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17日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开发布会。载人航天办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船、6月发射神

国新办17日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开发布会。载人航天办主任郝淳介绍,今年将实施6次飞行任务,分别是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之后实施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发射任务。神十四和神十五均为三人乘组、在轨6个月,两个乘组将在轨轮换。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可重复使用;飞船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大幅提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有望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前沿成果。将积极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维护。()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计划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中国计划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今年计划实施六次飞行任务,其中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在6月发射,之后也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今天(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时说,根据任务计划安排,2022年将实施六次飞行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这些任务包括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将在6月发射,三名航天员届时会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六个月。中国将在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也将在10月发射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中国随后也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六个月。郝淳也公布,昨天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三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正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进行飞行后恢复。郝淳强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阶段任务目标全面实现,为中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布:2022年4月17日3:53PM

封面图片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下月发射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下月发射根据央视网消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今年6月将发射,三名航天员将进入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并在轨驻留六个月。此外,今年年内,中国空间站也将完成在轨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上月表示,根据任务计划安排,今年将实施六次飞行任务,除了神舟十四号发射外,其他五次任务分别为:今天刚刚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10月发射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之后空间站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及将发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三名航天员组成,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6个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月已完成全部任务,返回着陆场。三名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结束了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据报道,三名航天员的返回,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据了解,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任务目标。2021年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实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五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是第六次,也是这一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布:2022年5月10日10:00AM

封面图片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明早发射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明早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明天上午发射,三名飞行乘组人员也已确定。据新华社报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今天上午(4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早透露,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5日上午发射,发射时间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还说,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另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六个月,任务主要目的,为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按计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三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央视新闻报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布会通报,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神十四号载人飞船将继续开展天宫课堂,并将首次利用位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到三次出舱活动。发布:2022年6月4日9:28AM

封面图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2月15日讯,《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近日正式发布,并对任务相关情况作了介绍。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每年将发射2艘载人飞船、1—2艘货运飞船。飞行任务计划于2023年5月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10月发射神舟十六号&十七号载人飞船,最终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两次载人飞行任务期间,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常规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活动。

封面图片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今晚发射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今晚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计划于星期二(11月29日)晚上23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在轨交接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根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后,中国空间站将以独特造型,即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这是中国空间站目前的最大构型,总质量近百吨,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卓越能力。报道说,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是本次任务的首要看点。在轨交接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在轨交接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神舟十五号乘组作为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后到访的首个乘组,将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对航天器运行维护的管理工作量会大幅增加。除日常维护照料空间站外,航天员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期间,计划实施3至4次出舱活动,并将首次使用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转移物品,航天员的舱外活动范围也更为广泛,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5。作为新批次火箭,对比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共有45项技术状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概率,从而更好地为空间站任务服务。此次发射任务后,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将进入应急救援“值班”状态,执行后续空间站运营阶段的载人发射任务。发布:2022年11月29日2:33PM

封面图片

中国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中国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今早(5日)10时44分发射升空,搭载的三名航天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六个月,完成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此次任务的三名乘组人员包括陈冬、刘洋和蔡旭哲,均为第二批航天员,由陈冬担任指令长。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刘洋是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参加过神舟九号飞行任务;蔡旭哲则是首次飞行。中国载人航空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林西强早前介绍,三名航天员将与地面配合,完成天和核心舱及问天、梦天实验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实现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进驻两个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并安装10余个科学实验机柜;为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等进行功能测试;利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至三次出舱活动;开展“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等公益活动。发布:2022年6月5日10:46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