音乐、诗歌、电影电视作品。说实话,这项目的天马行空,让人多少有种碰到了 “ 网络诈骗 ” 的既视感。但这项目计划的详尽、艺术品存储方案的巧妙,并且还有NASA的背书……都在告诉我,这东西假不了。这么说吧,艺术家们肯定没法子自己发火箭,月球法典项目,其实是和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合作推进的。月球法典一共有四个子项目,计划分别把这三万余件艺术作品送到月球上去。去年,第一个名为 “ 猎户座系列 ” 的子项目,已经跟着NASA的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发射升空,不过它不会登陆月球,只是试着绕月飞行然后回来( 有点可行性试验的味道 )。之后的三个项目,则和NASA签订了合同,将会在今明两年搭乘商业火箭将这些作品送到月球南极。不过这里面世超比较好奇的是,这么多的艺术作品要怎么打包好送上月球?总不能搞个U盘,把这些作品都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进去吧,这多少有些不够 “ 艺术 ” 了。显然,科学家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为了合理保存这些,整出了个纳米胶片技术(NanoFiche)。看到名称,大家估计也能猜出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更加微小级别的胶片技术,像下面这张图,就是一个硬币大小的纳米胶片在显微镜下的效果。一张这样的胶片就能包含成百上千张方格,每个方格的像素是2K*2K。放大这些方格之后会发现,每幅作品都有三个,这其实是构成作品颜色的 “ 红、绿、蓝 ” 三个通道。这三个通道,通过组合就能还原成原始作品。文字作品的话相对来说会简单一点,一页文字一张就OK了。至于音乐这类涉及到听觉的艺术作品,一般会转换成乐谱、波形频谱图像或者六进制编码的MIDI文件刻蚀在胶片上面。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视频类的艺术作品暂时还没找到更直观的储存方式,只能简单地把它们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到数字存储卡中。话说回来,在寻找胶片刻蚀材料上,科学家们也是费了好大功夫,期间甚至还尝试过用金子。比如下面的图片,就是在金板上用纳米胶片技术刻蚀的 “MEMORY'SCHILDREN” ( 记忆中的孩子 )整本书。看起来效果还不错,理论上金子是可以承受比较恶劣的环境的,但无奈它太重了,火箭带着它去月球恐怕还有点难度。不过好在最后找到了镍这种很难受到温度、湿度影响的材料,并且用纳米胶片技术在它上面刻蚀时,能够在更小的地方内存储更多的信息,分辨率比金材质高多了。镍( 左 )和金( 右 )的尺寸及存储信息对比▼这些艺术作品存储好后,会被分装在蜂窝状的MoonBox中,最后合并装到一个DHLMoonBox罐中,固定在火箭着陆器的结构上。而现在,它们差不多已经万事俱备,只差上天了。当然,把艺术品送上太空这么拉风的事情,也不是人类第一次干了。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过类似的尝试。早在1969年,阿波罗12号带人类登上月球时,它就携带了一块瓷砖,上面有一些艺术家的绘画作品。1971年,为了纪念14位牺牲的宇航员,阿波罗15号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刻有他们名字的纪念牌和一个铝制的人形雕塑。还有日本的花艺师东信康仁,说来你可能不信,他曾在2014年和2017年用氦气球把自己的作品送到了太空中。国内,也有艺术家搞过这样的尝试,像2021年徐冰就发射了一个名叫 “ 徐冰天书号 ” 的火箭,在火箭外壳写满了他的作品。可惜最后也没发射成功。至于这次的三万多件艺术作品能不能顺利送到月球,就还得等过几个月后火箭发射之后才能知道。而上面存储的艺术作品,未来我们的后代或者地外文明能不能解读出来,我们现在也不好说。但至少不断探索未知,不断征服星辰大海这件事儿,本身就挺艺术和浪漫的。...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62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6259.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