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更新全球物种红色名录,根据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确认白鲟“灭绝”,原属“极危”的长江鲟列为“野外灭绝”。

(IUCN)更新全球物种红色名录,根据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确认白鲟“灭绝”,原属“极危”的长江鲟列为“野外灭绝”。白鲟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96年IUCN列为“极危级”,2009年再次评估时定为“极危(可能灭绝)”。最后一尾白鲟活体记录是在2003年1月,在四川宜宾江段被误捕,经成功救护后放流。科技日报2020年1月,形容对白鲟实质性保护工作2006年后才启动,但研究推算白鲟在2005至2010年时已经灭绝;灭绝主因是水利工程切断洄游通道。()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鲍鱼等海洋物种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鲍鱼等海洋物种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早报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儒艮、鲍鱼、柱状珊瑚等海洋物种被列入其中。据新名录,所评估的海洋物种中近10%面临灭绝危险。新华社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星期五(12月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在评估的1万7900种海洋物种中,1550余种面临灭绝危险。这些受威胁海洋物种中,至少41%遭受气候变化冲击。关注重点之一是海洋草食性哺乳动物儒艮,它在全球范围内属“易危”物种,但生活在东非附近海域和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的儒艮,分别被升级为“极危”和“濒危”。最新研究发现,东非附近海域成年儒艮数量已降至不足250头,而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成年儒艮不足900头。它们受到的主要威胁包括:被渔船误伤、偷猎、其食物海草被油气勘探开采活动破坏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还首次对鲍鱼生存状况进行评估,发现全球54种鲍鱼中有20种面临灭绝危险。鲍鱼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可持续的采收和非法捕捞,气候变化、疾病和污染让问题雪上加霜。比如,海洋热浪日益频繁和严重,2011年就曾导致西澳大利亚最北部地区99%的罗氏鲍死亡。此外,加勒比海的柱状珊瑚数量自1990年以来锐减超过80%,受威胁等级从“易危”跳过“濒危”,直接升为“极危”。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石珊瑚组织损失病”,感染大面积柱状珊瑚,是它面临的最紧迫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奥伯勒说,人类活动制造了破坏全球海洋生物生存的“完美风暴”。他希望正在此间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取得成功,为未来一段时间的自然恢复设定方向,帮助解决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重危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是较为权威的物种灭绝风险评估名单。最新红色名录包括逾15万物种,其中4万2000物种生存受威胁。发布:2022年12月10日3:28PM

封面图片

“淡水鱼王”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

“淡水鱼王”长江白鲟被正式宣布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的长江白鲟灭绝。白鲟最后出现在长江流域还要追溯到2003年。据《红星新闻》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周四(21日)更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长江特有物种白鲟已经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而全球范围内,裸腹鲟多瑙河种群灭绝。同时,红色名录提升了其他七种鲟鱼的保护等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鲟鱼再评估结果显示,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其中,约三分二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河流和淡水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和自然至关重要,但全球淡水生物多样性却在持续丧失,河流生态不断退化。早在2019年12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就曾发表文章称,长江白鲟或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已经灭绝。不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国代表处其后指出,此消息非官方宣布,后续仍需再讨论。长江流域分布多达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长江特有鱼类170多种;拥有白𬶨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12种。白鲟2003年最后一次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而长江鲟(达氏鲟)则是因为未能发现除增殖放流种群外的幼鱼而被评估为野外灭绝。发布:2022年7月22日9:50AM

封面图片

白鲟被IUCN正式确定为灭绝,最后一次确认白鲟的活动迹象是在2003年。

白鲟被IUCN正式确定为灭绝,最后一次确认白鲟的活动迹象是在2003年。长江鲟(达氏鲟)被从极危提升至野外灭绝。理由是除主动放生的个体外,已无法找到野外自然繁殖个体。其他多种鲟鱼被提升保护等级。至此,之前被称为“比大熊猫更加珍惜的中国特有物种”正式落下帷幕。或应思考一下,人类对于难以观赏的物种的保护缺乏。(白鲟同样是活化石,中国特有物种,但是实质性的保护工作在2006年前基本不存在,与此同时,大熊猫已连续多年被高额资金支持,直至现在,即使其已被降为易危)

封面图片

广西北海发现第 2 株极危物种膝柄木 我国野外仅发现 15 株

广西北海发现第2株极危物种膝柄木我国野外仅发现15株5月15日至17日,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北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对滨海特色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和在册古树名木开展种质资源调查时,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发现1株野外新生膝柄木,这是北海市发现的第2株野生膝柄木。据介绍,膝柄木生长在近海岸的坡地杂林中,是安神木科膝柄木属乔木,我国野外仅发现15株。该树很少开花结实,果实成熟后难以有性繁殖,自身天然更新非常困难,因此成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物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极危(CR)保护等级,是中国十大濒危树种之一。当前北海市共发现2株野生膝柄木,此前普查发现的1株膝柄木为300年树龄的古树。(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低温冷冻 - 设想中拯救物种免于灭绝的全新解决方案

低温冷冻-设想中拯救物种免于灭绝的全新解决方案研究人员强调了低温库在保护全球日益减少的动物种群方面的巨大潜力,低温库可以在超低温下储存动物的各种遗传物质。这项研究得到了多家全球保护机构的支持,研究人员建议,今后应优先对物种进行采样,并建立一个全球低温库数据库,以促进合作保护工作,并有可能将受威胁物种重新引入其自然栖息地。最近发表在《动物园生物学》(ZooBiology)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强调了冷冻库或活细胞库在应对全球保护挑战方面的深远前景。这些活细胞库在超低温下保存动物的遗传物质,如DNA、胚胎、精液和活体组织。这些细胞经培养后可用于各种用途,包括遗传分析、辅助生殖技术、确保动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甚至有可能将物种重新引入其自然栖息地。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圣地亚哥野生动物联盟(SDZWA)冰冻动物园的内容,该动物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活体基因样本库,研究人员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一个框架,用于确定未来采样物种的优先顺序。研究人员还利用世界上最大的物种知识数据库--Species360动物学信息管理系统(ZIMS)--中的汇总数据来确定未来基因样本采集的机会。研究结果表明,SDZWA冷冻动物园目前储存了965种不同的物种,其中包括5%的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而进一步从动物园和水族馆采集样本可将这一比例大幅提高到16.6%,从而获得另外707种濒危物种。此外,SDZWA冷冻动物园中已经保存了50%目前被列为野外灭绝物种的基因样本,但从动物园采样可以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1%,从而有可能为这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提供重要的生命线。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都柏林动物园和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的安德鲁-穆尼(AndrewMooney)博士强调了这项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说:"这项研究不仅凸显了都柏林动物园和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在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方面所做的努力,而且也为都柏林动物园和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自然科学学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项研究不仅彰显了圣地亚哥动物园野生动物联盟迄今为止所做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还体现了全球动物园和水族馆界在进一步推动全球低温银行计划和保护优先事项方面的集体潜力。随着全球野生动物数量的不断减少,现在是收集和保存濒危物种基因样本的最关键时刻。冷冻样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保护机会,但是,我们必须齐心协力,现在就收集样本,以免为时已晚"。"三一学院自然科学系动物学教授伊冯娜-巴克利(YvonneBuckley)说:"我们正处于生物多样性灭绝的危机之中,在未来几十年中,可能有超过一百万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虽然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物种在野外减少,但低温保存提供了一种手段来保护关键的遗传多样性,并将其重新引入种群,以提高它们的适应性和复原力。"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物种360保护科学联盟的约翰娜-斯塔克(JohannaStaerk)说:"这项研究强调了低温保存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动物园和水族馆在保护方面的作用。鉴于从野生物种中获取基因样本的难度很大,动物园和水族馆提供了理想的资源来收集基因样本,以确保物种未来的生存"。圣地亚哥动物园野生动物联盟保护遗传学克莱伯格捐赠主任奥利弗-莱德(OliverA.Ryder)说:"冷冻动物园四十多年来对有活力细胞的冷冻保存为基于基因组学的生物多样性发现提供了大量有影响力的资源,并展示了基于细胞的基因拯救的可能性。全球各国亟需扩大努力,建立分布式生物库网络,以公平的方式提供基于细胞的遗传资源,并为子孙后代提供保护选择。"圣地亚哥动物园野生动物联盟冰冻动物园馆长、该研究的共同作者马里斯-霍克(MarlysHouck)说:"库尔特-贝尼斯克博士于1975年创建了冰冻动物园,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样本加入其中。由于他的远见卓识,我们拥有了几十年前储存的物种和个体的细胞系,其中一些还没有繁殖过。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在目前的种群中没有体现,但可以通过冰冻动物园中的样本进行未来的遗传拯救。"除了建议哪些物种需要优先进行基因采样的框架外,研究报告的作者还鼓励建立一个全球冷冻样本库数据库,以促进在保护基因多样性方面的合作。这项研究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规划专家组(CPSG)2016年会议期间举行的一次研讨会的成果,由物种360保护科学联盟与冰冻动物园的奥利弗-莱德(OliverRyder)合作举办。低温基因银行在拯救物种免于灭绝中的作用冷冻库在保护方面的强大作用体现在拯救现已功能性灭绝的北方白犀牛的努力中。由于仅有两头雌性白犀牛存活,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来自冰冻动物园的样本,通过辅助繁殖技术拯救这一亚种,以免其永远消失。虽然北方白犀牛的例子是拯救该亚种的最后尝试,但研究报告的作者强调,积极主动地确定物种的优先次序并建立全球冷冻数据库以确保能更快地采取保护行动非常重要。低温保存可能是拯救濒临灭绝的物种(如北方白犀牛和虎鲸)的唯一救命稻草,因为这些物种可以获得活细胞培养物。遗憾的是,最近灭绝的长江江豚和圣诞岛琵琶蜥将永远无法实现这些可能性,因为它们没有活体生物样本。不过,大多数物种仍有采样机会。考虑到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最不受关注"的物种中,有71%的物种因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濒临灭绝,现在储存基因样本有助于将来保护这些物种。...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316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3167.htm

封面图片

最新全球研究证实自然保护行动确实有效且成本效益比很高

最新全球研究证实自然保护行动确实有效且成本效益比很高保护性繁殖和放归是荟萃分析中包含的一系列针对特定物种的保护行动之一。2019年8月,扎帕塔沼泽繁殖保护区孵化的古巴鳄。图片来源:罗宾-摩尔,Re:wild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保护行动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荟萃分析,其研究结果至关重要,因为据记载,有44000多个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这对稳定气候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影响,而这些生态系统为全世界数十亿人提供了清洁水、生计、家园和文化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各国政府最近通过了制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新全球目标,这使得了解保护干预措施是否奏效变得更加重要。"如果你只看物种减少的趋势,很容易认为我们没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但你并没有看到全貌,"该研究的主要作者、Re:wild执行副总裁PennyLanghammer说。"我们在这篇论文中展示的是,保护工作事实上正在阻止和扭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很明显,保护工作必须被列为优先事项,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大量额外资源和政治支持,同时我们还要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系统性驱动因素,如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维龙加国家公园护林员。护林员在保护保护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也是荟萃分析中的关键保护行动之一。图片来源:BobbyNeptune尽管许多研究都关注单个保护项目和干预措施及其与未采取任何行动相比所产生的影响,但这些论文从未被纳入一项分析,以了解保护行动如何以及是否在整体上发挥作用。共同作者首次对包括665项试验在内的186项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研究考察了一系列保护干预措施在全球范围内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影响,并与没有这些干预措施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这些研究涵盖了一个多世纪的保护行动,并评估了针对不同层次的生物多样性--物种、生态系统和遗传多样性的行动。有效的保护战略荟萃分析发现,与不采取任何行动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66%),保护行动--包括建立和管理保护区、消灭和控制入侵物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减少栖息地损失和恢复--改善了生物多样性状况或减缓了生物多样性的衰退。该论文的合著者发现,当保护干预措施奏效时,它们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佛罗里达州的两个屏障岛--卡约科斯塔岛和北卡普蒂瓦岛--上对入侵的和有问题的本地捕食者进行管理后,蠵龟和最小燕鸥的筑巢成功率立即得到大幅提高,尤其是与其他未进行捕食者管理的屏障岛相比。在刚果盆地,有森林管理计划(FMP)的特许伐木区与没有森林管理计划的特许伐木区相比,森林砍伐率要低74%。研究表明,保护区和原住民土地能够显著降低巴西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率和火灾密度。保护区外的森林砍伐率是保护区内的1.7到20倍,人为火灾的发生率是保护区内的4到9倍。人工繁殖和放流提高了爱达荷州中部鲑鱼河流域大鳞大麻哈鱼的自然种群数量,而对野生种群的负面影响却微乎其微。与自然繁殖的鱼类相比,人工孵化的鱼类平均多产4.7倍的成年后代和1.3倍的第二代成年后代。"我们的研究表明,当保护行动奏效时,它们就真的奏效了。换句话说,它们为生物多样性带来的结果往往不只是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一点点,而是要好很多倍,"论文合著者、肯特大学DICE保护科学家杰克-比克内尔(JakeBicknell)说。"例如,采取措施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往往会使其数量大幅增加。我们研究的大部分案例研究都反映了这一效果"。即使在少数情况下,与不采取任何行动相比,保护行动未能成功恢复或减缓其所针对的物种或生态系统的衰退,但保护主义者仍从所获得的知识中获益,并能够改进他们的方法。例如,在印度,对入侵藻类的物理清除导致了藻类在其他地方的传播,因为清除过程中藻类被打碎成许多碎片,使其得以扩散。现在,保护主义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清除藻类,这样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荟萃分析中的一项研究考察了圭亚那的一项全国性REDD+计划,该计划减少了35%的树木植被损失,相当于避免了1280万吨的碳排放。资料来源:安德鲁-斯奈德,Re:wild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共同作者发现最近的保护干预措施与生物多样性的积极成果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工作可能会越来越有效。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其他潜在原因包括资金的增加和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在其他一些情况下,与不采取任何行动相比,保护行动并没有成功地使目标生物多样性受益,反而使其他本地物种无意中受益。例如,保护区内的海马数量较少,因为海洋保护区增加了海马捕食者(包括章鱼)的数量。牛津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约瑟夫-布尔(JosephBull)说:"面对生物多样性的不断减少,人们很容易失去乐观情绪。然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希望是存在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护干预措施似乎比不作为有所改善;当不作为时,损失也相对有限。"雷东达岛的假面鲣鸟。该物种从清除岛上的外来捕食者中获益匪浅,这也是荟萃分析中的关键保护措施之一。图片来源:罗宾-摩尔,Re:wild全球一半以上的GDP(近44万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或高度上依赖于自然。根据以往的研究,一项全面的全球保护计划需要投资1,780亿至5,24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水平特别高的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2022年,全球化石燃料(对自然具有破坏性)的支出为7万亿美元。这相当于每年保护和恢复地球所需最高金额的13倍。如今,全球每年用于保护的投资超过1210亿美元,以往的研究发现,有效的全球野生动物保护计划的成本效益比至少为1:100。全球环境基金战略与运营总监克劳德-加斯科因(ClaudeGascon)说:"保护行动是有效的,这是科学清楚地告诉我们的。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为了确保积极效果的持久性,我们需要对大自然进行更多投资,并持续不断地这样做。这项研究是在一个关键时刻进行的,全球已经达成了雄心勃勃的、必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这将需要在一个全新的规模上采取保护行动。实现这一目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只要优先次序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本文还认为,必须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进行更多专门投资,因为保护区仍然是许多保护行动的基石。与其他研究一致,本研究发现保护区总体上运作良好。而其他研究表明,当保护区不起作用时,通常是缺乏有效管理和充足资源的结果。如果保护区有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管理,就能更有效地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展望未来,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呼吁开展更多严格的研究,在更广泛的保护干预措施中研究保护行动与不作为的影响,如研究污染控制、适应气候变化和物种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性,并在更多国家开展研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格雷特尔-阿吉拉尔(GrethelAguilar)说:"75年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一直在推动全球共享保护实践的重要性。这篇论文对保护成果进行了分析,其严谨程度不亚于医学和工程学等应用学科--显示了真正的影响,从而指导了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自然所需的转型变革。它表明,从物种到生态系统层面,自然保护在各大洲都真正发挥作用。这项分析由Re:wild牵头,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许多成员、委员会专家和工作人员合作完成,将开创保护实践的新纪元"。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965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9653.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