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中国公告防猴痘传入吴尊友称不会大规模流行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吴尊友:猴痘疫情不会在中国造成大规模流行

吴尊友:猴痘疫情不会在中国造成大规模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星期一(7月25日)在个人微博账号发文称,猴痘疫情不会在中国造成大规模流行。据中新社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上星期六(23日)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吴尊友撰文指出,这是世卫组织向全球发出的最高等级的公共卫生警报。吴尊友说,世卫组织把猴痘疫情放在与冠病疫情相同等级的警报级别,彰显了世卫组织对猴痘疫情的后续发展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健康和社会影响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世卫组织也希望这一警报,能够促进各成员国对于猴痘疫情的重视,并着手准备应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猴痘疫情。谈及猴痘是否会传入中国并造成流行,吴尊友介绍说,6月24日,台湾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这也是本次疫情中,输入中国大陆的首例猴痘病例。目前,暂无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发现猴痘病例报告。但吴尊友指出,从这次猴痘在欧美国家波及的人群和传播方式来看,猴痘传入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只是时间问题。吴尊友说,中国大陆最早受到猴痘疫情袭击的,极有可能是男男性行为人群,然后向其他人群扩散。由于传播方式限制,其传播速度、波及的人群范围,远远不会像冠病流行那样。换句话说,猴痘疫情不会在中国造成大规模流行。人群普遍易感,即不分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感染。谈及如何预防猴痘,吴尊友指出,一要避免与感染的动物接触,二要尽可能不同感染的人直接接触。根据这次猴痘疫情的主要传播方式,避免与可能来自疫区的人发生亲密接触,是重要的预防措施。至于是否会发生重复感染,吴尊友说,目前有一例病例报告曾经感染过猴痘病毒后,再次出现感染。感染猴痘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能维持多久,目前仍然不清楚。他提到,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既往在非洲猴痘流行区的研究显示,天花疫苗对于猴痘的预防效果约为85%。发布:2022年7月26日8:40AM

封面图片

吴尊友:猴痘疫情不会在我国造成大规模流行#抽屉IT

封面图片

吴尊友:中国大陆不会发生猴痘流行情况

吴尊友:中国大陆不会发生猴痘流行情况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中国大陆不会发生猴痘流行情况,但出现零星病例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吴尊友星期一(9月19日)在微博发文指出,欧美报告猴痘病例数最多的几个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巴西,在今年5月相继报告本国首例猴痘病例后,都出现了后续的病例数不断增加,继而快速上升的流行形势,但中国大陆出现像在欧美那样的疫情现象可能性极小。吴尊友解释,原因在于中国大陆冠病防控“外防输入”措施,在阻止猴痘输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大陆尚无本地传播的猴痘感染者,疫情主要由境外输入。他指出,欧美国家报告的首例猴痘病例,并没有近期去过猴痘传统流行区的旅行历史,意味着这些病例应该是在当地感染的,也并非当地的“首例”猴痘病例。中国大陆报告的首例病例由境外入境,在冠病防控隔离观察期间发现,有明确的从猴痘疫情国家或地区旅行的历史,不属于本地传播感染个案。吴尊友也说,中国大陆尚无本地传播的猴痘感染者,猴痘主要由境外输入。吴尊友早前也发文,建议人们不要与外国人进行肌肤接触,以避免感染猴痘。这番言论在驻华外国群体中引爆争议,也被网民斥责为“排外主义”和“恐外症”。中国疾控中心英文周报网站也在星期一刊登现场纪要,公布中国大陆的首起输入型猴痘病例病毒与德国病毒高度同源。通报称,患者是一名29岁的中国籍男子,9月2日至8日曾到过德国,9月2日在柏林发生男男性行为。他之后前往西班牙,14日回到中国重庆。他在重庆冠病隔离点隔离时,自述身体出现类似猴痘的情况。发布:2022年9月20日3:46PM

封面图片

吴尊友:冠病再大规模流行可能性较小

吴尊友:冠病再大规模流行可能性较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冠病再出现较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据中新社星期四(3月9日)报道,吴尊友说,冠病病毒在未来出现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可能性比较大,再出现较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较小。除非病毒出现特别大的变异,但这种可能性同样比较小。吴尊友说,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上一周全国疫情监测情况来看,上周全国每天检测出冠病病毒核酸阳性的还有万余例,说明疫情还存在,呈现出局部、散发的低流行水平。他说明,判断疫情完全过去的标准是,它的感染人数会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不会出现聚集性疫情,总病例数比目前的还要低,低到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感受不到它对于人们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关于冠病未来的最终结局,他称,没有人能够作出非常准确的研判。从目前对冠病的认识和理解来看,冠病病毒将会在地球上与人类长期共存。根据过去三年的病毒变异情况看,虽然病毒变异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来看它的致病性已经降到很低。

封面图片

吴尊友称勿与外国人肌肤接触防猴痘 被网民批种族歧视

吴尊友称勿与外国人肌肤接触防猴痘被网民批种族歧视中国上星期通报首起猴痘病例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随即在社交媒体发文,建议民众不要同外国人直接肌肤接触以免感染猴痘。据报,这番言论引发了部分中国网民不满,批评吴尊友发表种族歧视的言论。中国重庆市上星期五(9月16日)发现一起境外输入猴痘确诊病例,这是中国大陆首次通报猴痘病例。中新社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该病例为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在进行入境人员冠病防疫集中隔离期间,发现皮疹等症状,经检测后诊断为猴痘病例。报道说,感染者目前在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尽管如此,吴尊友上星期六(17日)还是在微博发贴文建议民众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以及不要与三个星期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等。他并说:“虽然目前可能没有漏网的,但不代表将来没有漏网的......因此,加强社会层面的猴痘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据报道,吴尊友提出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的建议,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许多网民讨论。有网民批评“这是种族歧视!”也有网民说:“专家请注意一下自己的措辞,很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友人看到了你的建议都觉得这不像是出自专家之口。”此外,有外籍网民用英文留言,并指吴尊友的建议很不妥。“我在中国定居接近10年了......无论是冠病还是猴痘,谁在乎它从哪里来?只须消灭它们。”一名定居在山东省的英国教师向彭博社说,吴尊友的上述建议令人感到愤怒。这位要求匿名的教师也表示,虽然种族主义无处不在,但在大多数国家,人们都知道这是错误的,并且会大声呵斥。不过在中国,有关外国人是危险的声音却从未断过。从猴痘传播途径看,人畜传播主要是人类接触受感染动物,例如它们的体液、分泌物和血液;人际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由于呼吸道飞沫的传播距离很短,因此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才会造成感染,这大大限制猴痘病毒人传人的“效率”。发布:2022年9月19日3:59PM

封面图片

中央社吴尊友称勿与外国人肌肤接触防猴痘被斥歧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