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草案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争议。

中国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争议。修订草案并未对“伤害中华民族感情”或“有损中华民族精神”的行为做出具体定义。人们质疑执法者如何单方面确定民族的“感情”和“精神”是否受到了“伤害”。法律专家也纷纷在网络上发文对相关条例表示质疑和批评,指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若成为法律很可能会导致纵容滥用公权力。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赵宏评论称,泛道德化的法律惩戒将处罚依据诉诸于公众情感、社会价值等抽象观念,结果不仅会纵容公权的滥用,也会使刑罚和行政处罚蜕变为推行某种特定道德观念的工具,进而伤害由法治国家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如果“公职人员可以凭个人偏好和观念信条,随意扩张解释和适用法律”,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由于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势必导致行政权力的选择性执法”,而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公民个人的日常穿着领域,“明显有过度干预之嫌”。“规定可能会刺激民粹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肆意蔓延,进一步恶化公共领域的舆论环境,不当压制个人在日常穿衣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童之伟表示,“中华民族精神”由谁和按什么程序确认,是“几乎无法循法治原则操作”的问题。“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现在的草案通过该条,执法司法上必造成循长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实际后果,会贻害无穷”。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该修订表示支持,认为这些条文有助于打击“为军国主义罪行洗地”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爱国情感。《环球时报》的前总编胡锡进表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感情“需要维护,不容伤害”,但是表示有必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化。()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将放弃在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使用引发争议的「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表述。

中国将放弃在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使用引发争议的「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表述。据中国官方媒体周三(6月26日)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周二召开会议,听取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据报道,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沉春耀称,此前的修订草案第34条中关于「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等表述,存在「主观色彩较强」的问题。他称,这会导致人们「各有各的理解,其含义在立法上不易界定、在执法中不易把握」,引起执法中「损害公众的正当权益和正常生活」的担忧。他补充说,考虑到以上因素和执法需要,此次审议的修订草案不再使用此表述。目前尚不清楚该条文最终将如何修改。去年9月,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中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广泛争议。多名法学专家也公开撰文,呼吁官方收回该条款。此前发布的草案第34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可以最多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5000元人民币(687美元)罚款。「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也同样可能遭到拘留或罚款处罚。然而,修订草案并未对何谓「有损中华民族精神」做出具体定义,这导致很多法律人士和网民质疑其可能演变成新的「口袋罪」。最早于2005年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如何处罚不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前身是1987年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国媒体报道称,此次修订是该法实施以来的一次大修。

封面图片

【文革前奏】对内严控《治安管理处罚法》禁「伤害民族感情」

【文革前奏】对内严控《治安管理处罚法》禁「伤害民族感情」中国正就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公众咨询。草案显示官方正在全面扩张警权,「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言论和衣饰均被视作违法。加上近期推出的《外国国家豁免法》等一系列法律,显示中共加强「对内严控、对外斗争」。评论认为,这些非正常现象均为文革前奏。中国拟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已在8月底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目前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公示。本台记者比对后发现,新草案全面加大了公安的执法权,包括警方对无线电通讯、低空航空器等领域的全面管控。对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频率的市民,取消警告,直接处以拘留。另外新规下多个条款提高了处罚的力度。比如第二十五条扰乱公共秩序和第二十七条涉考试作弊,相对现行处罚的罚款翻倍。而引发更大关注的,则是新草案赋予了警方直接处罚侮辱、诽谤英烈以及伤害中华民族感情之类的执法权,指明「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著、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的」均属违法。资深律师蒋永继指出,此前,市民穿汉服被小粉红视为和服要求强制脱衣,影视明星赵薇也曾因所谓的日本军旗装而遭小粉红围剿,但那都还仅限于民间情绪。而现在官方直接以法律的名义介入市民日常生活,干涉民众穿衣自由。蒋律师说:它就是新增加的。那就是无限扩大警权呗。这就是文革的前奏嘛。穿甚么衣服才不损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它又没有细化这些东西。为甚么要骂他呢?就是不让它出台。本台记者亦就此事多次致电全国人大法工委新闻办、法工委办公室主任,但都没获回应。#治安管理处罚法#伤害民族感情#民族感情#文革编者按:本文于9/5/202315:49EDT更新来源:自由亚洲

封面图片

中国当局计划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争议。

中国当局计划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引发争议。。根据草案第34条当中的第二和第三款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可以最多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5000元人民币罚款。“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也同样可能遭到拘留或罚款处罚。然而,修订草案并未对“伤害中华民族感情”或“有损中华民族精神”的行为做出具体定义。人们质疑执法者如何单方面确定民族的“感情”和“精神”是否受到了“伤害”。法律专家也纷纷在网络上发文对相关条例表示质疑和批评,指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若成为法律很可能会导致纵容滥用公权力。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该修订表示支持,认为这些条文有助于打击“为军国主义罪行洗地”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爱国情感。除了上述引发争议的条款,修订草案还新增了数种可以处罚的行为,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无人机在未获许可情况下飞行等。()

封面图片

中国治安处罚法不再使用“伤害民族感情”表述

中国治安处罚法不再使用“伤害民族感情”表述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将不再使用“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等主观色彩较强的表述。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星期二(6月25日)召开,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沈春耀介绍,修订草案第三十四条中关于“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等表述,主观色彩较强,各有各的理解,其含义在立法上不易界定、在执法中不易把握,担心执法中会损害公众的正当权益和正常生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执法需要,此次审议的修订草案不再使用此表述。中国治安处罚法去年9月关于“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条规出炉后,互联网上一度哗然,许多中国高校的法学教授也公开撰文,呼吁官方慎重修法。2024年6月26日2:03PM

封面图片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案# #中华民族感情入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案##中华民族感情入法#第19条第2项和第3项,修订前的是且的关系,修订后变成或的关系,也就意味着,不需要取得被侵害人谅解,行为人只要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就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了,这无疑增加了有关部门的裁量空间。第59条第2款将“侮辱、谩骂”作为妨害公务行为的加重情节,问题也比较大。可能造成的结果是,行为人仅因辱骂行为就可能会被行政拘留。如果仅从执法者个人角度理解,批评、质疑、调侃、嘲笑或讥讽,则很有可能被理解为“侮辱和漫骂”。这就会对公民的批评建议监督等权利产生负面影响。67条和82条,有一年内吸毒案底的人禁止出入娱乐场所,可以拘留五天,但67条规定娱乐场所经营者必须上报登记信息,不然也会被拘留五日,是否意味着以后娱乐场所都要按照酒店住宿业一样刷脸实名登记?第101条第2款,修订前规定检查时应有县级以上相关机关证明文件,修订后直接取消县级以上的限制,改为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只有检查住所时才需要县级以上证明文件。这就意味着检查住所以外的场所的权力得到绝对加强。

封面图片

中国当局计划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在互联网上引发争议。

中国当局计划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在互联网上引发争议。正在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已经过该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审议,正在征求公众意见。根据公开发布的草案,第34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可以最多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5000元人民币(685美元)罚款。「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也同样可能遭到拘留或罚款处罚。然而,修订草案并未对何谓「有损中华民族精神」做出具体定义,这导致很多法律人士和网民质疑其可能演变成新的「口袋罪」。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由于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势必导致行政权力的选择性执法」,而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公民个人的日常穿着领域,「明显有过度干预之嫌」。「这样的立法规定可能会刺激民粹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肆意蔓延,进一步恶化公共领域的舆论环境,不当压制个人在日常穿衣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她在微博上写道。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童之伟也对该法律持批评态度,他表示「中华民族精神」由谁和按什么程序确认,是「几乎无法循法治原则操作」的问题。「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现在的草案通过该条,执法司法上必造成循长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实际后果,会贻害无穷。」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2022年8月,一名中国女子身穿和服在东部城市苏州的日式风情街拍照,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为由带走,质疑其穿和服是「煽动民族仇恨」。当时该事件引发轩然大波。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该修订表示支持,认为这些条文有助于打击「为军国主义罪行洗地」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爱国情感。最早于2005年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如何处罚不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前身是1987年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国媒体报道称,此次修订是该法实施17年来的一次大修。除了上述引发争议的条款,修订草案还新增了数种可以处罚的行为,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无人机在未获许可情况下飞行等。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